小米今晨在香港上市,2010开始创业,历经八年,小米已挤入国内手机制造商前三,而小米打造的生态链系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年2月,旗下华米科技成功登陆纽交所。

而回顾一路走来,再来看曾经的中华酷联,除了华为,都已风光不再,很多95后都已不知道中兴、酷派了。这中间还有董明珠的格力手机、罗永浩的锤子、周鸿祎的360手机以及疯狂砸广告的金立手机,但是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雷军的小米香港上市,曾经的中华酷联,除了华为,都已湮没

为什么小米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实最主要就是雷军的互联网思维发挥了作用,他在用互联网的思维经营一家手机制造企业。

一、 用户思维

2014年有一本书很火,是小米黎万强的《参与感》,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也有很多老板买来给内部员工学习。这本书其实就是讲的小米是如何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品牌运营的。而其中的让用户一起不断的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小米这个品牌共同成长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个体现,不再是传统的通过广告,把品牌砸入用户的脑袋,而是通过不断的参与,让小米慢慢渗入用户心中。

雷军的小米香港上市,曾经的中华酷联,除了华为,都已湮没

另外,每年的米粉节,也都是围绕用户为中心,小米都是粉丝送礼物给小米,你的企业还在做活动,送礼物给用户,送了用户还不买账。

二、 跨界思维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讨论到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边界在哪里?我提供的是A服务,客户想要B服务,我能不能提供?很多老板会说不提供B服务,我就做A服务。这就是企业的边界问题,而雷军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很明显了,我的用户在哪里,我能为他提供什么服务帮助他我就提供什么服务,所以有了小米的生态链系统。用户在哪里,企业的边界就在哪里,企业要不断满足成长的客户需求。

雷军的小米香港上市,曾经的中华酷联,除了华为,都已湮没

三、 迭代思维

没有一款产品一上市就是十全十美的,等你研发出十全十美的产品时,市场已经被占领了。而迭代思维最关键的两个点就是微和快,微就是基于用户的需求,从小处着手改进产品,可能一个很小的点的改变,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却极其重要。快就是不断试错,快速响应满足用户的需求。

雷军的小米香港上市,曾经的中华酷联,除了华为,都已湮没

而我们很多创业老板,虽然也是做互联网产品,但是却没有这样的迭代思维,都是想要一锤子买卖,想一下子完全开发好再上线,开发过程中又提出其他的新的需求,最后的结果就是开发周期一再被延长,项目烂尾。其实最后面向市场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之前想的很完美的500个功能,只有200个才是有用的,但是你却在其他300个没有用的功能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当然,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不局限于此,但是其实只要掌握其中一两个,足够大家受益匪浅,如果你连开发一个网站都还在模仿开发、套用模板开发,那么你离用互联网思维经营一家企业还差的很远。

文:事了了cand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