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貸網爆雷之後,做垃圾回收的小黃狗能逃過“派生系”的劫嗎?

在小黃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的影子:因善林金融暴雷而資金鍊斷裂的鄰家便利店;因股東春曉資本旗下多家平臺爆雷撤資而強制裁員的品途;又或者,是無法籌到新的融資而苦苦求生的ofo。

文|楊舒芳

出品|科技考拉

唐軍投案1天后,3月29日,幾個投資者仍然收到了團貸網的“回款”,這些“回款”只是停留在餘額裏,無法操作提現,成了一個個讓人更加焦灼的數字。部分投資者開始陸續接到經偵的電話,詢問是否投資了團貸網。

很多投資者開始把希望放在“派生系”目前仍在運營的垃圾回收企業小黃狗身上,“希望可以有人接盤小黃狗,把套現的錢還給我們”。

只能說,他們還是太天真了。

停滯的加盟計劃

唐軍投案、團貸網被立案之後,昔日與唐軍緊密關聯、共同舉牌鴻特科技(原鴻特精密,後改名派生科技)的一致行動人小黃狗,迅速發佈了一份《小黃狗運營一切正常》的公告。

唐軍在2018年6月接受《投資時報》採訪時,曾給小黃狗畫過一張巨大的餅——2019年的目標是鋪設30萬臺回收機,2020年是50萬臺,五年內的目標是100萬臺。100萬臺全部鋪設下去並且運營起來以後,每天的收入超過1.5億,一年的收入超過500億。

團貸網爆雷之後,做垃圾回收的小黃狗能逃過“派生系”的劫嗎?

但實際情況沒有唐軍想象得那麼性感。唐軍投案後,小黃狗高管團隊在集體亮相闢謠時提到,最新的數據是在3月30日鋪設量達到14000臺。

實際上,如果按照小黃狗之前的計劃,僅提供給加盟商的首批迴收機就有1萬臺。當時的加盟政策是,每臺每年租金500元、押金5萬元,10臺起定。也就是說,單個加盟商在小黃狗的押金至少爲50萬。如果招商文件中的“首批1萬臺,先到先得”能夠落實,押金規模應該在5億元。

團貸網爆雷之後,做垃圾回收的小黃狗能逃過“派生系”的劫嗎?

但小黃狗的加盟計劃似乎在執行中遇到了問題。

微信公衆號“小黃狗招商”現在已經搜索不到。我們詢問客服得知,加盟政策已經停止。客服給出的答覆是,停止加盟的時間是2018年的8月左右。

另外,小黃狗的工作人員在2018年6月發佈了招商信息的微博,11月有人詢問時則回覆稱“已經沒有加盟了”。百度貼吧“小黃狗吧”裏也有人在11月發帖稱,“微信聯繫客服說第一輪投資加盟已經結束了,目前沒有第二期的通知”。兩個信息交叉,我們可以暫且認爲,至少在2018年11月時,小黃狗的加盟已經暫時停止。

如果按照客服的說法,8月停止加盟,以9月6日公佈的鋪設量突破1000組計,假設加盟佔比爲50%,那麼押金至少在2500萬。如果以11月停止加盟計算,當時總鋪設量已經達到3000組,假設其中一半爲加盟,對應的押金規模則爲7500萬。

儘管加盟已經停止,但官方微信“小黃狗智能回收”仍然保留有“我是商戶”的入口,並且只有註冊成功的加盟商才能夠登錄。

“消失”的創始人

在《小黃狗運營一切正常》的公告裏,稱“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團貸網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法律主體,小黃狗運營的環保產業與團貸網運營的互聯網金融產業也並不存在任何業務關聯”。

小黃狗總裁桂博文的公開喊話裏,也提到“小黃狗自成立以來,一直都是獨立合法合規運營的”、“目前小黃狗運營一切正常,公司運營資金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但天眼查的信息顯示,派生科技以54.39%的持股穩穩控制着小黃狗,唐軍本人則持有派生科技83.24%的股份。同時,從官網的信息來看,小黃狗的聯繫地址與團貸網幾乎一牆之隔。

團貸網爆雷之後,做垃圾回收的小黃狗能逃過“派生系”的劫嗎?

小黃狗的最新介紹裏,唐軍的名字已經從管理團隊中被抹去。但官方微信號沒來得及刪除的推文裏,直到3月1日都仍在推送創始人唐軍獲得“百優創新企業家”的消息。

團貸網爆雷之後,做垃圾回收的小黃狗能逃過“派生系”的劫嗎?

有接近派生系的人士稱,目前的策略是剝離並想辦法保住小黃狗。

讓人疑惑的是,小黃狗自創立至現在,只進行了兩輪融資,總額12億元。而按照唐軍此前在採訪中的表述,“小黃狗設備是7個箱子,平均每800-1000戶投放一組箱子,成本大概在5萬塊錢左右”,那麼僅14000臺設備的製作成本就已經高達7億人民幣。

小黃狗目前顯然處於高速燒錢的階段,再加上原定的加盟計劃早已擱淺,新的問題就來了——在不斷加速設備鋪設、員工總數已經達到4800人的情況下,小黃狗是如何維持資金週轉的?更何況,它身上還揹着三年內向鴻特科技和易事特採購合計80億元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硬件設備的訂單。

這也難怪,在百度貼吧“小黃狗吧”裏,有人直接把團貸暴雷和小黃狗的關係總結爲“孩子還沒斷奶,爹就沒了”。

熟悉的配方

實際上,如果熟悉派生系和唐軍此前的系列操作,就會知道他們最擅長的模式,就是左手倒右手的騰挪之術。

這一點,在上市公司的名字還是“鴻特精密”的時候,就已經完全體現出來。當時他們完成了一個資本市場的“壯舉”——靠着收購團貸後的業績輸送,鴻特精密旗下三家成立不足半年的子公司淨利潤貢獻率高達85%,鴻特精密則以329.69%的年度漲幅成爲2017年最牛個股。

但隨着外部政策的變動,互金業務從現金牛變成燙手山芋。此時,儘管團貸網尚未真正注入上市公司,但高管已經完成換血,實際由唐軍的團貸網團隊把控。

善於把握風口的唐軍看上了環保領域。

不過,唐軍並不是第一個盯上環保概念的人。2017年逾期、至今仍在陸續兌付的綠能寶,主打的就是新能源融資租賃模式,對應的實體業務是太陽能光伏發電。有意思的是,和唐軍一樣,綠能寶的背後同樣有史玉柱的身影。

唐軍的騰挪能力再次得到了展現。一個典型表現是,小黃狗的設備供應商幾乎都是與派生繫有利益關聯的公司。

根據相關協議,小黃狗的控股股東派生科技手握預計金額50億元的訂單,戰略投資方易事特擁有預計金額30億元的訂單,小黃狗的兄弟公司、派生科技收購的遠見精密則擁有5億金額的訂單承諾,履約時間基本都在3年之內。

同時,幾家公司在相互持股方面利益交錯。其中,易事特曾承諾對小黃狗增資1.5億元,並持有其0.99%的股權;遠見精密曾承諾增持派生科技3億股票;截至3月30日的信息顯示,小黃狗持有上市公司派生科技2.44%的股份,持股份額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排位第三。

有團貸網的投資者告訴我們,“派生系在東莞是很多人嚮往的大公司”。但在實際話事人投案之後,小黃狗想要獨善其身,並不是簡單剝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在小黃狗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的影子:因善林金融暴雷而資金鍊斷裂的鄰家便利店;因股東春曉資本旗下多家平臺爆雷撤資而強制裁員的品途;又或者,是無法籌到新的融資而苦苦求生的of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