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一個地大物博的美麗國家,當初解體時,很多人都哭了!

當今天的我們踏上蘇聯當初的加盟國,發現這裏的景象可以說早已“物是人非”:

從蘇聯解體後,獨立出來的波羅的海三國已經成爲了人均GDP狂甩白俄羅斯的發達國家;

捷克和斯洛伐克更是“青春再現”——連破車都賣到中國來了;

哈薩克斯坦更是富德到處流油,還在忙着搞印度洋的出海口;

當然混的最好的算是烏克蘭了,甚至還得到了本來屬於羅馬尼亞的蛇島,領土面積白白增大了0.17平方;

.......

蘇聯,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國家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

然而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就是,當初蘇聯解體的時候,爲什麼只有地廣人稀的遠東固若金湯呢?

仔細一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咱們不妨先看一下地圖:

首先,蘇聯在歐洲的部分大約有530萬平方公里,其中哈薩克斯坦172萬多,烏克蘭77萬多,放在歐洲的話,也算是面積最大的,自力更生應該問題不大,而遠東就不同了,他比蒙古國還小,又不產糧食;

其次,歐洲部分氣候溫潤、人口衆多,而且還是遍地的金髮碧眼,這裏生活着捷克人、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烏克蘭人、還有高加索人、突厥人,這些民族都是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的,一但獨立之後,肯定不至於“貧困潦倒”,而又走回頭路,而遠東基本上沒有什麼人,一旦獨立的話,勢必日子很難過,興許就只能發展旅遊業了;

還有一點兒,就是當時的遠東很多人都是從東歐的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甚至芬蘭來的,不遠萬里,離開家鄉,就是爲了支援蘇聯國家建設,一旦蘇聯解體,他們肯定會耐不住思鄉之情,再次回到歐洲的,也就是說遠東就算獨立了,估計也沒有幾個人願意留;

對此, 你怎麼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