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后,便开始着手于对武将的军权管理上。因为宋太祖本身的皇位来源就缺乏一定的正当性,是自己自导自演的一场“黄袍加身”大戏,才成功当上皇帝的。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既然能被这些武将推上皇位,那么也能将自己从皇位上拉下来。所以,为了稳固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政权,他必须得对这些武将的兵权进行削夺。

后来我们也知道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从武将手中收回到中央,并给予这些武将提供各种福利待遇,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

杯酒释兵权

当然了,不得不承认,宋太祖这样的做法确实很好,他以一种柔和的手段来收回权力,这样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发生,同时也能给世人展现出良好的君臣关系。但这同时也埋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那就是中央政府缺乏懂军事的人才,军营中的将领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在战争来临的时候就会缺乏有力的抵抗能力。如果熟悉宋朝兵役制度的人应该都知道,宋朝的军队规模很大,但是战斗力却很低,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皇帝没有对武将放权,重文轻武的战略使得宋朝在兴盛之中慢慢走向了灭亡!后来的靖康之乱就是典例。

但是你知道吗,虽然宋太祖这样的策略有误,但是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却被一位伟大的帝王沿用,只是最后没有成功而已。此人便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能够成功,可为何朱元璋就不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从两人的背景来说;宋太祖赵匡胤原本就是后周的臣子,在征战南唐的时候屡建战功,深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随即被封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显德七年的时候,又受命抵御北汉和契丹联军,随即便在发动了陈桥兵变,逼迫后周恭帝退位,同年改元称帝,建立北宋政权。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赵匡胤是有一定背景的,且还是后周的臣子,他的所有兵马都是归属于朝廷的。而这些将士其军事素质都比较高,跟随赵匡胤也不过是朝廷的命令而已。当然,这些将士对赵匡胤都是毕恭毕敬的。所以在赵匡胤搞杯酒释兵权的时候,这些武将才能乖乖的将兵权交出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虽然是帮助皇帝夺得皇位的功臣,但是自己本来就是他的下属,夺权也是上司的意思,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跟随者而已,还是乖乖地将兵权交出去吧!这样还能换得荣华富贵。

宋太祖赵匡胤——剧照

但是朱元璋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的那些将领,大都是他的死党,像汤和、徐达、常遇春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从小和朱元璋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是明帝国的首批创始人。再者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够起家,完全是因为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朱元璋和其部下所经历的是从0到1的过程,所以在取得天下之后,这些武将则大都想分一杯羹,巴不得朱元璋将天下分给他们一半。虽然两者都是部下,但是宋太祖和部下和朱元璋的部下性质是大不一样的。

为何呢?因为他们会想,以前你朱元璋啥都没有,臭乞丐一个,要不是我们帮你,你根本得不了天下,现在你当皇帝了,就应该分一点给我们。所以说,朱元璋想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将这些骄兵悍将的权力收回,根本不太现实。所以他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彻底清除

宋太祖——赵匡胤

其实总的来看,朱元璋和宋太祖在对待武将的方法不同,但是其效果都是差不多的,造成的结果也都大同小异,同样是削弱了武将的力量,增强了文官的力量。当然了,明朝时期还有一个第三势力集团,那就是——宦官。关于这一点,我们就不再细究了!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

《明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