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誰的公司,是馬雲的嗎?不是。馬雲是阿里巴巴的小股東,持股比例只有6.2%,遠不如軟銀、雅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里巴巴甚至不再是股東們的公司。一家企業,一旦成長到阿里這樣的規模,它就不再是整個經濟的“細胞”,而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個器官,具有了系統上的重要性。阿里巴巴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上面有數百萬商家,幾千萬的從業者,還有幾億的消費者。阿里巴巴已經成爲一家“公民企業”,它的使命絕非爲馬雲這樣的創始人創造財富,而是爲社會創造效率,馬雲的財富也好,阿里巴巴4600多億美元的市值也好,只不過是它爲社會創造經濟價值之後,整個社會給它的獎勵。

所以,馬雲的退休,核心就是爲了讓阿里這家企業能夠得到傳承,讓它能夠超越某個人生命、精力的極限,長久保持生命力。他的退休,也並不會給阿里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因爲他在擔任阿里董事局主席之後,就已經淡出了具體的經營,你所看到的阿里的今天,實則是阿里現有的合夥人團隊的功勞。比如阿里的投資版圖,是蔡崇信在主管(剛退休);螞蟻金服,是彭蕾和井賢棟;淘寶商城乃至雙十一,則是馬雲的接班人張勇的傑作;淘寶的掌門人,則是年輕的85後CEO蔣凡等等。馬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了教育、佈道、慈善、公益等方面。

但馬雲,確實又是極爲重要的,他雖然不再如武俠人物那樣親自上陣切磋,但他是阿里無可爭議的精神領袖,所有人都能屈從於他的領導;阿里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也是由他一手打造,阿里的文化有深刻的馬雲印記。接班人張勇,並沒有這樣崇高地位,而阿里又已經是一個體系複雜、各版圖都很強大的集團,張勇能否粘合各個部門的強人,確實面臨考驗。但這種考驗,是必須要經歷的,這是任何一家企業更換領導人都無法逾越的痛苦時刻。

好在,馬雲也有自己的精心設計,他仍然是阿里巴巴的永久合夥人,而合夥人制度,纔是阿里巴巴整個體系的權力中樞。退,馬雲可以風淡雲輕;進,他還可以通過合夥人制度對阿里施加影響力。所以,馬雲並不是真正地離開,他可能仍然盯着阿里的發展,甚至在關鍵時刻仍可能會有一錘定音的決斷,但希望這樣的局面不要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