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3月30日上午,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文學院於文學院203報告廳舉辦了題爲“研究生的學術追求”的學術報告,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吳福祥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洪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學研究所楊永龍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科學部漢語教育學院徐朝東教授應邀出席。首先,吳福祥教授從個人經歷和學術生涯講起,講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走上語言學研究的道路,選擇漢語歷史語法、漢語方言語法、南方少數民族語言語法演變作爲自己的研究領域。

2019330日上午,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文學院於文學院203報告廳舉辦了題爲“研究生的學術追求”的學術報告,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吳福祥教授,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洪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學研究所楊永龍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科學部漢語教育學院徐朝東教授應邀出席。這是“跨文化漢字研究高端講壇”開辦以來的第二十四場學術報告。報告由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運富教授主持,文學院和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師生100餘人參加。

首先,吳福祥教授從個人經歷和學術生涯講起,講述了自己如何一步步走上語言學研究的道路,選擇漢語歷史語法、漢語方言語法、南方少數民族語言語法演變作爲自己的研究領域。由此,吳教授總結出四條學術理念:1.做漢語研究,不要有語種的限制,要有學科的意識。2.要接受系統的音系學、形態學、句法學和語義學的基本訓練。3.做學問必須大量唸書,尤其是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4.從事語言學研究要關注活的語言,瞭解自己所接觸的方言,留意身邊的語言現象。

接着,洪波教授概括敘述了個人的求學經歷和研究經歷,着重講述了自己爲研究上古漢語而從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的經歷。洪教授還介紹了他近年來上古漢語形態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闡明瞭上古漢語去聲別義現象和藏文-s後綴的高度平行性、一致性,論證了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對上古漢語研究的重要價值。基於個人經歷,洪教授提出:青年學者做語言學研究,要掌握語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須具備“小學”的基本功底,要有學術追求,更要有胸懷天下的大志,樹立爲人類學術做貢獻的正確定位。

繼而,楊永龍研究員簡介了個人的求學過程,告誡同學們:1.視野要開闊,關注漢語以外的語言。2.打好基礎很重要,爲此一要多讀書,讀經典著作;二要聽課,進行系統的基礎訓練,不斷提升自己。楊研究員介紹了他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工作,闡述了語言轉用引發的干擾對漢語語法史研究和語言演變研究的重要價值。楊研究員希望更多的同學堅持下去,從事語言學研究。

最後,徐朝東教授對青年學者從事學術研究提出了四條建議,並對每條建議作出了必要的說明:1.青年學者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兼修中學、西學、今學、古學,精讀必備書籍。2.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自覺。3.要有謙恭的學習態度,如古人言“登高必自卑”。4.要具備傳承精神,研讀前人成果,中西融會貫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敢於質疑、敢於創新。

李運富教授總結指出:1.當好研究生,先立鴻鵠之志;2.要努力,捨得喫苦,打好基礎,讀好經典著作;3.眼界要開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4.須講究方法,注重效率;5.要銳意創新,塑造自我,做出自己的學問,爲社會發展做貢獻。

(文/朱子琪 圖/焦倩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