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喜马拉雅FM 东岳先生的精品课《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编辑丨第三条岸

老子是谁?中国古代各文本中都只有片言只语的记载。比如老子究竟死在哪?怎么死的?只见庄子11个字的表述。对老子情况表述最多的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作的《沈韩老庄列传》,也只有700字左右。原因是司马迁自己都搞不清老子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但是司马迁却说不清老子到底是谁,所以他居然用或曰或曰,也就是或者说或者说这样的方式来举例。因此司马迁只好说:老子,隐君子也。也就是说司马迁讲老子是个隐士,因此我说不清老子是谁。

我们下面就稍微考证一下老子其人。我们谈老子身世,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老子其人有所了解,有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老子思想。另一方面也是给大家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做学问的考据方式,在这里做一个最简单的演示。

老子籍贯的再考证

司马迁说:老子,楚国苦县人。这个说法很可疑。因为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说苦县不属于楚国。在春秋时代陈国没有灭亡之前,没有被楚国吞并之前,苦县属于陈国。这倒让我们怀疑,老子确有可能是陈国人。

陈是远舜之封国,就是舜的后裔之国。因此陈国文风深厚,据说当年武王把他的长女大姬,嫁给了当年陈国国公叫妫满为妻。而武王的长女大姬,历来喜好使吾文传,这也进一步说明陈国是周文化的重地。

但是庄子的著作却一再表述,说老子居于沛地,而沛这个地方归宋国。宋国是商人贵族遗民的封国,而且姚鼐说:宋国有老氏。也就是有老这个姓氏,所以这看起来老子又像是宋国人。因为周书记载:唯殷先人,有书有册,就是在当时的东亚,只有中原殷商之地才有文字和书本。

根据上述记载,老子有可能是殷商遗民,而后迁往关中,也就是陕西,秦地。在《庄子》中有对老子死亡的一段描述,表明老子死于秦地。老子家系早年在西周的时代,就已经迁到陕西关中为周王朝服务。那个时候的史官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家系世世代代做史官,以后随西周东迁而至洛邑。中国古人有落叶归根的要求,因此老子晚年出函谷关西向归秦,死在秦地。这是老子籍贯可能的考证。

老子尊号的由来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还有一个字,传说叫重耳。老子的名、字、姓,都是很有特点的。那老子为什么不叫李子?因为先秦时代所有的子都是用他的姓来标号的,按理说他应该叫李子。这个尊号是怎么来的?

第一种说法认为老是老聃的姓或者氏。大多数学者认为老子姓李氏老。我们今天姓氏是连着用的,在古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字“女生”,也就是由一个母系带出来的后代。老子很可能是姓李氏老,因此叫老子。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是绰号。宋《太平广记》引《神仙传》说一句话,说老子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说他一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叫他老子。

老子名字中隐藏的生理特征

老子名耳,字聃。老子的名和字都和耳朵有关。中国第一个古汉字学家,东汉时候的著名学者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说:聃,耳漫也。就是耳朵长得很阔大的含义。如果这个字所形容的是老子的耳相,那老子的耳朵一定很难看,长得又大,又软塌塌的,这证明老子是有天生的一些异象或缺陷的。

唐代的时候,由于李唐王朝不是汉人,李世民3/4以上的血统是鲜卑人,因此他为了证明自己是汉人,就封老子李耳为自己的祖先。因此在唐代尊奉的国教是道教。当时有一位佛僧叫法林,他对李唐尊道不满,于是放言中伤老子。

法林说其父胎即无耳,一目不明。说老聃的父亲一生下来就没有耳朵,而且一只眼睛是瞎的。《四库全书路史》中记载,说周上御使胎刵且眇,周上御史就是指老子,说他胎刵且眇。就是说他一生出来就没有耳朵,一只眼还是瞎的。

我们根据这些记载,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我们可以推断老子小的时候有先天性白化病。从小皮肤苍白,毛发全白,甚至眼球上色素沉着都极浅。由于虹膜色素沉淀不够,阳光中的紫外线就会大量侵入眼底,损伤视网膜,很容易在少年时期发生眼盲。

如果前述推断成立,老子当年是一个白化病人。那由于他生相异常,因此他很可能在儿童的时候,就经常被其他孩子嘲笑,使得他从小不敢见人,继而引发一个心理疾病,叫少年幽闭症。这导致他晚年即使成为中国文化之第一宗师,也仍然表现为隐君子。

《史记》中记载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就是说他活了160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长寿者也。我觉得这个说法也很可疑。因为先天性遗传病通常不是指遗传一个病,而会有一堆遗传病形成综合征,如果老子具有如此之多的先天异常病,我们很难想象老子长寿。

关于主播:

《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一门让你精神高潮的思想顿悟课。

它不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追求博学,不“实用”。却能帮助你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整顿自己的思想。你将听到许多颠覆常理的观点,初时你会惊讶,然后你会思考,最后你会因为其中的洞见而尖叫。

关于喜马拉雅:

中国第一音频平台。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5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