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弓盛舟 通訊員李克

日前,由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青年觀察團(“前方”社會實踐隊)組織的社會實踐項目正式啓動,來自國際教育學院及機械學院的八名同學在指導老師李書慧的帶領下從鄭州出發,經由許昌,最終到達天津,開展了爲期10天的調研活動。

經團隊調研考察,最終選定鄭州、許昌及天津三個城市作爲主要調研地點,具體原因如下:鄭州和許昌都位於河南省內且是省內改革開放較爲突出的代表之一,隊員們希望以家鄉人的視角去看看改革開放以來自己家鄉的變化;而天津是改革開放初期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這十四個城市中,上海、廣州、天津和青島發展較好,多次查閱資料,隊員們最終選擇前往天津衛。據瞭解,前方社會實踐隊旨在通過採訪及問卷調查的形式,深入調研改革開放爲人民帶來的生活變化。實踐過程中,隊員們對不同年齡段和工農商學兵等不同行業的人羣進行了採訪及問卷調查。

據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開始。在接下來幾天的實踐中,隊員們多以採訪爲主,採訪對象處於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程度且不同行業,這些人有的是大學畢業生,有的是全職媽媽,有的是上班白領,有的則是退休老人。

在採訪的衆多人羣中,有一位來自天津的老爺爺,他令大家印象深刻。7月16日,“前方”社會實踐隊來到濱海新區洋貨市場進行調研,在這裏,隊員們有幸採訪到這位年過七旬的老人,談起改革開放老爺爺感慨良多,他說改革開放對他的生活產生了巨大變化。在他成長的那個年代生活物資還不是那麼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還不高,各方面的發展遠不如現在。在他那個時代就業是包分配的,只要畢業國家就會爲你分配工作,不論學歷高低都有工作,這就使得一部分人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而在他孩子這一代,高考恢復,大學恢復正常招生,有才能的人能夠進一步深造取得更大成就,學歷低的人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談到爺爺的孫女時,一抹喜悅展現在他的臉上,他講到,如今生活好了,國家富強,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家長不再爲兒女上學發愁,即使是家境不好的孩子也能通過國家補助完成學業。雖然現在沒有了工作分配政策,但如今大學生自主擇業創業的方式顯然更合理,真正做到了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據瞭解,“前方”社會實踐隊圓滿完成任務並認真整理採訪內容。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改革開放40年以來,國家綜合國力全面提升,各方面均有提高,大多數人民對改革開放政策紛紛稱讚。三個考察地區在基礎建設和教育方面變化較大,而住房和醫療方面仍有可提升的空間。

改革是中國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等等,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於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40年來,我們在世界這個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國航線,駕駛着我們這艘不斷成長的“中國號”鉅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