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品嚐禾蟲宴、觀看禾蟲文化廊、沿江金稻繽紛行…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斗門區蓮洲鎮東灣村清荷農場,一系列以“蟲”爲特色活動正持續開展。

10月27日上午,由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作爲指導單位,珠海市斗門區蓮洲鎮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珠海蓮洲禾蟲文化節在清荷農場成功舉辦開幕儀式。斗門區委常委、斗門生態農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黃進等領導出席了活動。當天,活動現場進行了“十佳禾蟲特色餐廳”、“禾蟲特色廚師”等評比及授牌。

本屆珠海蓮洲禾蟲文化節爲期兩天。現場設有 6 大活動主題:禾蟲宣傳片發佈、本土美食展銷、趣味互動遊戲、禾蟲文化長廊、沿江稻田繽紛性、禾蟲烹飪大賽。其中,沿江稻田繽紛行把場內外活動引入到了一個高潮,遊客現場領取出行裝備,沿着黃金稻田、渡口、西安泵站一直到水松林,隨着騎行路線把蓮洲田園美景盡覽眼底。

開幕當天,活動接待來自港澳兩地、廣州、佛山、中山等 慕名而來的自駕遊客達1000多人,公衆日禾蟲宴預定更是火爆, 餐位早已訂滿。遊客紛紛表示,活動不僅喫好、玩好、看好,還能領略到禾蟲深厚的文化底蘊,非常充實且有意義。

據介紹,首屆珠海蓮洲禾蟲文化節,是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聯合蓮洲鎮政府推介中國禾蟲之鄉品牌、蓮洲生態和非遺文化的一次盛會,依託禾蟲生長條件的優良生態環境對應關係,將更好地打造斗門區禾蟲產業全鏈條,推動禾蟲產業綠色發展,與區域內其他鄉村旅遊景點逐步構建鬥 門特色全域旅遊格局。

▋話你知:“禾蟲”是條什麼“蟲”?

禾蟲俗稱“稻底蟲”,原來生長在鹹淡水交界的稻田表土層裏,以稻根爲食,在一年兩造的水稻孕穗揚花時節成熟出土。自明清時期開始,本草綱目拾遺、廣東新語等古籍就有對禾蟲美味 和食用價值的明確記載,因此當地人烹飪禾蟲的歷史和美食文化源遠流長。

珠海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依託西江優良水域環境及豐富自然 資源的區位優勢,孕育了白蕉海鱸、南美白對蝦、鐵皮石斛、仙 泉湖水產品、鄉意濃有機米等多種優質高值的地方農產品品牌。 因鹹淡水交界、水質清澈、稻田廣袤而盛產的禾蟲,更是斗門最具特色的水產品之一。2016 年 5 月, 蓮洲禾蟲更是被列入珠海市第九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6月,斗門區申報中國禾蟲之鄉成功,被正式授予“中國禾蟲之鄉”牌匾。

【採寫】董謙君

【作者】 董謙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