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秀綠帶·翰墨梅鄉 未來惠城鄉村是這樣的……

惠城區雖是市中心區,但農村面積佔比大,城鄉發展不平衡。全區農村和城鎮面積的比值爲7:3;2017年經濟總量的比值爲1:6.2;人均GDP的比值爲1:2.1,統籌城鄉發展任務繁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也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必然要求。爲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惠城區擬定了《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該方案結合實際,以“五大振興”爲主線,推行“3+3+X”的鄉村建設模式,推進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走在全市前列,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目標任務: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方案》提出,按照“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要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2018年底,鄉村振興全面啓動,基本建立鄉村振興配套政策體系,全區深入開展 “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20戶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整治任務;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建設取得初步成效。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到2019年底,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建設穩步推進;全區村莊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環境整治任務;示範村全面消除髒亂差現象,村莊實現乾淨整潔有序,基本達到宜居宜業宜遊。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大進展,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現代化鄉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60個經濟薄弱村全部實現脫貧。

到2022年,鄉村振興見到顯著成效,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取得重大成果。到2027年,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農村落後面貌實現根本改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爭超5萬元。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戰略目標全面實現。 重點任務:9大重點任務振興鄉村

《方案》提出了鄉村振興9大重點任務,共40項,涵蓋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文化振興、基層治理、人才隊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精準脫貧和綜合改革9個方面。

橫瀝鎮黃沙洞村是惠城區首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去年5月開園以來,吸引衆多遊客前往遊玩。

產業發展:今年啓動建現代農業產業園

《方案》提出將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實施特色產業培育工程,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延長種養業產業鏈條,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優大米、畜禽、蔬菜等傳統產業,做強特色水果、花卉等特色農產品。扶持發展現代種植業、現代裝備技術、生物技術等戰略產業,做大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休閒農業、田園綜合新產業新業態。

結合國家級(馬安)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多方投入的模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2018年開始啓動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生態建設:鎮街每年最少創1-2個示範村

《方案》提出將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分批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根據各行政村特色,每年創建一批示範村。從2018年起,每個鎮(街道)每年最少創建1-2個示範村,力爭通過3年努力創建一批環境優越、設施配套、特色鮮明、有示範帶動效應的美麗鄉村示範村。

實施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點連線成片創建工程,根據惠城區各區域特色,分批分片分時間創建美麗鄉村精品線路。2018-2020年,發揮北部山區的資源優勢。從2018年起用3年時間,以橫瀝鎮黃沙洞村爲核心,把橫瀝鎮黃沙洞村、墨園村、土橋村、沙崗村和蘆洲鎮墩子場村等5個村採取連點、連線、成片的方法,集中力量建設成爲“水秀綠帶·翰墨梅鄉”美麗鄉村精品線路。2020年,培育一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點)。2023年前,在全區農村分區域打造蘆洲片區、馬安片區、汝湖片區、三棟片區、水口片區美麗鄉村示範片建設。到2020年培育一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點)。 人才隊伍:今年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

《方案》提出將培育壯大鄉村本土人才,積極引導各類人才“上山下鄉”,向鄉村流動聚集,着力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培育鄉村專業人才,支持地方高等學校、職業院校綜合利用教育培訓資源,開設服務鄉村類專業和課程,針對性培養充實農村教師、全科醫生、鄉村醫生、農技推廣員、養老護理員、鄉村工匠、非遺傳承人等專業人才隊伍。

推進科技人才下鄉。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資金、信息入股等形式,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按照“一村一官”或“一鎮一官”的原則,由市、區、鎮(街)班子成員和市、區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農業服務官,爲鎮、村農業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服務。2018年,選取2個鎮、村試行“農業服務官”制度。2020年,總結推廣經驗,促進農村產業發展提質增速。

橫瀝鎮墨園古村落是 “水秀綠帶·翰墨梅鄉”美麗鄉村示範片的村莊之一。 基礎設施:行政村助農取款點今年全覆蓋

《方案》提出,以進自然村入農戶到農田爲路徑,以推進基礎設施“八通四改”、深化美麗鄉村“三大行動”,基礎設施建設等全覆蓋爲主要內容。

推進“八通”。通公路,2020年完成全區通20戶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建設;通自來水,2025年底前,全區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100%以上。通公交,2018年底前,具備通行條件的建制村客運通車率100%。通路燈,在農村主要幹道安裝路燈,2022年年底前,實現全區農村路燈建設全覆蓋。通網絡,2020年底前,所有自然村現代通訊實現全覆蓋。通電視,2022年底前,20戶以上自然村實現4K電視網絡全覆蓋。通電商,2022年底前,全區行政村實現電商全覆蓋和全面提升農村電商服務水平。通金融,2018年底前,全區行政村助農取款服務點實現全覆蓋。

推進“四改”。改房,2022年底前,全區農村住房基本實現外觀風格統一、嶺南特色鮮明。改農網,2022年底前,全區農村電網能力充足、安全優質。改氣,2022年底前,全區行政村清潔能源普及率達到100%。改廁,2020年底前,每年自然村按實際需求配套建設1個標準化公廁,全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100%。

公共服務:鄉村教師待遇提高 崗位吸引力增強

《方案》提出,公共服務方面將優先發展農村教育。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2018年底前,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5%以上,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鄉村教師待遇穩步提高、崗位吸引力大幅增強。2020年年底前,全區每個鎮(街道)至少有1所規範化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實現村級幼兒園全覆蓋。2022年年底前,城鄉師資數量充足,結構合理,有序流動,均衡配置,城鄉教育質量基本持平。

完善“一村(居)一法律顧問”聘任工作,積極打造覆蓋鄉村的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提高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到2020年全面實現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升村級文體活動中心服務功能,2018年底前,全區行政村實現村級文體活動中心全覆蓋,等等。

源:東江時報

圖文:記者 香金羣

編輯:陽光

轉載請註明來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