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游戏,不仅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还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促进身心健康。

蒂姆和克丽都是教师,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埃米现年10岁小女儿埃拉8岁。

一家人住在英国诺丁汉郡阿诺德。

看到女儿闲时总是看电视或是玩电子游戏,为了防止两个女儿变成“沙发土豆”,夫妇俩决定,给女儿们下达一年的电视禁令,作为补偿,在征求她们意见后列出了100项户外活动清单。

为了鼓励女儿,夫妇俩也全程参与。

这百项户外挑战不仅考虑到娱乐的功能,还兼顾锻炼胆识和培养生活、社交技能。

内容除了浮潜、滑雪、漂流、攀岩、爬埃菲尔铁塔、在城里露营、户外庆生、在野外生火和觅食、岩洞探险,还有参加音乐节、24小时不用电、在母亲节为妈妈做饭、卖面包筹善款、参加社区劳动等。

这些活动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且不受季节影响。

克丽说:“我们的宗旨是:只要想去,就努力实现。”一年下来,全家人都变得自信而开朗。

孩子宅在家里对大脑没好处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紧张的工作之余,邀上几个好友骑骑车、打打球,大汗淋漓之际,心情也格外舒畅。

想想孩子们被学业和各种培训班挤占的业余时间,其实他们最需要增加的就是走出去,参加体育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瑞迪认为“生活中多进行体育活动,在社交方面就会变得更活跃"。

父母可以带孩去户外骑自行车,和同学的一家相约去爬山、游泳、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等。

父母还可以教孩子玩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比如滚铁环、扔飞盘、跳格子等。

这些活动能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激励身体运动的同时,也在激发自身对生活的热爱。

玩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家人一起玩

人们常说:"去哪里玩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去。”对孩子来说,有父母的陪伴,不管玩什么都开心。

游戏中孩子那种忘我地、尽情地、不知疲倦地充盈着生命活力的状态,往往会震撼到父母。

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富于游戏精神,比如父母不要端着架子,不要怕输,也不要不敢赢;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不断创新,鼓励孩子自己制订规则;游戏中只要大家协商好,有时也可以适当放宽规则。

THE END

本文摘自朱永新、孙云晓、刘秀英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五年级孩子》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