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激情燃燒的歲月”真實再現

事非經過不知難。傳統教育課上,連隊組織官兵體驗老一輩工程兵常用的小推車,許多官兵推着跑一趟就直呼“不易”。 王克斌 攝

什麼教育課最難講?

“優良傳統教育課!”北部戰區陸軍某工程維護團指導員王克斌脫口而出。

王克斌所在的“劈山開路先鋒連”是個工程連隊,曾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歷史厚重。1951年,一位作曲家來連隊當兵鍛鍊,被官兵修築川藏公路的艱辛所感動,寫下廣爲傳唱的歌曲《歌唱二郎山》,“二郎山精神”由此聞名。

作爲“二郎山精神”的發源地,連隊格外注重光榮傳統的傳承弘揚,每月一次的優良傳統教育課雷打不動。

幾個月前,王克斌就任連隊指導員。走進連隊榮譽室,翻看那些浸染着艱苦歲月、訴說着奮鬥精神的老照片和老物件,他深受觸動,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講好傳統課、當好新傳人。

爲了讓傳統教育課更好聽、官兵更愛聽,王克斌使出了渾身解數,精美課件、視頻、音樂等輪番登場。可幾個回合下來,他發現,自己最看好的傳統教育課並不“賣座”。

昨天那些感天動地的故事,爲何難以感動今天的官兵?

下士管清祥說:“指導員講得看似走心,卻打動不了我心,因爲那個年代,終究離我太遠。”

四級軍士長趙學滔則感到,“可能聽多了,就麻木了”。作爲連隊的文藝骨幹,他經常參加團裏的演講比賽。每次演講,他都以傳承“二郎山精神”爲主題,回回都拿高分。然而,“榮譽越來越多,感動卻越來越少”。

怎樣才能把傳統課講到官兵的心坎上?王克斌一直苦苦思索。

轉機發生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在建連70週年之際,連隊迎來了100多名退役老兵返營“探親”。在訓練場、在榮譽室,他們深情回憶起當年往事,一面面錦旗、一張張照片就像被破譯了的藏寶圖,吸引官兵徜徉歷史,流連忘返。

循着老兵們的動情講述,連隊官兵你一言我一語,重新審視這間熟悉的榮譽室以及連隊的光榮傳統。看着老兵們與連隊官兵的熱情交流,王克斌對如何上好優良傳統教育課也有了新的思考。

由誰來講,有時比“講些什麼”更關鍵

週五下午,聽班長說週末有老兵要回連隊,擔任連隊榮譽室講解員的下士劉正文撇了撇嘴,一肚子的不樂意:又得搞衛生、背稿子,週末要“泡湯”了!

那時的他很難想到,這個週末將怎樣影響他的軍旅軌跡。

“下面展示的是連隊不同時期的英模人物,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週末,老兵如期來隊。走進榮譽室,劉正文按背好的稿子爲老兵們解說。

“這個,是我。”人羣中一位老兵手指一張照片緩緩說道。人頭攢動的榮譽室裏,這個平靜的聲音幾乎被嘈雜聲淹沒,劉正文卻彷彿聽到一聲驚雷。

擔任講解員以來,那張照片劉正文已看了不下30遍。照片上的戰士正在進行打眼作業,照片下方寫道:“硬骨頭”戰士孫祥林,曾被啞炮炸傷右臂致殘,身上殘留20多塊碎石,還繼續充當鑽機手,連續3年出全勤……

劉正文怔怔地望着眼前的老兵孫祥林:年過半百,面目和善,中等身材。談及30年前那次爆炸、手術,以及後來拖着病體重回坑道、傷口破裂送回醫院,他語氣平靜,就像是在說別人的故事。

儘管這些故事劉正文已爛熟於心,但同樣的故事從孫祥林口中說出來,每句話、每個字,給劉正文的感覺都跟“背稿子”時截然不同。

接下來的半天,劉正文陷入了深思。他仔細打量榮譽室裏那行醒目的文字:“英勇頑強,敢打硬拼,樂於奉獻,勇爭第一”,然後重新審視自己。

半年前,他分流到這個連隊,高強度的訓練一度讓他感到苦不堪言。來隊沒幾天,他就申請休假,想回家休整一陣。假期結束歸隊,他卻感覺腳步更加沉重,“再熬兩年就退伍”的念頭油然而生。

老兵來隊過後,劉正文就像是換了個人,他決心“在部隊長期幹下去”,並開始奮起直追。一個月後,他報考了士官學校,並在預考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面對面聆聽老兵們的故事,深受觸動的不只劉正文。老兵劉東江的講述,讓不少官兵聽得眼圈發紅。

1971年的一天,連隊在深山裏修築炮兵工事。“轟”的一聲巨響過後,石塊像雨點一樣掉落下來。身爲安全員,劉東江趕緊吹哨通知人員緊急撤離。見戰友們都撤了出去,他才拔腿往坑道口跑,就在這時,一塊巨石把坑道口堵死了。

巨石撬不動,又不能炸,外面的人無計可施。6小時後,劉東江硬是從坑道拱頂與山體的縫隙間一點點地爬了出來,滿臉是泥、指甲磨掉了、衣服扯成布條、大腿鮮血直流……誰能想到,第二天,劉東江又出工進坑道了。

劉東江講完故事,贏得官兵熱烈鼓掌。此情此景,令王克斌深有感觸:“一堂傳統課,由誰來講,有時比‘講些什麼’更關鍵。”

看在眼裏,才能更牢地記在心裏

老兵葛毓臣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沓舊報紙,鄭重地交給連長修英傑,修英傑第一時間將其存進了榮譽室。

“幾份報紙能有什麼特殊的來頭?”見此情形,列兵王狄出於好奇,跑到榮譽室隨手翻了翻,沒想到卻被深深吸引。

其中的一份是1966年3月3日的報紙,泛黃的紙頁上,粗黑標題“‘劈山開路先鋒連’思想紅作風硬”異常醒目。這則消息記錄了當時連隊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的“高光時刻”。

另一份是1972年3月18日的原濟南軍區《前衛報》,4個版面寫的都是同一個人——全國築路模範、連隊的八班班長韋江歌。

幾張散發着歷史氣息的報紙,把王狄拉回到了一個個連史上的重要現場:“就好像親眼見證了老連長沈昌山從上級首長手中接過‘劈山開路先鋒連’的錦旗;親眼看到了韋江歌老班長和戰友們腰上繫着繩子懸在半空,喊着號子掄錘打眼放炮,修築川藏公路……”

“這和教育課上告訴我連隊歷史光榮、韋江歌事蹟感人,完全是兩種感覺!”王狄覺得,這幾張年代久遠的報紙幫他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連隊光榮傳統的大門。時隔不久,他報名參選了團裏的“二郎山人”電視臺主持人。

“把見證傳統的‘物證’擺在官兵面前,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傳統教育。”王克斌從中受到啓發。緊接着,他又出了一個新招——把倉庫裏有年頭的老物件都搬出來,擺在官兵能看得到的地方。

那天,下士李小愷接到任務,要將4臺工程機械車倒入車庫。想着時間不長,李小愷就沒開車上的空調。室外氣溫30多攝氏度,駕駛室裏悶熱異常,停穩兩臺車後,李小愷已是汗流浹背。等把車輛全部入庫後,跳下車的李小愷邊擦汗邊吐槽“鬼天氣”。

路過一臺老式推土機時,他口中的埋怨戛然而止。這臺“老爺車”不僅沒空調,而且發動機排風扇直對着駕駛室,簡直就是個烤爐。“可就是這樣的車,老班長們駕着它一路劈山築路!”李小愷感慨萬千。

如今,在這個連隊,傳統的印跡隨處可見。門廳最顯眼處,用大字鐫刻着“二郎山精神”;連隊正門前,是“劈山開路先鋒連”的連旗;官兵的牀頭卡上,開頭寫的都是“我是‘劈山開路先鋒連’的一員”。

“看在眼裏,才能更牢地記在心裏。”自認爲“講不好傳統課”的王克斌發現,傳統有時候需要的不只是講述,而是要用特殊的載體去呈現。

崇拜誰就會學習誰。前不久,爲備戰上級考覈比武,苦練單槓的四級軍士長田兆彬雙手磨出了8個老繭。考覈時,田兆彬一口氣打破團訓練紀錄。跳下單槓,大家才發現他手上的8個老繭全被生生磨掉,手掌上鮮血淋漓。

沒有親身體驗,就難以感同身受

又到了每月一次的傳統教育課。這堂課,王克斌沒有放在室內上,而是把大家帶到車場,指着裝有3袋水泥的小推車說:“今天的教育內容就是推小推車,每人3圈。”

老兵回營那天,看着連隊的新型鑽機、輪式裝載機等新裝備,老兵們撫今追昔,談起當初掄大錘震得虎口出血、推小推車推到雙手磨爛,大家感慨萬千。當時王克斌就心中一動,爲何不讓沒有掄過大錘、推過小推車的官兵親身體驗一下呢?

這些體驗對年輕的官兵來說很新鮮。三班戰士常博彥躍躍欲試,第一個握住了小推車車把。不料,他剛推出兩步,只有一個車輪的小推車就開始左搖右晃,常博彥也差點被帶倒。3圈下來,他便氣喘吁吁。

“連隊榮譽室有張照片,講的是以前趕工期,老兵們推着載重100多公斤的小車一路小跑,往坑道深處運材料。一天下來,有的人手掌都磨掉皮了。”親身體驗過後,再看那張照片,常博彥心中有了一些跟從前不一樣的感受。

事非經過不知難。“以前指導員上課總講老兵掄大錘把虎口震裂,我雖然從圖片上看到過大錘長啥樣,但心中還是將信將疑。”在連隊組織的傳承“二郎山精神”故事會上,崔波分享了他的新體驗:“那天,我掄起那把八磅重的大鐵錘狠狠砸下去,只一下就震得我胳膊痠痛,虎口直髮麻……想想連隊的前輩們,真是太不容易了,向他們學習!”

沒有親身體驗,就難以感同身受。王克斌認爲,今天的官兵對昨天的人和事缺少直觀感受,難以“同頻共振”是正常現象,這也是一些傳統教育課講不到官兵心坎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找到了癥結所在,該連的傳統教育課也隨之“變臉”——

一次,連隊組織拉練,全副武裝的官兵在崎嶇山路上行軍40公里,不少官兵腳上起了水泡。到了終點,不少人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不經意間,王克斌發現前方有處連隊30多年前修築的國防工程,入口就在半山腰。他立刻整隊,組織官兵沿着陡峭山路繼續往上爬。見有戰士叫苦,他便打開“話匣子”:“30多年前,就是沿着這條山路,連隊的前輩們扛着百斤重的水泥進出,推着滿是石頭的小推車往返……他們有苦不言苦,有的人還因爲塌方長眠在這裏……”

隊伍逐漸安靜了下來。不知是誰起了個頭,大家一起唱起了連歌:“二呀麼二郎山,哪怕你高萬丈,解放軍鐵打的漢……”一首充滿力量的《歌唱二郎山》響徹山谷。

還有一次,連隊組織官兵在某國防工程內進行體能訓練,半小時工夫,就有戰士直呼悶熱。見此情景,王克斌便組織大家坐下來,重溫連史上那個“寒冬裏中暑”的故事。

“當時,室外大雪紛飛,氣溫零下十幾攝氏度。在坑道內,時任指導員付自立帶頭扒渣、運石。連續作業10個小時,渾身大汗淋漓的他一頭昏倒在地。送到山下醫院,醫生連說不可思議,第一次見大冬天還中暑的……”

講到這裏,王克斌欣喜地發現,這一次,再也沒有人一臉懵懂、將信將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