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栽前準備

1、栽培容器的選擇

容器一般選擇造型美觀、色彩潔白、不帶病菌和排水性好的白色塑料盆,這樣可以襯托出鬱金香嫩綠色的葉片和鮮紅色、鮮黃色的杯狀花朵。國際上,盆鉢直徑常有10cm、15cm和20cm3種規格。當然也可採用透水性能好的泥盆或其他容器,但要適應市場需要,力求新穎、美觀、價格便宜。使用舊盆,必須洗淨消毒。

2、盆栽基質的配製

鬱金香的盆栽基質,國際上以泥炭土、培養土和砂等量混合的土爲主。國內溫室栽培鬱金香盆栽基質基本上用上述材料配製而成,也可加入當地的煤灰、塘泥、黃泥、蘆葦沫、蘑菇培養渣、垃圾土、發酵木屑、礱糠灰、草木灰等,有的還加入少量骨粉、過磷酸鈣和菜餅等。總之,配製的培養土PH必須在6.5-7.0,不宜過鹼或過酸。沙壤土或園土:沙:麥糠=5:1:1。

3、品種選擇

盆栽鬱金香,首先要選擇花莖矮生的栽培品種,鱗莖要大,鱗片潔白,不變色,健康無損傷。同時,鱗莖在貯藏期,先進行17℃的花芽分化處理,種植前進行5℃或9℃低溫處理。可選擇的品種有:重瓣早花型的“卡爾頓”(深紅色)、“埃勒克特拉”(深紅色)、“範德霍夫先生”(黃色)、“桃花”(深玫瑰紅色);單瓣早花型的“福拉克斯”、“喬弗雷”(黃,有深色星斑)、“紅寶石”(鮮紅);考夫曼型的“日冕”(紅)、“約翰斯特勞斯”(紅,具黃邊)、“西默羅薩”(橙紅)、“紅孩兒”(紅,具紫暈);格雷格型的“阿里巴巴”(淡玫瑰紅)、“皮偌西奧”(鮮紅,具乳白邊)、“柏萊舍”(紅,具紅邊)、“贊帕”(黃,基部綠色)、“紅頭巾”(洋紅)等。

4、設施準備

盆栽鬱金香生產在荷蘭、德國和丹麥等先進國家都採用現代玻璃溫室設施,室內爲自動化程度極高的活動式工作臺,除操作人員把5℃或9℃冷處理過的鬱金香種球防金盛泥炭等混合基質的盆鉢內外,其他一切管理措施全用電腦控制,能均勻地接受光照和吸收水分,一般進入溫室55-65天后可包裝上市。

我國盆栽鬱金香主要用大棚或日光溫室,因此,在栽培中要設置通風裝置、遮陽網和捲簾機等,以便快速地作好保溫和通風降溫工作。

二、盆栽方法

1、種球處理

爲縮短盆栽鬱金香的生產週期,提高溫室的利用率,盆栽鬱金香的鱗莖必須要先進行5℃或9℃低溫處理,盆栽前用500倍克菌丹液浸泡30min,鱗莖取出稍晾乾後種植於盆鉢中。

2、栽種方法

根據盆鉢的大小,栽植的種球數量不同,一般直徑10cm的盆鉢1個種球,居中栽植;15cm盆,栽3個種球,呈三角狀栽;20cm盆,栽5個種球,呈“十”字形栽。栽植深度:去皮鱗莖頂芽與土面平即可;有皮鱗莖頂芽離地面2cm即可。總之,栽植不宜過深,否則影響萌芽,推遲形成花蕾,生長週期加長。

3、盆栽時間

關於盆栽時間主要根據供花時間而定,採用不同的種植時間,可以達到週年供應的目的。盆栽鬱金香常規的促成栽培方法:7月初採挖-34℃處理1周-20℃貯藏完成花芽分化(4周)-鱗莖種植(17℃,2周)-5℃冷處理(9周)-18℃日光溫室現蕾開花(6周)。

三、生長期管理

1、澆水

盆栽鬱金香在莖葉生長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由於盆栽基質疏鬆,排水好,盆土水分蒸發快,必須及時補充水,要防止乾旱和積水。澆水時間應在早晨,澆水後溫室內應通風,這樣有利於降低溫室內溫度和溼度,對鬱金香的生長極爲有利。

2、施肥

盆栽鬱金香由於受到花盆容積的限制,盆內配製的基質所含營養物質有限,爲使花朵開得大而鮮豔,花後地下還能長出肥壯的更新鱗莖,適時的施肥是十分必要的。在鱗莖萌發新芽時,施用12—0—44硝酸鉀肥或用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10-15cm盆施3克,20cm盆施5克,以水溶液形式施入,現蕾前再增施1次。

3、光照

鬱金香爲喜光植物,從新芽出土起至現蕾開花,需充足陽光。冬季如有補光設施,對提高商品質量和開花率作用較大。

4、溫度

盆栽鬱金香的最適生長溫度爲17-20℃,午間溫度過高時要遮蔭、降溫,晚間要及時覆蓋草簾,注意保溫防寒。日光溫室的溫度調節是盆栽鬱金香質量好壞的關鍵,有效地控制好溫度,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盆栽鬱金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