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專門拆散親子關係的怪物,叫做長大。

  長大意味着獨立,意味着和父母爭奪人生的主導權。

  處在這一敏感時期的父母,通常有兩種極端態度:一是,不懂得放手,對孩子有着高控制慾;二是,完全放養,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決定。

  第一種會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習慣於活在別人的答案中。前段時間播出的《我家那小子》,朱雨辰媽媽對兒子的照顧可謂事無鉅細、體貼入微,小到把處理好的菜按一次的份量裝進冰箱,大到干涉兒子的每一段戀情,不僅讓兒子很無奈,也遭到了廣大網友無情炮轟。

  第二種有可能會導致親子關係疏離,其危害性也不容小覷,但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

  曾任十年學校心理輔導老師的陳志恒指出,親子關係疏離不僅是家庭情感匱乏的表現,還會影響孩子建立正常的友誼。

  文丨陳志恆

  摘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小如因爲受到班上同學孤立、排擠,而被轉介到我這裏會談。她文靜、寡言,說起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總是輕描淡寫,但眼眶中打轉的淚水,透露出她因爲缺乏人際歸屬,內心感到孤寂和沮喪。

  被排擠的情形越發嚴重,我找來小如的父母討論如何幫助孩子。我認爲,此刻父母多一些關懷,可以強化小如的人際支持,讓她能暫時獲得力量渡過難關。

  小如的父母溫和友善,看起來樸實有禮。父親告訴我:“我們也發現她悶悶不樂好一陣子了,好像發生了一些事,但不知道問題這麼嚴重。”

  “你們有詢問她狀況嗎?”我問。

  “呃……事實上,沒有。我們沒有問她。”

  “爲什麼?不是已經發現她不對勁了嗎?”

  “老師,不瞞您說,如果不是學校通知,我們其實不知道她在學校被同學排擠,所以也沒機會跟她討論。”父親說完,母親接着說:“對啊!畢竟,她都沒跟我們提過這些事啊!”

  我叮嚀,請父母這陣子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狀態,給予必要的支持。父母告訴我:“好的,今天回去,我們會和她討論看看。”

  第二天,我與小如會談,詢問她昨晚與父母的互動。小如說:“沒有,我們什麼也沒有談。”

  我很訝異,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情,父母的態度竟然如此冷漠。我進一步問:“他們過去也是如此嗎?都沒有或很少主動問你生活或學校中的事?”

  “老師,其實他們很尊重我。從小到大,我想做什麼、學什麼、升學讀哪裏,他們都不干涉,只要我決定了,就會支持。比起其他同學,我應該算很幸福了吧。”

  我可以想象在一個對孩子相當尊重的教養環境下,孩子應該是感到溫暖被支持的。一般華人家庭的家長往往對孩子是過度操控,容易引發孩子反感,甚至對立衝突。小如的家長實屬難得。

  “那麼,你也沒有主動向他們提起目前遇到的困境嗎?”

  “沒有……”孩子低下頭,說,“我不想跟他們講,講了也沒用。事實上,我早就習慣不和他們分享心事了,遇到困難我也總是自己面對、自己解決。反正他們沒問,我就不提了。”

  我想起前一天與家長會談時,家長對於沒有和孩子討論目前遭同學排擠的事,不斷地說:“可是,她都不說啊!她沒說,我們也不知道她有困難,需要幫助。”又說:“我們也觀察到她的異狀,但她沒主動提,我們也不好直接找她談,怕她覺得有壓力。”

  

  缺少溫暖關懷的空洞支持

  這是一個矛盾的親子互動形態。父母的教養態度是完全尊重孩子,也相信孩子能獨立自主地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務,因而不太過問孩子生活中發生的事,只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尊重與支持孩子的決定。

  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信任下,確實能自發處理各種問題,不依賴父母,也不需父母操心。但長久下來,孩子變得不再向父母分享心事,甚至遇到困難,也是獨力承擔,不習慣告知父母。

  “我不知道,如果我說了,他們是否會懂我的感受?我想,他們只會說,他們支持我、尊重我的決定之類的話吧……”小如的這番話,透露出對父母的矛盾情感。一方面知道自己確實受到父母的信任與支持;另一方面,似乎感受不到父母在信任與支持背後的溫暖關懷。

  貧乏的情感經驗導致人際疏離

  小如的父母在談起小如遭遇的困境時,看起來總是溫和冷靜,沒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對於學校老師的協助與安排,也全力配合並表達感謝。然而,他們似乎不太知道如何靠近自己的孩子,除了表達尊重與支持外,缺少與孩子內心的情感交流,也難以建立起愛的聯結。

  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這樣的家庭互動模式,不善於向父母表達情感,也不讓父母參與自己的生活。不知不覺中,小如也複製了父母的情感表達方式,總是在人前表現出溫和而冷靜的樣子,在同儕間給人一種距離感,甚至被解讀爲做作、矯情或冷漠。

  於是,在家庭中少了一份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結,在學校裏也無法成功與同儕建立友誼,小如漸漸成了班上的邊緣人,永遠無法滿足在人際歸屬感上的渴求。

  尊重之外仍需建立起穩固的情感聯結

  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希望父母學會放手,亦即,開始以尊重的態度,支持孩子爲自己做決定,併爲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培養孩子走向獨立自主的必要過程。但有時候,孩子只能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卻感覺不到關愛。

  有些家長誤解了尊重的意思。尊重並非只是對孩子表現出絕對的信任與支持,就完全放心地讓孩子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親子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建立起穩固的情感聯結。

  穩固的情感聯結是孩子有能力往前走的力量來源,也是遭遇困頓、挫折時,療傷止痛的最佳良方。表達尊重與支持,卻缺乏情感聯結,孩子在獨立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會覺得少了一份力量,有時甚至會覺得並未得到父母重視。

  

  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

  如何在對孩子表達尊重的同時,又保持高品質的情感聯結呢?父母要學習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參與的方式有幾種,家長可視時間、能力以及情境,選擇不同的表現方式:

  (一)用“言談”的方式參與

  細膩觀察孩子的身心狀態,主動和孩子討論他感興趣的話題,或者主動關心孩子可能遇到的困境。傾聽之外也表達理解,可以提供一些建議與觀點,但不強迫孩子接受。此時,同理心的回應是創造情感聯結最好的橋樑。

  (二)用“一起做點事情”的方式參與

  在孩子不排斥的狀況下,一起從事孩子感興趣的事,例如一起閱讀孩子喜歡的書籍,觀賞孩子喜歡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從事孩子喜歡的休閒活動;當孩子遇到困境時,一同商討解決之道。請務必記得,千萬不要邊參與邊批評,否則很快就會被孩子列爲拒絕往來戶。

  (三)用“提供資源”的方式參與

  有些事情不容易在言談間討論或一同進行,此時可以選擇默默觀察,適時提供一些孩子可能用得上的資源。例如在孩子的桌上放一本好書,或者解決問題可能需要用的物品。一些貼心的舉動,也能表達理解、創造聯結。

  身爲尊重子女的家長,是可以做到既“參與孩子關心的議題”,同時又“不過度涉入”。只要拿捏好界線,就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且支持,進而獲得因情感聯結而產生的力量。

  穩固的情感聯結是孩子有能力往前走的力量來源,也是遭遇困頓、挫折時,療傷止痛的最佳良方。

  

  以上內容摘自《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中學心理輔導老師陳志恆十年校園觀察記錄,北京紫圖圖書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大人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一本讓我們獲得更圓滿親子關係的真情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