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痛风很多人就皱起了眉头,得了痛风,就是一个字:疼!疼!疼!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成了痛风的后备军,主要和平时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海鲜+啤酒等。

痛风不光疼起来要命,有时候发生并发症还真可能会“要命”。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升高难以排泄形成尿酸盐结晶蓄积在关节上导致的。但长期的痛风,尿酸在体内的蓄积,还会引起肾脏损害,造成肾衰竭!

有些人只感觉到疼了,却没发现肾脏在悄悄的“变坏”!这三个信号预示着痛风患者的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

一、尿酸性肾结石

人体内的尿酸约三分之二要通过肾脏排泄,即使是不患痛风的人,肾脏(肾小管)内尿酸的浓度也比较高。而痛风、高尿酸病友肾脏内尿酸浓度往往比一般人更高,尿酸浓度过高就容易析出形成尿酸结晶,进而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尿酸性结石的症状常表现为腰痛和血尿,如果堵塞了输尿管还会导致发热、少尿、无尿、肾积水、血肌酐升高等。

因此痛风患者在复查过程中发现腰痛和血尿,应该引起警惕,最好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

二、血肌酐

痛风患者在进行尿酸检测的时候,如果细心的话就能看到,化验单上尿酸指标下面有一个指标就是血肌酐。血肌酐是衡量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肌酐升高意味着肾脏出现了严重损害,应立即检查肾功能。

血肌酐(SCr)正常值:

男53~106微摩/升(0.6~1.2毫克/分升);

女44~97微摩/升(0.5~1.1毫克/分升);

小儿:24.9~69.7微摩/升

如果你的血肌酐值多次超过正常值,一定要找出原因,不可耽误。(每个医院血肌酐衡量标准不一样,以检查的医院指标为准)。

三、蛋白尿

很多人体检出尿蛋白偏高,但因为没有任何明显的不适症状而不以为意。而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早期表现就为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夜尿增多等。长期的尿蛋白偏高,是会逐渐损害肾功能,最终导致肾衰竭。所以,即便是检出尿蛋白只有一个"+",也要及时进行治疗,把尿蛋白回复到正常水平。

小编希望无论是高尿酸还是痛风患者,都要早发现早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初期就要忌口、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而痛风患者要积极进行溶结晶降酸治疗,不要等到痛风晚期、肾脏出现问题才想到补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