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票證,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飛機票、火車票、電影票等等,但你知道糧票嗎?就是買糧食,除了錢以外,還必須持有的票證。

(網絡配圖 與本文內容無關)

糧票,20世紀70年代之前生人都不陌生,80年代生人或許也接觸過,至於90後、00後,可能壓根就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今天的改革開放40週年,我們就來說說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票證--糧票。

樓松林收藏的糧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全國通用糧票一市斤、五市斤、淮南市糧票三十市斤.......在城東街道祥蘭村村民樓松林家中,收藏着幾百張全國各地的糧票,這些糧票色彩鮮豔,老火車、拖拉機、公交車等圖案都被搬上了糧票,時代氣息非常鮮明。樓松林說,在那個年代,必須憑糧票才能購買糧食。

根據資料顯示,從1953年開始,糧票成爲城鎮居民糧食供應的憑證,是按人按工種定量發給城鎮供應人口的口糧供應憑證,這些糧票分爲全國糧票、軍用糧票、地方糧票和劃撥糧票四種。地方糧票只能在本地使用,全國糧票可以在全國通用,是最受歡迎的糧票。糧票按照標準定量發放,差別很大,如特重體力勞動工種每人每月55市斤成品糧,機關人員每人每月只有27市斤成品糧,相差一半。

樓松林說,東陽的糧票拿到義烏去沒用的,省一級的可以用,全國糧票好像可以買米,還有油。所以全國糧票更貴一些。

(網絡配圖 與本文內容無關)

改革開放之前,社會物資十分匱乏,買肉、油、布、糖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相應的票,這些票比糧票更稀缺。樓松林說,肉食當時不可多得的美食,喫一餐肉可以回味很多天。

樓松林

“這些票分的很少的,糧票的羣體很大,政府的工作人員都有糧票,其它票根本不夠用的,我大丫頭糖也喫不到,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的營養品叫麥乳精,好像是麥子裏提煉出的,那時候是很流行的營養品,牛奶這些根本沒有,市場上看也看不到。”

窮則思變,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浪潮,不少人紛紛下海經商,80年代末,30多歲的樓松林也開始做起小買賣,因爲要全國各地的跑,沒有糧票就喫不上飯,於是,樓松林開始四處購買他人手中富餘的糧票。

樓松林

我用的時候糧票是買過來的,東陽南街老電影那一帶,是交易的場所,沒有桌子的,人跟人站在那裏,你要多少,我有就賣給你,你有錢就買下來,就這樣的。

樓松林說,由於糧票的流通作用大,在當時甚至可以稱作是第二“貨幣”。

樓松林

我攢一點全國糧票就跟我的財富一樣,因爲我出去不用愁喫飯,再一個生意合作上,那邊也有我們漢族人,他喫不到糧食,我送一點,可以當錢用,因爲送錢的話,我們那時候大家都錢不多。

1978年三中全會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加上雜交水稻的推廣,糧食產量上了一個新臺階,1984年東陽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24.56噸提高到35.1萬噸,爲歷史最高。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1993 年,全國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樓松林剩餘的這些糧票也就無處使用,他把這些糧票當作紀念品全部保存了下來。

樓松林收藏的糧票

市場放開了,百姓需求大了,東陽糧店、飯店數量大大增加、飯菜質量也都有了質的飛躍,高檔餐館、特色餐館、地方小喫、農家樂,不同檔次的飯店讓人可以隨時大飽口福。

樓松林告訴記者,那時候一輩子就爲喫一口飯操心。現在操心的是子女怎麼發展,自己怎麼健康。

(網絡配圖 與本文內容無關)

現如今,社會邁入了網絡時代,對於喫,老百姓除了要求健康美味,也要求方便快捷,網絡訂餐應運而生,如今,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足不出戶美食就會送到家。

(網絡配圖 與本文內容無關)

餐桌上的變遷見證着百姓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見證着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至於糧票,也成爲一些收藏愛好者的新寵。

你家還有曾經的糧票嗎?

全媒體記者:胡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