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客戶端消息,9月17日晚,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揭開了面紗,一隻名爲“冰墩墩”的熊貓成爲了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



吉祥物以熊貓爲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特點。熊貓頭部裝飾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於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徵着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



熊貓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是一位來自未來的冰雪運動專家,寓意現代科技和冰雪運動的完美結合。冰晶外殼設計引領當下時代潮流,易受到青少年的喜愛,有利於互聯網表情包及特許產品的多樣性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吉祥物的設計者是來自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曹雪領銜的14人團隊。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全球徵集活動截止日,現場交稿處。

9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在北京正式向全球宣佈,一隻擁有着酷炫外形的熊貓——“冰墩墩”成爲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

“冰墩墩”雖然有着冰晶的外殼,但卻是百分百的“廣東製造”!因爲“冰墩墩”的創作者正是來自由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曹雪領銜的14人團隊。



曹雪(右)和劉平雲接受記者採訪。

設計花絮揭祕:20天創作16套方案!

曹雪還記得今年8月21日上午的情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林存真教授先是介紹了一下這次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全球徵集的情況,然後請冬奧組委會領導出來發言。他拿出一張紙,說,‘廣州美術學院將永久地被載入奧林匹克的歷史……’”

此時,曹雪的眼眶一下紅了,但強忍着淚水,他無法看到站在自己另一邊的助手劉平雲老師。後來,有人告訴他,劉平雲老師也忍不住哭了。這淚水中有吉祥物方案被選中的激動,更有對這“十月懷胎”不易的深深感觸。

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奧組委向全球發出吉祥物徵集公告;10月10日,冬奧組委的專家團隊來到廣州宣講,希望可以向更多的設計團隊清楚地傳達冬奧會對於吉祥物的要求、理念。可是這時距離吉祥物方案的最後遞交時間只剩下20天。

廣州美術學院迅速以曹雪院長爲首,召回在外攻讀博士的劉平雲副教授擔任此次任務的總執行,在宣講會的第二天就召開了第一次的創作會議。“我們每天開兩次會,上午進行理念的碰撞,然後開始創作,晚上再開會確定。”劉平雲介紹說,“就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我們一共交出了16套方案。”



劉平雲遞交作品。

今年的春節前夕,曹雪接到了冬奧組委要求修改方案的電話,“這意味着我們有作品入圍了”。然而這只是漫漫長路的開始,在之後半年裏,廣美團隊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甚至不少團隊成員因爲設計圖發生過激烈的爭執。“我就像一個潤滑劑一樣,一直在安撫着大家的情緒,幫助大家堅持了下來。”曹雪在回憶那段時間時低下了頭,“那段時間,真的太難太難了!”

所有的堅持是值得的,最終由廣美團隊創作的“冰墩墩”受到了北京冬奧組委認可,並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大加讚賞。冬奧會吉祥物的設計者,廣美團隊完成了一項自己未曾想像過的成就。

南方孩子對冰雪沒感覺?他們實力say no

回憶起去年10月10日在廣州的宣講會,那是冬奧組委專家團隊全國巡迴宣講的最後一站,要知道這次宣傳距離最後的截止時間已經很近了,在大家看來,也許大部分人都對廣美設計冬奧會吉祥物這件事不抱希望。

“當時來廣州宣講的專家都覺得,你們身處廣州的孩子沒怎麼見過冰雪,可能心裏想,你們還能設計出什麼好東西呢?”於是曹雪在宣講會上鼓勵所有的老師和學生,“越是沒有見過冰雪的孩子,也許對冰雪越是有超強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不料這句狠話最終成真!

在短短的18天內,廣美團隊一共交出了16套方案,最終名爲《冰糖葫蘆》的作品進入最後修改階段……

今年的大年初三,廣美團隊就接到通知全員到位,開始修改作品……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冰糖葫蘆只保留了冰晶外殼,內核更換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動物,熊貓、老虎、麋鹿、藏羚羊……但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寵愛的熊貓成爲了最終選擇。

確定了熊貓之後,又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難題——如何畫出一隻前所未有、與衆不同的熊貓。

熊貓在中國很多次不同的運動會中成爲了吉祥物,例如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加上動畫電影中的熊貓形象,人們已經很難想像出不同樣子的熊貓。

“因爲熊貓的形象被使用太多次了,很難跳出那個框框。”劉平雲在介紹創作過程時說,“我們也想過很多辦法,像是給熊貓加一些傳統的元素,例如祥雲等,但是被冬奧組委的專家否決了。他們不希望我們加任何傳統的元素,希望我們可以在現代感、未來感上繼續想象。”



廣東創新性賦予熊貓時代感!

“後來,我們從冬奧會新建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圖片獲得了靈感,給熊貓加了冰晶外殼,臉部就是五色冰絲帶的造型,這象徵了一個能量環。如果熊貓需要滑冰,能量環就可以幻化成冰刀,要打冰球就變成球棍……”劉平雲介紹說,“我們加的冰能量、冰絲帶就是未來感的概念。”

南方的孩子給熊貓加上了科幻的力量,讓這個“冰墩墩”變化出更多的可能。

事實上,我們從近幾年奧運會和冬奧運會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到,奧運會正在年輕化,除了增加受年輕人喜愛的項目以外,在吉祥物的設計上,東京奧運會更是由小學生票選出形象極爲二次元的吉祥物。這也不難理解爲什麼冬奧組委的專家們一直對廣美團隊提出未來感的要求。



廣東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一直敢爲天下先,而身處廣東的廣州美術學院同樣在前衛這條路上走在前面。

“廣州是個包容開放的城市,這片土地滋養了我,所以當我完成了這麼一件事,是很有紀念意義的。”來廣州20年的曹雪介紹,廣州這座城市開放、包容的特點在這次設計中也有體現,也有可能是令冬奧組委對廣美的一系列設計特別青睞的原因之一,“他們看到我們的方案覺得,廣美做的方案特別新潮,有未來感、時代感。可能我們身處其中不太能感受到,但他們卻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

冬奧會吉祥物出爐時間表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於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徵集。這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同步徵集和評審,徵集活動共收到設計方案5816件。

2019年1月7-8日,十餘名國內外專家受邀參加吉祥物設計方案初評、複評評審會議,最終評選出10件入選設計方案。吉祥物設計方案修改專家組多次組織了研討,指導吉祥物入選設計方案原作者對入選方案進行修改完善。

據透露,廣大青少年也積極參與其中。據教育部門統計,有1500萬中小學生參與了北京冬奧組委發起的“我心目中的冬奧吉祥物”的設計活動。在所有初評作品的前十名中,有一件即出自中小學生之手。

歷屆冬奧會吉祥物2018年平昌冬奧會:白老虎



平昌冬奧會選擇了白老虎作爲吉祥物,白色象徵着冰雪運動,它的名字叫做守護郎(Soohorang)。這個名字由多個詞彙結合而成,其中“Sooho”是“守護”的意思,意味着對運動員、觀衆以及奧運會參與者提供保護;ho同時是韓語詞彙虎(ho-rang-i)的字頭,1988年漢城奧運會吉祥物的名字虎多力(Hodori)中Ho也來源於此;rang不僅是虎的中間字,同時也是冬奧會主辦城市平昌所在的江原道的傳統民謠《旌善阿里郎》(Jeong-seon A-ri-rang)的最後一個字。

2014年索契冬奧會:雪豹、兔子和北極熊



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吉祥物是通過網絡票選產生的,專家率先設計出樣本,民衆通過投票最終選出吉祥物,雪豹、北極熊和兔子在投票中勝出當選。雪豹帥氣矯健、北極熊憨態可掬、兔子乖巧靈動,深深打動民衆。

1998年長野冬奧會:貓頭鷹家族



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的吉祥物“SUKKI”(寸喜)、“NOKKI”(能城)、“LEKKI”(家喜)和“TSUKKI”(部木)是截至目前成員最多的一屆冬奧會吉祥物。它們是一個OWL(貓頭鷹)家族,名字雖然讀起來很有日本特色,但如果將“OWL”、“SUKKI”、“NOKKI”、“LEKKI”和“TSUKKI”的第一個或前兩個字母拿出來重新組合,就會得到“SNOWLETS”(雪人)這個英文單詞。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吉祥物:一男一女小孩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爾冬奧會的吉祥物“HAAKON”(哈康)和“KRISTIN”(克里斯廷)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的形象,這是冬奧會史上第一次,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次以人的形象、而非擬人化物或動物形象作爲吉祥物。

(原題爲《北京冬奧會吉祥物熊貓“冰墩墩”來啦!設計團隊來自廣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