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创造了武装人民的新样式。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看到了农奴士兵与英国、法国自由民士兵之间的差异,以及本国军队的武器远远落后于英法。

1789年至1793年兴起的法国大革命,在人类历史上喊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社会上人们相遇时都用“公民”称呼代替了“老爷”“太太”“小姐”这种体现高低贵贱的叫法。有了这种社会气氛,拿破仑就能提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给每个入伍的平民以竞争上晋的机会,打破了原来欧洲各国贵族垄断军官职位的传统。法国陆军一度称雄于世界,正是由这种大革命环境中出现的军事制度改革所促成。

军事变革又需要以科技工业发展为保障,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为全民参战提供了大量武器,同时让蒸汽船、后膛枪炮、电报等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并出现总参谋部一类的全新指挥机构,19世纪的世界军事舞台也就有了划时代的变革。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创造了武装人民的新样式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进攻巴士底监狱。虽然监狱里当时只关押着7个人,却因为巴士底监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味的行动。

法国在经济大发展时期爆发革命,主要是封建王室、贵族和宗教特权同“第三等级”的代表即工商业者的利益冲突激化,争取平等、自由和公布“人权宣言”就是要打破特权,让所有人获得公平发展机会。

法国的波旁王朝勾结外国想镇压革命,起义者便采取大规模暴力行动,几万贵族被处决,国王夫妇都被送上断头台。当周边国家的干涉军一同进犯时,新建的共和国在1793年动员全民参战,打退了欧洲反法联军并镇压了与之勾结的王党叛乱集团。这一年,内有几十万自愿者参军,有成百万人民参战,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也是革命唤醒了民众的辉煌成果。

在这个法国“光辉的1793年”内,土伦战役中24岁的炮兵军官拿破仑显示出军事才华。原来的指挥官对军港久攻不下,他却有效地组织运用了近百门火炮,轰击打跑了港内英国舰队,逼使王党军队投降。共和国政府从此对拿破仑破格提升,他30岁就担任了法军统帅。

法国大革命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堪称第一场“现代战争”,它以争取自由和民族主义来动员人民参战,“公民军队”打败了欧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法国军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

由于法国大革命中激进的雅各宾派一味滥杀,自己也被葬送。混乱的政局使人民需要强势领导,拿破仑领导取得一系列征服胜利后于1804年加冕为皇帝。此举背弃了法国大革命建立共和的精神,不过法军仍继承了动员人民参战的精神并以此建立起激励机制。

拿破仑征战22年,亲自指挥战斗60余场,取得了五次对反法同盟战斗的胜利。他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完善,被后人称为“真正的军事艺术的巨匠”。

法军在拿破仑领导下,有高于对手的士气,关键正是在大革命的基础上激发起官兵的荣誉感,在多数战争中士气高于对方的雇佣兵或从军服苦役者。从初战土伦,进攻埃及到远征莫斯科,拿破仑都亲临第一线,在炮火中从不退缩,成为对官兵最好的鼓舞。

远征埃及时,法军一度陷入缺粮和瘟疫传染的困境,被迫后撤。在马匹很少时,拿破仑下令只有伤病员能乘,其余人一律步行。执行官认为总司令自然应例外,询问他明天骑哪一匹马,马上招致怒骂——“你不知道我的命令吗?统统步行!”果然,在沙漠地区艰难跋涉时,拿破仑也同其他官兵一样用步行。当年的法军老兵晚年时纷纷说,他们记忆最深的不是哪一次辉煌的战斗胜利,而是拿破仑在行军中与他们同甘共苦。

当时法国建立了最完善的军事训练体制,拿破仑除了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官,在部队又专门设立训练兵营,并坚持从实战出发,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和刻板的训练。

拿破仑肯定步兵的作用时,认为战斗决定于炮火,而不是决定于白刃战,甚至提出“制造战争的就是炮兵”。他指挥的战争中主角都是炮兵,并将炮兵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兵种。拿破仑还强调“步兵、骑兵和炮兵,三者相倚为用,均需相互协作”。他指挥的成功作战,通常先以炮兵实施压制,掩护步兵突破敌阵,在对手崩溃时以骑兵追杀。

出身下层的拿破仑身居高位后,抵挡不住皇权诱惑,滋生了征服世界的野心,并给自己的兄弟乱封王位,这成为失败之源。他让哥哥去当西班牙国王而引发当地反抗,为此派大军镇压而陷入游击战泥潭,激战六年损失了25万精兵,后来自己也感叹这是第一个引发失败的“西班牙脓疮”。1812年拿破仑调集60万兵力进攻俄国,又被广阔的土地、寒冷和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消耗掉九成以上,法军从此一蹶不振。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翌年复辟仅百日又败于滑铁卢,随即自愿当英国的俘虏,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岛上直至死去。

恩格斯曾指出:“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就如像革命和拿破仑所创造的军事科学是革命所产生的新关系的必然结果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184页)拿破仑在军事上的成就,是在法国革命的特殊条件下出现的。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大战成为可能。

英国以工业革命成果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1815年,英国和普鲁士联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打败了法军。经过22年战争,英吉利“海权”战胜了法兰西“陆权”,关键是两国的工业实力有很大差距。

滑铁卢会战前10年即1805年初秋,那个英国最危险的时刻,拿破仑率15万大军集结在宽度不过20多公里的英吉利海峡己岸,声称“只要有三天大雾,我就能成为伦敦英格兰银行的主人”。此时他望眼欲穿的,是法国海军及纠合来的西班牙舰队能到达岸边,掩护陆军在雾天登上对岸。同年10月21日,英国舰队同法、西联合舰队进行了特拉法尔加海战,以军舰一艘未沉的代价,击沉和俘虏对方22艘军舰,法国海军主力就此覆没。

不少战史专家称:“一场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可抵消拿破仑所有的陆战胜利。”因为法国进入英国本土之梦从此破灭,英军舰队还能以海上机动打击法国控制的大陆任何一点。

近代海军舰只是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结晶,还要依赖良好的训练。英国海军水兵终年漂泊洋面,且炮术高超,素质远胜于长期困在港内和岸上的法国水兵。英国舰炮质量和观瞄器材都优于对手,造船和制械能力也强得多,这是以1784年英国的瓦特发现蒸汽机所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为保障。

19世纪初,英国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远超过其他西欧国家的总和,生产的优质武器和商品是法国远不能比的。英国以金钱、商品援助的诱惑,能取得联盟战略之利,拿破仑因其扩张政策和经济力薄弱而成了孤家寡人。

英国击败拿破仑后确立了绝对的海军优势,向全球开拓原料供应地和市场,又极大地推动了本国工业化。1814年,世界第一个蒸汽火车头在英国诞生,狭小的英伦岛上至1851年的铁路总长度就达1.3万公里,密度为世界之最(相比之下,1949年中国铁路通车里程才1.1万公里)。1850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已超过了全国人口的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产量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至19世纪末期,世界16亿人口中有4亿是英国殖民地居民,全球陆地面积四分之一属于大英帝国。

工业化进程,又改变了英国军队的面貌。尽管法国在1849年首次造出装配蒸汽机的军舰,但英国也在同年建造了威力更大的战舰,并在几年内实现了全舰队蒸汽驱动。1840年普鲁士人德莱赛首先发明后膛枪(因有膛线当时也称“来复枪”),英军也迅速以此为陆军换装。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发送电码的电报机,英国随之运用这一成果率先铺设了全球性有线电线网。鸦片战争时伦敦向侵华英军下达指令,用蒸汽邮船递信也需要一个多月,有了电报(当时还是有线电)后就可实施瞬间发令指挥,真正能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853年,当俄国南下威胁土耳其生存时,英国联合法国对俄宣战,并在1854年1月以25艘风帆和蒸汽混合驱动的战舰开进黑海。此时俄国还只能从英国进口少量蒸汽机,仅装配了几艘邮船,其黑海舰队拥有的16艘战列舰和4艘60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都是风帆船。俄国海军看到自己军舰开出海遇敌不是对手,而且既追不上也跑不掉,只能甘受宰杀,便全部自沉于塞瓦斯托波尔港内,拆下舰炮用于岸上防御。这一可悲的事实说明,军舰有了一个时代的差距,交战双方就难以进行海战。

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土耳其兵又为其充当运输、砍柴、抬伤病兵等杂役),俄军有了本土作战的便利,却暴露了本国社会及工业落后导致的军事机器迟钝低效。由于南俄未铺设铁路,俄军向克里米亚调兵运物资主要靠马车。英法军队却在国内将军队由铁路运到港口,再由蒸汽轮船迅速运到战场,虽由几千公里外运来,到达战场却速度更快。

克里米亚半岛上陆战展开后,双方枪支性能又显示出巨大差距,数量占优势的俄军战斗力反而处于劣势。英法联军士兵普遍装备了后膛的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俄军多数还在使用前装的滑膛枪。

滑膛枪有效射程只有150米且精度很低,线膛步枪有效射程达500米且命中率很高,双方这一差距导致俄军在野战中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只好退到塞瓦斯托波尔这一坚固要塞中坚守。当时对英法联军最大的威胁是部队中霍乱等瘟疫流行,防病成了远征的难题。英国妇女南丁格尔率护士到战场抢救伤病员,就此在世界上成为护士事业的开创者和楷模。

1856年,俄国在塞瓦斯托波尔失守后被迫屈服,同英法土签订和约,退出了此前夺取的一些土耳其领土,承诺不在黑海保持舰队,英法军队则撤出克里米亚。这一仗显示出英国海军的巨大技术优势和全球性活动能力,同时也显示出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将决定战争的进程。蒸汽船、爆破弹、来复枪、电报、天气预报、战地医院、铁路补给等近代化军事成果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都首次登场,导致战略战术乃至于国家发展相应都要进行变革。

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看到了农奴士兵与英国、法国自由民士兵之间的差异,以及本国军队的武器远远落后于英法。战后沙皇宣布废除农奴制,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军事上也变强征农奴当兵的苦役制为全民义务兵役制,俄罗斯才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近代国家。

摘自《脱胎换骨》作者:徐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