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动植物中毒的预防之贝类中毒

(一)中毒原因

贝类又称软体动物,海产软体动物中毒亦可称为贝类中毒。引起中毒的海产软体动物有日本东风螺、泥螺、贻贝、加州贻贝、长牡蛎等。贝类的毒化与“赤潮”有关。“赤潮”即海水中出现变色的红斑,伴有海洋动物的死亡,是某些单细胞微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成。贝类摄食有毒藻类后,富积和蓄积藻类毒素,人们食用含毒素的贝类后可引起中毒。

常见动植物中毒的预防之贝类中毒常见动植物中毒的预防之贝类中毒常见动植物中毒的预防之贝类中毒

牡蛎

(二)中毒症状

毒贝类中毒因含有毒素的不同,中毒表现也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麻痹型:由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所致。潜伏期一般为0.5~3小时,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直至运动麻痹、步履蹒跚。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

腹泻型:由大田软海绵酸及其衍生化物所致。主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病情轻。

3

记忆丧失型:由软骨藻酸及其异构体引起。潜伏期3~6小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流涎、同时出现记忆丧失、意识障碍不能辨认家人或亲友等。部分病人中毒后记忆丧失可长达1年多。

4

神经毒素型:由短裸甲藻毒素引起。主要表现有唇、舌、喉头及面部有麻木及刺痛感,肌肉疼痛,头晕等。

5

肝型:由蛤仔毒素所致。潜伏期一般在24~48小时,初期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倦怠,还可有出血斑,粟粒大小,红色或暗红色,多见于肩胛部、上臂、四肢。重者可出现吐血、黄疸、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急性肝萎缩,预后不良,多有死亡发生。

6

日光性皮炎型:可能由泥螺中的对光过敏物质所致。潜伏期一般为3天,初期面部和四肢的暴露皮肤出现红肿,并有灼热、疼痛、发痒、发胀麻木等感觉,后期可出现瘀血斑、水疱或血疱,破溃后引起感染。

常见动植物中毒的预防之贝类中毒

扇贝

(三)急救处理

目前对贝类中毒尚无解毒药物,仅采取排毒措施及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四)预防措施

在“赤潮”来时,发布食品安全预警,提醒群众慎食贝类。食用贝类时,应去除内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