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初的回紋是人們觀察自然得來的,像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與隨之而來的青銅文化,陶器與青銅器上豐富的裝飾紋樣,其中有一種叫雷紋的幾何紋樣,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迴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減筆組合型回紋,是由方回單體型簡化而來。

要說到人類使用最早的飾品,那一定離不開珠子,在許多發掘的古墓或者遺址中,以動物骨頭或者玉石珠寶製成的珠子通常隨飾在主人的身上,長達上千年。這足以體現珠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而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下,也誕生了各種形狀的珠子。

像常見的圓珠是人們所知最爲費工費料的,除此之外,還瓜珠、桶珠、蓮花珠,以及……回紋珠等頗具裝飾性元素的珠子。

今天,玉麒就爲各位寶友介紹一種復古雍容的珠子——回紋珠!

如下

什麼是回紋?

回紋是漢族民間頗受歡迎的一種傳統紋樣。

它紋路清新,造型豐富,方圓兼具。有單、雙線之分、一正一反相連成對、或連續不斷地折成回字形的帶狀紋樣。正因爲其線條一氣呵成、未曾斷絕的特點,也被美譽爲“富貴不斷頭”!

而回紋的方體組合,又稱回回錦,寓意福壽吉祥、長遠連綿。

回紋的來源?

最初的回紋是人們觀察自然得來的,像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與隨之而來的青銅文化,陶器與青銅器上豐富的裝飾紋樣,其中有一種叫雷紋的幾何紋樣,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的迴環狀花紋,形如“回”字,所以稱做回紋。

後來,回紋逐步發展到各種工藝美術上,如宋代之瓷器,明清之織繡、木雕、漆器、建築裝飾上都隨處可見。

△陶罐上的黑色回紋裝飾

現如今,它也充分運用到文玩珠寶界領域,大受市場追捧,供不應求!

常見的回紋珠

一:方回單體型

這是最爲經典也最具代表性的回紋。

線條幹淨,轉折利落,是獨立單體的方型進行間斷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

△宋代回紋陶碗 ,方回單體型

二:減筆組合型

減筆組合型回紋,是由方回單體型簡化而來。它通過減少回紋囗字筆畫後再重新組合。

因此,它最大的區別在於口字轉折圈數,而與前者相比,獨立的單體被組合成新的組合型單體,然後以此新單元再進行間隔式的二方連續,形成規整有序、樸拙的圖案。

△回紋玉器

三:正反“s”型

這種紋飾的回紋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它將莊嚴、肅穆的古代紋飾變得更加婉轉、流暢、簡潔,充滿韻律感與靈動性,因而迎合了現代審美觀念。

四:一筆連環型

一筆連環型顧名思義即是不間斷、迴環往復、一氣呵成,其線條更加規整嚴謹,線條的粗細整體劃一。

一筆回紋的構成形式是由一條齊整的線條進行有規律的轉折,使得由線條表現的空間感更加自然流暢,給人一種循環往復、連綿不絕的感覺。

玉麒說: 當你玩過了圓珠、桶珠,其實加點回紋,亦會顯得更加有意境。所以喜歡珠子飾品的寶友,一定不要錯過回紋珠形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