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網廣州9月18日電(王厚啓 關錦恆 李俊豪)小橋流水,觀光花海,大棚連片,蔬菜鬱蔥,在清遠市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這個地理上的偏隅一角,靜謐的鄉村畫風中卻也"熱鬧非凡"--村道改善施工熱火朝天,玩具拼裝車間村民手工忙。連樟村委書記陸飛紅表示,連樟村以黨建引領爲筆,牽手碧桂園集團等熱心企業,擘畫新時代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總結出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新華網廣州9月18日電(王厚啓 關錦恆 李俊豪)小橋流水,觀光花海,大棚連片,蔬菜鬱蔥,在清遠市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這個地理上的偏隅一角,靜謐的鄉村畫風中卻也"熱鬧非凡"--村道改善施工熱火朝天,玩具拼裝車間村民手工忙。

一湖爲一核,一江一綠廊,在清遠江濱公園,涼風拂臉、放眼碧波,"千里旅遊畫廊"規劃、粵北生態屏障建設,爲這座城市渲染了濃烈的生態底色。而建設中的廣清城際鐵路,塔吊林立、機器轟鳴。9月17日,"粵來粵好"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清遠,看這座城市在鄉村振興探索與生態產業發展的成效與魄力。

美麗鄉村畫:青山爲底 黨建作筆

五彩斑斕的花海,小橋流水邊上,南方電網英德供電局的兩座充電樁正在加緊安裝,預計9月底即可通電;總投資約4000萬元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在此落地生根……在連樟村,一場大刀闊斧的鄉村振興變革正在上演。

航拍清遠市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新華網 朱皓 攝

曾經是英德市連江口鎮唯一省定貧困村的連樟村,近年來搖身一變"明星村"。鄉村振興發展如何破題?

連樟村村民陸奕和一家六口人,父親年邁,妻子因病致殘,三個孩子要上學,他作爲唯一勞動力,曾經的年收入只有一萬多元。現在,依靠賣麻竹筍和打些零工,再加上低保、殘疾人補助等各項補貼,全家年收入可達7至8萬多元。

青山綠水環繞的連樟村,不僅成了產業振興的一片熱土,也讓更多年輕人"留得住鄉愁"。

在連樟村委會旁,坐落着一間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扶貧玩具加工廠,吸引了許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迴流,連樟村村民曾春蘭便是其中之一。"現在一個月可掙到2500元左右,扶貧車間的建設不僅爲村子帶來了活力,而且緩解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的難題。"曾春蘭說。

在扶貧車間內,工人們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對玩具進行加工。新華網 朱皓 攝

連樟村委書記陸飛紅表示,連樟村以黨建引領爲筆,牽手碧桂園集團等熱心企業,擘畫新時代鄉村振興壯美畫卷,總結出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連樟村只是清遠繪就新時代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清遠堅持綠色崛起,大力推進"三個重心下移""三個整合",揮灑農村綜合改革升級版的畫筆,用好提升農村組織化程度和發展活力、改善村容村貌的調色盤,通過農村市場化探索爲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的色彩。

圖爲南方電網英德供電局在連樟村內設置的充電樁。新華網 朱皓 攝

幸福城市畫:構圖先行 生態上色

切割板材和鐵條、澆築鋼筋混凝土、調試安裝電訊信號……來到廣清城際鐵路清遠站,站內軌道鋪設基本完成,施工人員正加緊內部裝修,共同推進廣清城際鐵路今年底建成通車的預期目標。

廣清城際鐵路清遠站。新華網 朱皓 攝

廣清城際鐵路起於廣州北站,途經石陂站、獅嶺站、銀盞站、龍塘站,終點爲清遠站,線路全長38.1公里,設計速度爲每小時200公里。

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清城際鐵路是"廣清一體化"概念落地的重要推手,將把清遠南部納入廣州半小時經濟圈,實現廣清兩市交通互通和城市互補。

廣清城際鐵路清遠站是清遠全面佈局立體多維度交通體系的重要縮影。近年來,清遠加快打造"陸水空信"四張立體網,落實"五縱四橫"高速公路規劃,推進磁懸浮旅遊專線,縮短與大灣區城市羣的時空距離,爲資源融通、要素集聚"鋪路架橋"。

如果說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勾勒出經濟血脈輸入輸出的"工筆畫",那麼富含人文情愫的自然景觀則爲城市發展增補幾分生態底色。

不少羣衆三五成羣,下班後選擇漫步在江濱公園綠蔭通道上,感受着這座生態城市的和諧。

航拍清遠江濱公園。新華網 朱皓 攝

豐富的生態資源不僅美化城市樣貌,還刺激着文化旅遊經濟。據介紹,未來,清遠將以綠色生態吸引大灣區,把握北部生態發展區的功能定位,以綠色富民爲導向,深度挖掘旅遊資源,做足生態文章,努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