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問題在於:歐盟所做出過的承諾——幫伊朗擺脫美國經濟制裁、與伊朗保持經濟合作等,卻從來沒有兌現。和殫精竭慮的俄羅斯相比,歐盟則要如履薄冰得多了——德法距離德黑蘭不過一步之遙,伊朗導彈打不到美國本土,難道還轟炸不了西歐嗎。

沙特油田遭重創後,原本就不容樂觀的伊朗局勢,瞬間變得劍拔弩張起來。對美國而言,目前的情形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論襲擊者是胡塞武裝還是伊朗,實際謀劃者一定就是德黑蘭,伊朗在這個節骨眼上公然對沙特出手,明擺着就是和白宮過不去。

是可忍熟不可忍!聞訊後,美國立即對外表示:"雖然調查仍在繼續,但至於誰是罪魁禍首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答案。"白宮之主甚至稱,美國的炮彈已完成上膛,目標正在被鎖定。在此之前,蓬佩奧曾信誓旦旦強調,此事的背後推手就是伊朗,美國絕不會坐視不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對伊朗放完狠話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16日,白宮居然表示,如果真的要打伊朗,那麼沙特應該爲美國支付軍費。白宮的言下之意無非就是:美國出兵是爲了"維護地區穩定、確保世界能源安全",沙特阿聯酋等中東國家,自然要爲美國的付出買單,誰若是想坐山觀虎鬥,白宮決不答應。

實際上,白宮給伊朗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主動和美國談判,並承諾永久放棄核武研製、繼續使用美元結算且唯白宮之令馬首是瞻;要麼就被動接受美國發起的經濟制裁,甚至是隨時都可能到來的軍事進攻。就目前來看,美國的態度非常強硬。

與美國鐵了心要拿下伊朗的意圖不同,莫斯科想要的,是藉着中東局勢越發混亂這個契機,去擴大俄軍在中東的影響力,以及通過搶佔能源市場、軍事基地、海外港口的方式,去復甦俄羅斯經濟。當然,同樣想要坐收漁利的還有歐盟。德法想以伊朗爲突破口,用新的結算機制去打破美元霸權一枝獨秀的局面,從而在經濟領域和美國分庭抗禮。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俄羅斯歐盟如何出招,兩大勢力都不想看到伊朗陷入苦戰。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投入甚多,一旦美國和伊朗大打出手,莫斯科的多年鑽營都將打水漂——美國經濟雄厚拖得起,經濟狀況不佳的俄羅斯,卻沒有實力陷入戰爭泥潭。和殫精竭慮的俄羅斯相比,歐盟則要如履薄冰得多了——德法距離德黑蘭不過一步之遙,伊朗導彈打不到美國本土,難道還轟炸不了西歐嗎?

到底要不要對美國妥協,是德黑蘭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主動認慫,伊朗仍逃不過被美元薅羊毛的命運,放棄研製核武器,說不準哪天就會成爲下一個敘利亞、利比亞。硬剛到底的話,伊朗經濟卻瀕臨崩潰,再這麼拖下去,還沒等美國打上門來,伊朗就已經不攻自破了。在內憂外患不斷的情況下,伊朗確實要面臨諸多挑戰。

第一,歐盟到底值不值得信賴?截至目前,伊朗已經和歐盟談判了16個月,在此期間,雙方有過沖突亦有過合作。英法德推出的新結算機制、俄羅斯歐盟的抱團施壓白宮,伊朗都有加入。但問題在於:歐盟所做出過的承諾——幫伊朗擺脫美國經濟制裁、與伊朗保持經濟合作等,卻從來沒有兌現。

第二,如何爭取俄羅斯支持。放眼全球,有氣魄、膽量和實力去和美國扳手腕的,也只有莫斯科了。就經濟、軍事實力而言,伊朗與美國相差甚遠,德黑蘭若想扭轉局勢(或者說是站穩跟腳),就必須得到普京的力挺。

第三,怎樣擺脫經濟困境。當下,伊朗正面臨物價飆升、民衆生活困苦、店鋪大量關門的經濟難題,爲了節省紙張,伊朗不但削減了紙質書產量,甚至連飯館的紙質菜單都取消了。退一步說,即使德黑蘭有不懼一戰的決心和毅力,那也得先讓伊朗士兵喫飽了飯再說。不難想象,如果伊朗經濟持續陷入癱瘓,德黑蘭必然會喫大苦頭。

危機四伏之際,德黑蘭所要做的,是在經濟、外交上多下功夫,一味窮兵黷武式的提升軍事實力,終究是不可取之策。美俄歐盟齊出手,改變甚至是決定伊朗局勢走向的重要時刻,終於來了。至於德黑蘭能不能做到縱橫捭闔,且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