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今天有战友在朋友圈发在那熟悉的海边码头的图片,立马沟起我对1993年参加的1次海上团日活动。那时部队还允许搞生产经营,创收补贴训练经费的不足。我刚任宣传股长就得知部队有一个海上养殖场,一个干部带着20名兵,在远离荣获的海边“耕海牧渔”。我倒没关心收益如何,主要是对他们的“海味生活”很感兴趣,带着要探究他们的政治教育咋落实的、党团生活如何组织的、业余文化生活搞得怎样等疑问,踏上了那次海边行,也就见闻了至今难忘的《海上团日》。最后一张照片为当时杜场长同我在船长休息时的合影。现在的杜场长早已在部队不在搞生产经营时就转业成为一名公务员,且现已退休。其他那些战友均没有联系,不知道他们现在好吗)

《海 上 团 日》

郭 磊

在渤海岸边,有一个渔乡小镇叫八角。济南军区某部的扇贝养殖场就在这小镇的东南角上。熟悉这个地方的人们给养殖场和养殖场的官兵形象画了一幅像:四间房子一个窝,廿双筷子一口锅,风吹日晒水汽蒸,腥风苦水受得多。可是,养殖场的20名官兵,就是在远离部队营房的这样一个艰苦边远的地方,以苦为荣,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为部队增收60多万元,成为集团军通报表彰的生产经营先进单位。

我是慕名去采访他们艰苦创业的事迹的。目的是想挖掘出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比海水还苦的感人情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驱车百里赶到八角养殖场,大出意料的是场长杜维军偏偏要我亲身经历一下他们生活中的“乐”。杜维军这位脸膛黑红,被称为“少校渔民”的场长,有着独特的苦乐观:“哪个愿意要苦不要乐?能吃苦是件好事,可是生活里总是苦认受得了?不错,我们这里是艰苦些,我们这里的战士也特别能吃苦。但我们还是尽力地加以改善,使艰苦的生活不断地有转变,有改观,起码是苦中有乐。今天,我们不必请你看录相、唱卡拉0K,也不必一览我们图书,文体设施,只请你参加一下我们的海上团日活动,就可以窥一斑......”

杜场长一边说着一边领我们出了门。出门即是海,只见海边6艘小木船一字儿摆开,每只船上有3名战士。杜场长牵着我跳上一艘小船,脚落船的同时喊出了“开船”的号令。不用杜场长介绍,我已料到了,这是他们常开展的活动——

“龙 舟 赛”

只见6叶小舟,如箭一般驶向大海。战士奋力摇橹,小舟劈浪飞进。慢慢地,我们这只小船,因多加两个人的负重,开始落伍了。杜场长一甩衣服,和战士一块摇起了橹。杜场长膀大腰圆,技艺娴熟,不一会儿,不但赶了上来,而且遥遥领先。

小船驶出了扇贝养殖区,杜场长将船儿停了下来。同船的3名战士跳跃着欢呼胜利,那兴奋劲差点把小船颠翻了。可后边赶上来的战士纷纷抗议:“你们船加了人,场长违例,这次比赛结果无效。”杜场长笑了,“好,不算就不算,再看下面的......”下面的比赛,却真出乎我的意料,进行的竟是——

海 上 手 球 赛

手球在海上进行比赛,虽然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却是养殖场官兵们的一大发明。他们“临海用海”,在碧海万顷的广褒海疆里进行手球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情趣。

摆开小舟作球门。组成甲、乙两队,每队各出8人。有趣的是甲队都是些虎背熊腰的高大壮汉,乙队却是些瘦小灵巧的“猴精”。杜场长说这是“体力型”与“智力型”对垒。

一开始,球被身体强壮的甲队小高抢去,但在水里不能跑、跳,眼看着就被乙方的左中锋小张追上,只好将球使劲向在乙队球门附近的同伴扔去。

这时,乙队守门员却抢先抓球在手,一个漂亮的侧身翻身动作,把球远远地向对方扔去,乙队的同伴小李乘对方后方空虚,带球直向其球门拼命游去,甲队队员急忙回身追赶,已来不急了。只见小李已逼近球门,他向左虚晃一招,乘守门员向左防护之机,迅速转身,将球狠命向球门右角投去。

“球进了!”我和杜场长禁不住欢呼起来......

“海上手球赛”激烈地进行了40分钟,乙队以机智灵活的战术和较高的球技挫败了身强力壮的甲队,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杜场长介绍说,我们如此分队如此比赛,主要是锻炼大家的体魄,团结协作意识和灵活的战术,其先乙队这智慧型的体力不支常输,现在乙队体力增强了常赢,原因主要是体力型的甲队其战术还是灵活得不够。

看到大家已气喘嘘嘘的了,我赶紧招呼大家休息休息。杜场长却让把小船靠拢到一块,宣布:“咱们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刚才来‘武’的,下面咱来‘文’的——”

“诉海苦”演讲比赛

我知道,这是杜场长照顾我这次的主要采访意图,让我收集到他这20名在渤海的八角湾为部队创收增益而与海斗的艰苦生活的“苦味素材”。

89年入伍的战士瞿爱军谈起了练水性的苦:“我们都是陆军,属于旱鸭子,我是和杜场长一同来养殖场的,来到后,我们场长第一个课目是:赶旱鸭子下海”。蔚蓝色的海倒是很可爱,可海水却苦涩得要命,呛一口,直想呕,看吧,我们20个人下海扑通了不到半个小时,个个嘴唇发紫,脸发青。再上了小船出海让海摇晃,颠簸一阵儿,个个吐得把黄苦胆水都吐尽了。别看我们场长那么黑壮硬朗的汉子,照样是脖筋擎不动头,脑袋歪到船帮上,大口大口地吐......

小瞿还没讲完,战士李存意就接上了话茬:“我们光棍一个,累点苦点都没啥,再说还有场长关心照顾我们。可我们场长是场里唯一的党员干部,家属孩子又远在烟台。既要负责场里的工作,又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家属孩子都顾不上。有一次深夜,场长的孩子发高烧,他妻子从家中打来电话,而他正忙着与外地客户签订供销合同,一直谈判了3天,才抽出身来回家看看。今年秋天,杜场长60多岁的老母亲千里迢迢从江苏老家赶来烟台看望儿子一家。谁知正遇上16号台风,海水猛涨,场里房子都是积水没过了膝盖。场长是几天几夜和我们一道抢险。场长的老母亲眼巴巴地一直等到第六天晚上,才见到疲惫不堪的儿子。还有一次......”

“停!”杜维军场长出面干预了,“你们讲离题了,要讲场里,讲自己。”

“讲自己就讲自己,”专业军士韩光洪是场里的副场长,讲起话来快人快语:“我作为场里的‘二把手’,自身又是个兵,累活、苦活、危险活都得带头往前冲,还要协助场长抓管理,搞技术攻关,人们夸奖我是‘拼命三郎’部队给我立功,地方一些养殖场老板也赏识我,曾用年薪超万元的金钱诱惑动员我跳槽。可我拒绝了。我们是军人,为部队创收增益,我们苦点、累点、亏点,值得!再说比比我们场长,他是‘拼命大郎’,他吃的苦比我们多,他在地方一些老板眼里更值钱,更抢手,可他......”

“又离题了”杜场长又一次叫停了。“我看今天的‘诉海苦’会偏离了主题,下边进行‘歌海颂潮’朗诵会。”

我听着战士们面对大海,唱赞歌,抒豪情。心中也如眼前的大海一样的翻腾:他们有着如大海般宽阔的博大胸怀,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欢乐,更可贵的是他们苦中求乐,以苦为乐,在艰苦的环境中艰苦奋斗,为部队创造价值,从而也展示出他们自身的价值。

难忘当年部队海上养殖场官兵的《海上团日》

难忘当年部队海上养殖场官兵的《海上团日》

难忘当年部队海上养殖场官兵的《海上团日》

我也有过一个终生难忘的海上团日,我更结识了一群这样苦中求乐的官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