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傑

中學生學唐詩、填詞、現代詩、飛花令

《唐詩三百首》第十五首是王維的《西施詠》,全詩寫西施而不落美人誤國的俗套,表達出了世態炎涼,機遇造化弄人的社會現狀,也抒發了懷才不遇的困境。

今天,我們將本唐詩分別改寫爲填詞和現代詩形式,體味古今不同韻味。

並邀您以詩詞中的“”字接力飛花令。

先看唐詩《西施詠》

唐.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爲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衆,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再看化用填詞《採桑子.西施詠》

西施豔色傾天下,寧久低微,暮女朝妃,君寵尤嬌無是非。

浣紗相伴昨日笑,莫與車回,持謝鄰閨,東效西顰萬事悲。

改爲現代詩《西施詠》

每天走在越溪邊上,

都會看到一位浣紗女子,

水映素顏,絕色天下,

大家叫她“西施”。

時常在想,如此傾城之貌,

又怎能久居凡間?

後來,越溪水邊忽然少了一抹靚顏。

原來,憑藉如花容貌,

昨夜還在溪邊的浣紗少女,

今朝已貴爲王妃。

君王的寵幸,

使她的憨態顰笑,都爲人效仿。

人生總是這樣奇妙,

一兩個機遇往往決定了一生的命運。

今天的西施還能想到當年一起浣紗的姐妹們嗎?

怕是再也沒有機會一起歡笑玩耍了吧。

鄰家小妹也不要羨慕西施,

因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機遇,不可強求

不然,就像那東施效顰一樣

在模仿中失去了自我,

徒自傷悲。

越溪水旁,還會遇到當年的浣紗女子嗎......

對於詩詞中的“施”字飛花令,您能接幾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