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南沙站綜合交通樞紐的設計有別於傳統高鐵站廳,通過引入陽光、多層級立體綠化等方式,爲南沙大灣區人士從抵達到離開,量身訂造了一系列舒適放鬆的空間,將行色匆匆低頭趕路的旅途,變爲賞心悅目的完美體驗。爲了營造南沙樞紐第一會客廳的溫馨舒適體驗,設計方案突破傳統線正下候車廳8米層高制約,將抵達夾層和地面層做了垂拔處理,形成貫通的南北長廳,並配以寬敞明亮的東西光廊,陽光穿過月臺層灑進南北長廳,減少身處地下空間的壓抑之感。

9月16日,新建鐵路深圳至茂名鐵路深圳至江門段環境影響評價徵求意見稿公示。

公示文件透露了各個新建車站的具體規模。其中廣州南沙站(即萬頃沙樞紐站)爲14臺30線!爲全線最大型車站!

廣州南沙站作爲廣州七大樞紐(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白雲站、廣州南站、廣州北站、新塘站、南沙站)之一,其規模超過了廣州白雲站(11臺26線),僅次於廣州北站(18臺37線)。

南沙站設普速場、深茂場、廣中珠澳場和肇順南虎場四個車場,車站規模爲14臺30線,

其中普速場 2 臺 4 線,主要辦理南沙港鐵路旅客列車的通過作業;

深茂場近期 2 臺 6 線,預留5臺11線(含與南沙港鐵路共用站臺 1 座),主要辦理深茂鐵路始發、終到以及通過作業;

廣中珠澳場 4 臺 8 線,主要辦理廣中珠澳鐵路始發、終到以及通過作業;

肇順南虎場 4 臺 7 線,主要辦理肇順南虎城際始發、終到以及通過作業。

存車場位於廣州地鐵 15 號和 18 號線車輛段南側,新建動車走行線 2 條,同時兼顧工區走行線。

也即是說經過南沙站的鐵路包括普速鐵路南沙港鐵路(南沙港-鶴山)、深茂鐵路(深圳-茂名)、廣中珠澳城際(廣州-澳門)、肇順南虎城際(虎門—肇慶)。

同時銜接了廣州地鐵15號線(南沙內部環線)以及18號線(廣州城市南北快線)。

那具體南沙站的位置在哪?

從上圖可以看出,南沙站的位置大概就是現在18號線萬頃沙車輛段附近。

南沙樞紐綜合體項目由AECOM和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聯合設計。

複合開發,站城相融

南沙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以其爲中心點、半徑爲100公里畫圓,可以覆蓋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得益於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此形成南沙站綜合交通樞紐,接入規劃的多條軌道交通線路,站場附近相應配套城市公交、城際巴士、出租車等各類城市交通設施。

除了地下層、抵達夾層等公共服務功能開發,還考慮到地下空間的複合利用,對樞紐的地下商業系統、候車廳地下商業以及站前下沉公園等進行了配套規劃與設計。

樞紐交通與公共開發立體疊合

同時,周邊的寫字樓、酒店、商業、住宅等複合功能開發也被立體地融入到樞紐站內,包括貫穿南北的購物長廊、由商業、寫字樓組成的東西光廊,以及娛樂服務功能爲主的天空廣場,全都可以通過立體步行系統相連通。

以立體複合模式有機縫合樞紐站與周邊開發

瞄準大灣區的出行需求

隨着高鐵時代來臨,人們出行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旅客們不再攜帶大件行李長時間逗留車站,更多的是輕裝上陣、快速抵離的短途商務出行,其頻次與需求也將更趨向於日常化的地鐵通勤。基於這一前瞻性的判斷,AECOM設計團隊將通勤思維融入設計理念,保障南沙樞紐綜合體適應未來出行需求。

以步行距離最短爲核心原則的立體抵離流線設計

打破傳統的站廳概念

傳統高鐵通常採用空間遼闊的候車廳解決候車需求,而對候車、換乘、到達的體驗缺少關注。因此,南沙站綜合交通樞紐的設計有別於傳統高鐵站廳,通過引入陽光、多層級立體綠化等方式,爲南沙大灣區人士從抵達到離開,量身訂造了一系列舒適放鬆的空間,將行色匆匆低頭趕路的旅途,變爲賞心悅目的完美體驗。

締造城市印象,打造非凡體驗

火車站不僅是滿足人們出行的功能空間,更是承載人情、故事和美好記憶的場所,充滿溫暖陽光、綠意盎然與人性關懷,這就是設計方案希望帶給人們初抵南沙的第一印象。

抵達南沙站後,首先映入旅客眼簾的就是寬敞明亮的廣廳。北廣廳空間開闊大氣,是抵離換乘的核心空間,包括三條地鐵線的綜合換乘、地面交通的快速落客,及購票、會面等綜合功能,而南廣廳則更強調與周邊城市開發的步行融合,以及服務VIP進站。

爲了營造南沙樞紐第一會客廳的溫馨舒適體驗,設計方案突破傳統線正下候車廳8米層高制約,將抵達夾層和地面層做了垂拔處理,形成貫通的南北長廳,並配以寬敞明亮的東西光廊,陽光穿過月臺層灑進南北長廳,減少身處地下空間的壓抑之感。

以垂拔空間消減線正下候車廳壓抑感,讓自然與陽光在候車空間中流淌

空中花園與分散式安檢口示意

那麼南沙站樞紐什麼時候建成呢?根據環評公示文件,施工期爲五年半,而目前尚未有具體動工時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