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浦東機場打車,目的地太近會被司機全程吐槽?還有乘客被半路放下?咋回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浦東機場或虹橋機場打車,因爲路途比較近,出租車司機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不好拒載的他滿腹抱怨,甚至繞路或亂打表計費?

司機抱怨路程近賺不到錢

機場的出租車等候區,一眼望去,是排成長龍的黑壓壓人羣。排着隊的不僅是乘客,還有出租車司機。由於浦東機場遠離上海中心城區,載客至浦東機場的多數出租車司機不願意空載回市區,選擇在機場排隊承接業務後返回,這就造成機場出租車排隊總蓄車量長期處於高位。

爲照顧短距離運送的出租車,按照相關規定在一定距離之內的出租車可以領一張免排隊的短途票,送完客人後,這些司機就可以不用排隊重新回到機場。

短途票

“這就帶來一些潛在的問題。”徐菲說,她的單位離浦東機場不算很遠,大約在27公里左右。“這個距離剛好超出免排隊距離,所以出租車司機非常不情願接上我們,但又不能直接拒載。”

據小觀瞭解,“短途”的界定有兩個條件:

1.目的地距機場不超過22公里

2.司機到達目的地後返回機場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

達到這兩個條件後,出租車司機就可以憑藉“短途票”在回到機場後不必重新排隊即可承接新的業務。

介於尷尬路程的徐菲和她的同事們就有了這樣的“糟心”打車經歷:出租車司機會在出機場不遠處把他們放下來就開回去,有時會聯繫好另一輛出租車繼續送他們,有時就任他們在高速公路邊等候。更多的時候,司機會把他們送到目的地,但一路上態度非常不好,滿腹抱怨,說一些難聽的話。

爲了這張“短途票”,有些司機甚至會要求“中短途”乘客跟調度員說“目的地是川沙”。很多乘客遇到的情況是,只要去浦東,都有可能被司機要求說“去川沙”,就算是聯洋和陸家嘴地區也不放過,否則司機就可能一路嘮叨。特別是像張江、三林、金橋等不在區域內但是趕一趕又能及時返回的目的地,司機就會引導乘客去向調度員“騙”短途票。

乘客默許和司機困境

徐菲遇到的打車糟心事,不少市民也經歷過。有的司機爲獲得短途票而超速駕駛,讓乘客驚得一身冷汗,留下出行安全隱患。還有的司機爲獲取“短途票”,中途就撇下乘客返回機場。更多司機則是將氣撒在乘客身上。

市民劉先生就曾遇到這樣的司機。他家在浦東,從機場打車也就20多公里的樣子,司機一聽到他的目的地,就面露不悅,行李也是他自己拖進後備箱。一路上,車裏的氣氛都很肅殺,發現司機在繞圈子,劉先生也不敢言,生怕再激怒他。

乘客通常不會拒絕司機“騙短途票”

來自市交通執法總隊的反饋顯示,儘管明知司機這樣做不對,很少有乘客會就此向出租車行業或者管理部門投訴。多數乘客表示,雖然“騙短途票”的要求並不十分合理,但與其被司機煩,對自己也沒什麼損失,一般也就配合了。

調度員的態度則更值得回味。有乘客遇到的情況是,當自己去調度員面前改口說“去川沙”時,對方神色自若,顯然已經見怪不怪。“乘客這樣說,我們也就只能給。”一位駐場調度經理說,“畢竟這是上面的規定,以乘客說去的地點爲準,發放短途票。”

爲了“短途票”,司機必須超速趕回機場

另一個被頻頻提及的風險,是“一小時”的來回時限。短途票規定的範圍,來回一小時綽綽有餘;如果到張江,來回60公里,時間就比較緊張了。去聯洋等地來回要80公里,刨去紅綠燈和上下客時間,超速是很難避免的事。

乘客的默許,更深層的原因是司機的困境。高峯時期,浦東機場司機排隊候客最長時間可達4-5小時,乘客候車時間往往不到10分鐘。“人家排那麼久也不容易。”一位乘客說,“能幫就幫幫吧。”

優化排隊制度管理減少焦慮

實際上,運管處自己對設置短途票這種事也不太滿意,但浦東機場的現實情況難以改變。“短途票也是我們想了多年,不是辦法的辦法。”

據瞭解,目前浦東機場實施了兩種方式進行短途業務補償操作:

安裝有GPS識別設備的車輛可以不用開具短途票據在業務結束後返回相應緩衝區,由GPS短途智能識別系統判定,抬起雙杆後視爲確認放行;

但是對於未安裝GPS識別設備的車輛,仍然只能用發放短途票的方式,調度會在詢問乘客目的地後,若判斷確實是短途業務,特保人員拍照記錄該車車牌信息並上傳至系統,調度爲該車開具短途票據。

“根本原因在於排隊制度的設置。”徐菲認爲,機場方面以及出租車公司方面可以通過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優化排隊管理,以減少出租車司機的焦慮和排隊負擔,另一方面,也縮短市民排隊等候出租車的時間,讓機場的出租車運行更加通暢、合理、有序。

她還建議,對出租車進行適當分流,比如分爲市區方向、浦東方向、青浦方向、松江方向,希望通過優化這一系統,解決此類困擾一部分市民乘客的問題。

你有過這樣的“尷尬”打車經歷嗎?

你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