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須以刃尖且厚實之蠔刀沿蠔口循序而進,切斷肌柱,先吮海汁,後吸蠔肉。盤中之饈,推山珍輕海味,蓋因古之廚藝以肉糜爲精,海味之噲僅以黃魚脣、魚翅、海蔘充點。

食蠣記: 百蠣挑一

山珍與海味,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孟子也。

孔孟遊說中原,周遊列國。距海崖千里之遙,蓬萊疑爲仙島。盤中之饈,推山珍輕海味,蓋因古之廚藝以肉糜爲精,海味之噲僅以黃魚脣、魚翅、海蔘充點。

唐·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炰羔如折葵。”

經濟愈發達,飲食文化便愈遠肉糜近五穀、近海味。


牡蠣者,其一產珍珠,其二食海味。

海蠣者,生蠔也。雙殼棘面,盤踞礁石,以浮游、藻類爲食,廣佈四洋。

拾蠣,須以刀斧砍之,使其剝離礁石,又不傷蠣殼者,熟能生巧也。其時,又需退潮之際。浪打風吹,辛勞也。又兼蠣殼尖銳,礁石滑厲,手臂傷口累累也。

食蠣,其味以生食爲上,淺蒸次之,烹煮炸炒又次之。

活蠣,雙殼緊閉,其內肌柱若有千鈞之力。須以刃尖且厚實之蠔刀沿蠔口循序而進,切斷肌柱,先吮海汁,後吸蠔肉。其鮮、鹹、甘,至鮮海味也。

淺蒸,須先洗淨,橫擺(不使湯汁灑出)。蒸3爲宜。蠣殼略開,即可食用。先吮後吸。不喜生食者,亦可嚐盡海蠣之鮮美。

清乾隆年間詩人劉儲鯤《燒蠣詩》雲:

"不用溉釜鬲,連殼付火燎。

啖之清心脾,天然味更好。"

此法與淺蒸略同。更具浪漫情懷。


“蠔門盛宴”、“百蠣挑一”。

海蠣以個大肥美、肉質嫩白多汁的爲優品。產地尤以江河入海口爲最佳。

海蠣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素有“海中牛奶”之美譽。具有治虛、安神、強身之功效。

《太平御覽》卷九四二引,唐·劉恂 《嶺表錄異》:“ 循 ( 盧循 )昔據 廣州 ,既敗,餘黨奔於海島野居,唯食蠔蠣,疊殼爲牆壁。”

昔日餬口之物,今已爲蠔(豪)門也。


食蠣記: 百蠣挑一
食蠣記: 百蠣挑一
食蠣記: 百蠣挑一
食蠣記: 百蠣挑一
食蠣記: 百蠣挑一
食蠣記: 百蠣挑一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帶給您一份與衆不同的味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