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白日焰火的時候,就說今天要去看《南方車站的聚會》。現在看完了,剛在影院出來,怎麼說,有一些驚喜,更多的還是感到失望,比期待中的要差一點點!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可以說,在氛圍上,這部影片,絲毫不遜色於白日焰火。

哈爾濱的漫天飛雪,換成了武漢溼濡的雨,映射出的同樣是孤獨和迷茫,在這種意境下,盜車賊周澤農的陌路,在胡歌的演繹下,就更能讓人產生同感。

盜車團伙的賓館地下聚集地,市民混雜居住的筒子樓,以及跳野舞的乾涸場地,哪怕沒在武漢生活過的人,都能嗅到撲面而來的濃濃市井氣,也就是說,時代感被拍出來了。

唯一一點美中不足的是,是聚焦點野鵝湖的渲染,湖水雖然美麗,一些老式海報也張貼了不少,腔調有了,但遺憾的是,卻沒拍出我們熟悉的那種三不管味道。

在我的老家不遠,就有一個叫八街的三不管地帶,所謂三不管,往大了說,是三省交界,小的是三市交界,因爲這種地方界限模糊,正如片中廖凡飾演的劉隊所說:誰都想管,誰都又不願意管。

正因爲如此,這種地方往往滋生犯罪,是藏污納垢的地方,黃賭毒的聚集地。

印象中,這種三不管地帶的氛圍,雖然充滿生機,但散發着的卻是一縷墮落的氣息,但影片中的桂綸鎂飾演的劉愛愛身後的天鵝湖,卻給人展現了一縷曼切斯特的浪漫意味,如此就讓人特別感到不適。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演員上,身邊的朋友覺得胡歌不適合演繹這種亡命徒,換一個其他的演員,甚至是片中飾演華華,或者廖凡都要好很多。

在這裏,要爲胡歌報個不平,其實現實中的亡命徒,並不都是長得一臉彪悍,大多數的亡命徒,在亡命天涯之前,其實放在人羣中都是一個非常非常的普通人。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幾年前,猴哥曾去看守所參訪過一個在當地惡貫滿盈的黑社會大哥,臨去之前,我也覺得他會長着一臉橫肉,凶神惡煞的樣子,可見到他時,才發現自己只是意淫,人家瘦瘦的,帶着眼睛,一身書卷氣!

前段時間,安徽合肥判刑25年的黑社會女老大,也是這樣,只看新聞中她犯下的那些綁架,搶劫,非法放貸等罪名,很多人也會猜測她的“兇相”。

但現實是,這黑社會團伙001號長這樣: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所以,無論是主演胡歌,還是那些演繹盜竊團伙不怎麼像的混混,抑或那些被評價爲長得歪瓜裂棗的陪泳女,其實就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一點上,非常欽佩導演的勇氣,睿智,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一副墮落羣體的真實浮世繪。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在技術方面,個人覺得,這部電影能過審非常的不容易,無論它失望大於希望,還是希望大於失望,可以說,在“技術”這一塊,它都爲中國電影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首先,在暴力這一塊,可謂是挑戰了相關部門的底線,像那些非常逼真的警匪槍戰,警察被射殺,歹徒被圍獵,以及突如其來的幫派火拼什麼的,在這裏都是小kiss。

厲害的是,當週澤農與貓眼兄弟爲了爭奪盜竊地盤,晚上舉辦了一場盜竊比武大會,剛剛開搶射傷貓眼兄弟的黃毛,在路上,便被貓眼給伏擊了。

現場是這樣的,黃毛前一分鐘還好端端騎着摩托車奔馳,下一秒,摩托車上的人已經沒了人頭。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其次,劉愛愛在船上和周澤農的情慾戲,以及在小巷子裏被拆遷老闆強姦的戲碼,也可謂挑戰了國產的尺度,縱觀近幾年的國產片,幾乎沒有這麼大膽的。

沒有,並不代表這個社會不存在,情慾這個東西,任何人都有,沒有才不正常,不理解有些人爲何總要掩耳盜鈴!

政治形態上,劉愛愛與周澤農聯合起來騙取了警察懸賞的30W舉報金,這在當下是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雖然在結尾熒幕上導演打上了:3天后,劉愛愛被警方帶走調查!

這段字眼,猴哥自動選擇過濾,原因,都懂!

鑑於這些,所以,在這點上,《南方車站的聚會》是一次國產片進步的好典範,值得讚美。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說了這麼多,很遺憾,要說一下重點了!

我們影迷看電影,尤其是我這種很少看類型片的影迷,最在意的其實是劇情,個人覺得,無論是類型片,還是什麼,一部電影首先要具備一個“講好故事”的根本。

客觀地說,這部電影的劇情架構其實是沒問題的,敗筆在於細節不夠,花裏胡哨的東西太多。

影片一開始,周澤農在逃亡的車站外與劉愛愛街頭,繼而在交談中,開始倒敘,自他口中,回放了他如何因爲幫派火拼,誤殺警察,然後被全城通緝的前因。

因爲懷揣着對妻子的愧疚,周澤農想讓妻子舉報自己,換取三十萬作爲彌補,生命發最後一下光,卻又遭遇兄弟爲了利益互相出賣。

繼而便是搏殺,警匪大戰,最後是劉愛愛在麪館舉報周澤農,成功拿到了30萬賞金,最終送給周澤農的妻子。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只看劇情邏輯,是通順的,一個亡命天涯的人,在明知逃不掉的時刻,想着爲家人做點什麼,符合邏輯。

大的架構沒毛病,但其中的細枝末節,個人覺得並沒有填好。

首先,在那幾場搏殺和警匪槍戰的設定中,他不符合現實因素,一羣靠偷竊摩托車的盜賊,一出手就殺人,這不符合盜賊的角色設定。

盜賊和搶劫犯不同,盜竊在犯罪的行當裏,屬於刑法定罪較輕的,而單一的私藏槍支就要比盜竊判刑眼中,所以無論他們隨便一下就掏出手槍,還是視人命如草芥的行爲,都不符合這個羣體的設定。

很顯然,導演對犯罪者的心理並不瞭解,那種爲所欲爲的槍戰搏殺,更像是導演刻意獵奇博眼球而爲止。

其次,圍繞周澤農賞金的支線過於凌亂,從最開始的華華,陪泳女劉愛愛,到貓眼兄弟,還有哪個幫派的大哥,這些人的行爲最後雖然都匯聚成了一條線。

但他們是怎麼聯合到一起,其中的利益糾葛,心理情緒,原則掙扎並不是你用一句話就可以說清的,這一句話雖然把事件串聯起來了,卻着實有點粗糙。

劉愛愛是一個陪泳女,原本就是出於金錢目的來接近周澤農,在舉報周澤農後,雖然是提前說好的,但面對金錢,自己的兄弟都會出賣自己,那劉愛愛爲何又甘心情願的將錢交給了周澤農的妻子!

有人說,是因爲產生了感情!

在看簡介時,上面有介紹劉愛愛在與周澤農的幾次相處中,倆人產生了情愫,除了一次船上的利益口交之外,恕我眼拙,實在沒在倆人的眼神中看到有一絲愛意存在!

說白了,劇情輪廓可以,很顯然細節的填充不夠,千萬不要說是時間限制,雖然周澤農從出事到被擊斃,的確侷限在僅有的2天之內,但有的導演,一天的時間線,一個場景,就足以講好一個故事。

其實,如果導演能像拍攝《白日焰火》時,那麼認認真真的講好一個故事,而不是搞大投資,整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亂插入那些“藝術”畫面,《南方車站的聚會》依舊牛逼!

對了,據說,這部電影的拍攝是白日焰火成本的十倍,聞此,一聲嘆息,錢多了,有時候真的不是好事!

失望大於希望的《南方車站的聚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