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來了之後信息亂用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們開始金融機構來講不講其他公司運用個人信息,金融機構來講利用客戶的信息最早的儲蓄存款來講憲法裏面說爲儲戶保密,現在打的這個承諾保密什麼程度,社會發展人的行爲活動達到一個什麼程度,你的金融活動有時候他跨領域的金融活動,你原來只有銀行的時候你是在銀行的客戶裏面活動,你現在有了保險投資有了資本市場,你還可能其他的民間借貸,涉及到個人信用方面的活動金融機構是否有必要把握怎麼樣把握,而且你現在還有一個就是親戚朋友這樣的一個信息,就是我們的對於信用記錄的東西是缺乏歷史的記載,國外從一開始有了信用之後有一個制度法律逐步的一個形成歷史過程,我們現在在短暫的情況之下由於互聯網還有科技的應用使信息量的大量爆發之後就可以了。你比如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很多問題就結構性產品的複雜性,你很難在這個市場透明度當中就讓他表現的很透明,就得靠監管部門解決這些問題,而現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這麼快,這個時候監管者的挑戰創新發展可能還嚴峻。

原標題:蔡鄂生:金融科技發展很快需要透明度、增強互信 監管部門需要跟上

“過去傳統金融在數字應用包括採集分析都是有限的,但傳統金融是比較喜歡控制,從上到下每一個流通環節、每一個環節程序都要控制。金融科技更加註重於市場細分,更注重於用戶問題,所以基本上是這種科技運用應該即插即用。只要控制縱向管理的模式,包括我們的監管部門對於這些它的監管方式可能都要隨着這樣的場景還有方式的改變而改變。”12月8日,亞金協籌建工作組組長、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全球格局變化下的應對與抉擇”上表示。

亞金協籌建工作組組長、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銀監會原副主席  蔡鄂生

蔡鄂生表示,科技本身打的是普惠的招牌,是爲了方便羣衆,但這幾年的情況來看,並沒有發揮價值。爲什麼不管網貸也好、P2P也好都出了很多問題?是出現了監管不足還是本身存在問題?還是對於金融不瞭解?對於科技瞭解嗎?要透明度要增強互信怎麼樣解決這些問題,這還是要有一個過程。

此外,他同時表示,監管部門怎麼樣能夠對於有些大家很難理解的一些透明化的東西通過監管來解決這個事情。比如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很多問題就結構性產品的複雜性,很難在市場透明度當中就表現的很透明,就得靠監管部門解決這些問題,而現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這麼快,這個時候監管者的挑戰創新發展可能還嚴峻。

以下爲蔡鄂發言實錄:

蔡鄂生:我想談一個問題,就是過去我們金融傳統,我們過去傳統金融在數字應用包括採集分析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傳統金融他是比較喜歡控制,就是從上到下每一個流通環節,每一個環節程序都要控制。金融科技更加註重於市場細分,更注重於用戶問題,所以基本上是這種科技運用應該即插即用,有什麼需求我的科技運用就可以了。

這樣從你傳統的金融就是不管商業銀行還是什麼,只要控制縱向管理的模式,包括我們的監管部門對於這些它的監管方式可能都要隨着這樣的場景還有方式的改變而改變。因爲現在確實通過這幾年的情況來看,科技的發展不管現在大家對於網貸也好、P2P也好出了很多問題,但是他科技本身對於大家認爲打的普惠招牌或者方便羣衆,但是這幾年發揮沒發揮這些多少,而且這些過程當中到底是什麼問題出現了。是監管不足出現了?還是它的這個本身在這個金融的時候存在了本質上的問題?這個可能還是雖然現在大方向已經定了,很多部門都在清理,但是我覺得已經產生的這些東西在我們的這個經濟生活當中已經運用的這些東西,本質的東西要搞清楚。

因爲科技本身特別是現在的最熱的區塊鏈本身解決一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對於金融不瞭解,對於科技瞭解嗎?所以要向社會對於這個東西有了解,要透明要增強互信怎麼樣解決這些問題,這個確實是一個我覺得還是要有一個過程。

當然這個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監管部門怎麼樣能夠對於有些大家很難理解的一些透明化的東西通過監管來解決這個事情。

你比如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很多問題就結構性產品的複雜性,你很難在這個市場透明度當中就讓他表現的很透明,就得靠監管部門解決這些問題,而現在金融科技發展的這麼快,這個時候監管者的挑戰創新發展可能還嚴峻。

主持人:我們的金融科技具體應用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鏈在於KYC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收集了解客戶的需求精準定位營銷服務,這個裏面初級硬幣的另外一面,個人數字資產或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了歐洲已經出臺了非常嚴格的法律,中國現在也醞釀當中,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爲當前在這個金融科技領域去踐行的每一個人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平衡這個問題,如何在你滿足這個商業需求KYC同時兼顧合規個人信息權益保護。

蔡鄂生:這個問題很好很重要現在做下來看各個方面怎麼辦,我們現在講金融科技,老忘了我們的一些市場基礎,因爲國外的這個金融體系和它的體制制度價格不太一樣,這個現金支票信用卡等,我們現在根本你從發展過程沒有支票過程,信用卡發行了之後開始第三方支付他是有市場基礎客戶需要的,但是這個裏面這個就是一個時尚的需求。

信息來了之後信息亂用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們開始金融機構來講不講其他公司運用個人信息,金融機構來講利用客戶的信息最早的儲蓄存款來講憲法裏面說爲儲戶保密,現在打的這個承諾保密什麼程度,社會發展人的行爲活動達到一個什麼程度,你的金融活動有時候他跨領域的金融活動,你原來只有銀行的時候你是在銀行的客戶裏面活動,你現在有了保險投資有了資本市場,你還可能其他的民間借貸,涉及到個人信用方面的活動金融機構是否有必要把握怎麼樣把握,而且你現在還有一個就是親戚朋友這樣的一個信息,就是我們的對於信用記錄的東西是缺乏歷史的記載,國外從一開始有了信用之後有一個制度法律逐步的一個形成歷史過程,我們現在在短暫的情況之下由於互聯網還有科技的應用使信息量的大量爆發之後就可以了。

但是最糟糕的問題在於我們利用了這種信息,用到了一些就是你說的一種交換,他把這種個人交換作爲一個交換交易讓他成爲一種有價值的,信息是有價值的,但是你這個無保護的這種交易價值是對個人有傷害的。

你說這個也有文化的問題,我們說支付寶這個微信,但是到歐洲外面人一聊天,他說要用這個支付我個人隱私怎麼樣保護,在他那裏應用什麼技術想到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所以不願意採用這種方式,因爲他的這個制度和他的架構對於他的個人保護認爲,而你完全看不明白的情況下,雖然快雖然有效率,但是他認爲他會受到傷害。

這裏我們的文化還有我們的接受的程度還有我這個最主要的首先應該法律層面,另外信息的這個運用層面的這個級別劃分,包括我們的現在的問題在於最近政治局學習完了區塊鏈之後頒佈了人大密碼法,密碼法實際上對於我們的交易保密我們的這個未來的科技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問題可能還得從這個生態法律等等層面甚至包括我們的對於自己的本身行爲的一種保護,怎麼樣利用法律手段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現在你說一二三可以解決的,這是我的看法。

主持人:主權數字貨幣支付結算領域發揮功能是不是獲得市場接受這個是一個問題,比如說當下的掃碼支付第三方支付機構,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我們有些金融科技的產品推出源於技術的推演,並不是自下來自於市場需求,這個裏面你推行的過程當中確實面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市場接受度的問題。

蔡鄂生:貨幣這個問題說白了我說不清,現在特別講Libra這個問題,這個有些人提出了一個理念,或者通過技術的東西來談這個問題,區塊鏈本身帶幣的,我們的學習恰恰區塊鏈當中解決不代幣的問題,剛纔講的有道理的,你講貨幣講的很長了,再長了不講,一個凱恩斯觀點一個是美國代表的觀點,凱恩斯的結果找一個可以提供多種的概念,就是一個黃金爲主的而美國的代表提出的就是一個美元跟黃金脫鉤,結果他美元的地位就是這個會議上面定了,現在來講這是一個很難的,這個就是私幣公幣,現在來講你私幣的問題肯定現在你要是搞就是挖挖礦搞一搞火幣,每一個央行研究自己的數字貨幣也是在和他現在的這個美元人民幣這些考慮制約未來怎麼樣走成的狀況,咱們走着瞧看誰力量強大。

“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全球格局變化下的應對與抉擇”由《財經》雜誌、財經網、財經智庫聯合主辦,於12月6日-10日在海南三亞舉行。

(嘉賓觀點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

責任編輯:劉德賓 SN2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