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報告,主要是針對過去各央行資產購買計劃所造成的後果進行了評估,認爲這些對國債資產的購買,讓金融市場的購買出現了偏差,主要的表現是國債收益率被壓低,並且讓原本的投資組成發生了變化,這也帶來了後續的一些影響和隱患。

一、各央行的資產購買直接後果是什麼?

第一,壓低國債收益率,降低國債購買意願。

美聯儲和歐央行的量化寬鬆具體手段都是通過購買國債達到的,這也就是說央行吸納了市場上較多數量的國債。目前國際上平均央行持有國債佔據了國債總數的40%,美聯儲及時經過縮表,也佔有了國債數量的20%,這些購買將國債的收益率壓低,同時也降低了投資者購買國債的興趣。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今年5月開始,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出現了長短期倒掛的現象,但是美聯儲對此卻並不着急,這是因爲美債收益率當中包含了美聯儲縮表之後對長期收益率造成的65個基點的利率影響,同時也包括了歐日央行負利率帶來的流動性進入美國國債。可以說,現在的國債市場不能準確的反映經濟情況,也並不能反映投資者避險意願,因爲央行的購買將國債市場扭曲了。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第二,推升資產價格,減少金融機構盈利。

在持續的資產購買之後,大量的貨幣流動性被投放在了市場上,導致資產價格被明顯推高。我們可以看到黃金價格在歐央行開始負利率之後顯著升高,即使在美聯儲加息,美國強勢經濟增長期間,黃金價格依然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上漲,這證明整體的貨幣價格正在下跌,資產泡沫由此形成,全球的股市市值同時被推高。再加上國債市場的收益率降低,更多的資金進入了金融市場。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另一方面,歐洲的負利率,導致銀行的收益降低,這樣銀行盈利減少,經營活動也受到抑制,從一些方面來講,會對金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二、寬鬆政策導致什麼影響?

第一,市場習慣了央行持有過多債券。

央行購買國債數量增加,使原本國債市場的購買者組成逐步發生變化,央行在國債購買者中的佔比逐漸固化,讓一些不適應收益率降低的市場參與者從此遠離國債購買。這本來應當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讓國債購買者轉而投資金融市場的其他部分,從而推升資產價格和通脹,但是長期對國債市場的佔有則讓國債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紐約聯儲進行的回購操作,目的是爲銀行間流動性短缺注入新的流動性。回購相當於用手中的債券做抵押,換回一定的資金,而在市場部分參與者不願意接納債券的前提下,這種抵押行爲很難換回充足的週轉資金,最終美聯儲被迫干預市場。這就是國債市場出現扭曲造成的結果。

第二,市場適應寬鬆政策。

如果說次貸危機以後的極端寬鬆政策帶來了什麼,那麼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市場對於經濟下行環境下的寬鬆政策更加適應和期待了。一方面可以看到在美國經濟剛剛出現下行趨勢的時候,市場對於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就已經非常高了,這樣高的降息預期推高了美股,使美聯儲最終迫於市場壓力,採取降息手段,而在一次次的降息之後,降息預期卻一直維持,對美聯儲的政策空間產生擠壓。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另一方面,在歐債危機之後歐日央行持續的負利率使整體的流動性環境增加,市場已經非常適應在流動性氾濫的環境下進行運作,公司的借貸回購行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而金融機構對於金融產品的操作,也是在零流動性推高資產價格的基礎之上進行評估,因此所有金融產品的估值明顯被抬升。

三、造成的隱患和風險。

第一,透支央行對市場的干預能力。

歐日央行持續的負利率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是也有其積極因素,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經濟下行週期再一次到來,央行能夠採取的措施卻相當有限,因爲極端的寬鬆政策已經被採用,如果沒有新的更極端的寬鬆政策釋放,市場就不會被有效干預。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另外,在較強的流動性基礎之下,發達國家已經陷入長期停滯理論所描述的流動性黑洞當中。這就意味着,更多的流動性釋放伴隨着邊際效應的下降,沒有非常強勁的財政刺激配合,以及更爲極端的寬鬆政策釋放,那麼進一步的寬鬆政策收到的效果會越來越小。

第二,金融市場風險增加

在一定貨幣供應條件下,可以認爲金融市場的資金量是相對穩定的,國債市場的資金流出肯定會導致其他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入增加。其中美國股市市場受到資金流入的影響最爲明顯,其市值遠遠高於經濟實體能夠支撐的程度,也導致了風險泡沫的增加,很可能在衰退到來時,對於經濟的衝擊增強。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歐美印鈔損害世界經濟。這對我們有多大影響?

同時在本已經進行了多輪寬鬆的流動性基礎之上,央行對於場外流動性的管理能力已經下降,再加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在央行系統之外對流動性的吸納和放出作用,未來一旦再有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恐怕帶來的影響,於2008年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

綜上,國際清算銀行指出的問題是各國央行經過了長期的資產購買,放寬貨幣政策,已經扭曲了國債的購買市場,壓低了國債收益率,使市場秩序出現了混亂,同時讓央行對於經濟的干預能力下降,泡沫風險上升,爲未來埋下了隱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