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廟山東南而望,沿廟山西南側山樑蜿蜒遠去有一道東南走向的古代長城遺蹟,這道處在石河西岸低矮山丘地帶的古長城,依山丘頂部構築,現存遺址損毀嚴重,許多地段今爲道路,或呈帶狀堆積,但當年的基礎及散落在遺址上的築牆石塊清晰可辨。根據以上分析,這道存在於山海關境內及其鄰近地區的長城遺蹟,應該是一道先於明代修築的古長城。

原標題:北朝長城啥模樣?——東部遺蹟的調查|王雪農

(上)

1998年5、6月間,山海關文物局、秦皇島市文物處、山海關文物保管所、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及中國長城學會部分會員,在山海關及其鄰近地區進行了古長城調查活動。近40天的時間內,對撫寧縣鴨水河西山、鐵闕關、老龍臺、山海關區裏峪、暖泉、黃崖、老邊沿、長壽山景區石門南側橫嶺、剪子口南北山、饅頭山等地段作了專業調查。另外,還調查了遼寧省綏中縣九門口以東的一些地段。在這次調查中,確認了一些過去鮮爲人知的古代長城遺蹟和遺址,取得了一些新的資料和認識,特別是北朝時期長城遺蹟的發現和認定。以下,將這次調查與考證的情況介紹如下。

一、古長城遺蹟的調查情況

1、南刁部落至老龍臺古長城遺蹟

南刁部落至老龍臺一線古長城遺蹟,坐落於與山海關毗鄰的今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境內,西北、東南走向。這次考察的地段從南刁部落村南廟山開始,經鴨水河西山、鐵闕關遺址,直至鴨水河村東老龍台山巔之下,全長約8華里。

登上南刁村南廟山,見山頂有古代建築遺址,據當地羣衆講,這個遺址是古代的一座廟宇,廟山因而得名。由廟山四眺,東面和北面是大石河開闊的河灘,農田似錦;西面和西北是柳江盆地的邊緣地帶,丘陵梯田,果樹成林。

自廟山東南而望,沿廟山西南側山樑蜿蜒遠去有一道東南走向的古代長城遺蹟,這道處在石河西岸低矮山丘地帶的古長城,依山丘頂部構築,現存遺址損毀嚴重,許多地段今爲道路,或呈帶狀堆積,但當年的基礎及散落在遺址上的築牆石塊清晰可辨。

鴨水河西山地段的古長城則保存的較完好,這段修築在荒瘠山樑上的古長城,由於附近無農田及道路而得以保存,現存部分爲土築外面砌石或裏面碎石堆築外面砌石,牆體底寬3——4米不等,頂寬約1.5——2米,收分很大,牆面角度約在70°——60°之間,現存高度約2——3米。

這段古長城有幾個顯著特點:

(1)土石爲就地所取,砌牆石塊的顏色質地均與長城所在位置之山石相同;

(2)砌牆石塊大小不一,並無一定規格;

(3)這些由不規則之自然毛石壘砌的牆體多利用地勢構築,如有山石便借山石,如遇山崖則借崖爲牆。

在這段古長城上,還見有許多似近代戰爭掩體的圓坑和壕溝,這些坑壕有的挖在古長城牆體上,有的挖在古長城內側,在一些山頂部位,還挖有環壕,上述坑壕與古長城有一種打破關係,不是同時代之物。

鐵闕關遺址是這道古長城上的一座關隘,地處今撫寧縣鴨水河村西南山谷口之南側,東北控扼開闊的石河谷地,西南可達山海關的西部戶遠寨、安民寨一帶,西北、東南而來的古長城橫貫遺址。鐵闕關遺址當地羣衆呼作“四方城”,選址極佳,此遺址東西北三面低,南面連接老龍台山麓,爲一處利用自然地勢略加修整而成的高臺城址。此城堡可居高臨下,控制谷口,而且谷底四季清流,可供汲飲。

古城堡經實地測量,東西36米,南北47米,基本上爲一長方形,牆體石砌內填土石,底部寬達6米,現殘高1米左右,(內視),如今城址內無人居住,耕耘爲農田,地面甚平,但當年的一些建築基址仍清晰可見。

在這座城址上,絕不見磚瓦遺存,也見不到古代的生活遺物,可見當年此城及建築物完全爲土石構築,而且利用的時間似不長。

從鐵闕關遺址,自南刁廟山而來的古長城順山坡直上海撥300多米的老龍臺,老龍臺高坡和高山之上的古長城牆體較鴨水河西山一帶爲窄,構築方式特點則相同。鐵闕關在老龍臺主峯下,臨近城堡的一段外側有一道古長城複線,內外兩道相距約20米,並行延伸至老龍臺峯巔之下匯合爲一。古長城登老龍台山巔後,順山脊繼續向裏峪方向的石河西岸延伸,關於這道西起撫寧縣張趙莊東至老龍臺的古長城,國家出版的秦皇島地區衛星測繪地圖上已有標出,過去也有人對此做出過考察(見康羣:《秦皇島市境內古長城考》刊《山海關首屆中國長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這次古長城考察中較爲明確的一段。

2、裏峪附近古長城遺蹟

山海關區裏峪村今稱新建莊,地處石河水庫後部西北隅。其村北山西北面連接老龍臺方向,東北方向爲險峻的石河峽谷,峽谷西北方向陡峭的山坡上,有一道清晰的石築長城順坡而下,其底部一直延伸到今石河水庫的水中。在水面的對過,可見有臨水的城臺一座,亦爲石塊砌築,據當地羣衆講,在水庫淹沒的峽谷水下,還有一座古城堡,但今不可見。

裏峪古長城構築形式基本同於鴨水河段,略有不同的是:因其位處陡峭的山坡之上,因而牆體略窄,現存高度僅有2米左右。這段古長城牆體保存基本完好,也是就地取材的毛石構築,內填土石,無石灰勾縫。這道古長城越過大石河峽谷之後,便不見蹤跡,古代文獻在記述長城之構築時,常提到“因險制塞”,前面提到的鴨水河一線古長城,也有很多利用山險石崖作牆之例,裏峪石河峽谷之東側是危崖如壁的一道山樑,山樑上未見有人工構築的古長城遺址。在這裏,因山峯險絕又隔水面而無法到達,不能再作進一步的考查。

裏峪一帶古長城,是控制石河峽谷與石河峽谷西側山嶺的一道長城,從防禦方面看,它可以防禦沿石河峽谷南來的敵軍,從古代的軍事特點上看,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黃崖古長城遺蹟

黃崖古長城遺蹟是今山海關北部羣山(後石胡山)崇山峽谷中的一段長城遺蹟。這段長城遺蹟爲東西走向,西面是由石河峽谷東側山樑逶迤而來的高山峻嶺,東面是崖壁如削的黃崖,其北是白莊子,穿越大山可達山北沙河寨一帶,其南經暖泉下石河峽谷可出今山海關西北沿海走廊。

這段古長城遺蹟規模較小,是一段橫鎖山谷的石牆。全長僅30米左右,東西兩端連接山崖,底寬3米,頂寬1米5,由不規則的大小石塊壘砌外皮,無灰縫,內填碎石,石料系就地取材,石牆外側東山坡上有一道古代泥石流堆積帶,經觀察,築牆石料基本取自該處。在石牆南側靠谷底東面坡腳下,有石砌臺基一處,臺基長方形,東西約8米,南北約4米,保存尚完好。

黃崖古長城遺址雖爲甚短的一段鎖谷石牆,但它與東西大山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地段。《北齊書•斛律金附子羨傳》在談到當時的長城修築有這樣的文字:“斬山築城,斷谷起障”。黃崖遺址大概是古代利用天險構築的一個“障”,軍事目的用以橫鎖山谷,阻擋從北面越山而來的小股敵軍。

4、老邊沿古長城遺蹟

老邊沿古長城位於山海關區三道關村西北,是一道東西走向沿山樑構築的嶺上長城。它橫垣於自黃崖到後寺山之間的山樑及山埡口之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老邊沿北面林茂坡陡,沿峽谷西向可至白莊子、黃崖;其南側坡緩,行約300米有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廟遺址,這座古廟當地羣衆呼爲後寺,今僅存洞室一間,其它建築無存。

老邊沿古長城埡口部分底寬約5米,頂寬2米,土石堆築,外包毛石,無灰口,保存狀況較好,殘存高度約爲2米至2.5米。兩側山坡的延伸部分牆體較窄,東側到後寺山崖底爲止,西側則跨越小山頭至高山之巔,遇一道壁立的石崖而止,全長約400米。

在小山頭上,有依山頭壘築的小堡一座,小堡現存爲一組石砌建築,東西沿內牆排列,開口南向,其三間,每間面積約4——5平方米,這組無頂的建築牆殘高1.3米,頂寬0.7米,毛石壘築,小堡居高臨下,甚險要。老邊沿古長城建築風格及特點同於鴨水河、裏峪、黃崖,應該是同時代之物。這是一段保存狀況較好的古代長城。

5、長壽山景區石門橫嶺古長城遺蹟

長壽山景區石門橫嶺古長城遺蹟處於今山海關長壽山景區的“石門”南側橫嶺之上。這道基本爲南北走向的橫嶺,橫垣在後角山山谷之中,南連角山東去的主山脈,北至高山絕壁之下,通往山海關側後的山谷至此驟然變窄,形成一道天然的“隘口”,人稱“石門天塹”,危崖之上有明代摩崖石刻“百二山河”(據長壽山景區工作人員講:危崖頂端見有古代堆放的雷石,應該是過去防守“石門”的雷石滾放地。)

處於這道橫嶺上的古長城全長約2000米,下起“石門”南側的“釣臺”,上至南面東西向主山脈頂端的明長城,並與明長城有一種打破關係。這道嶺上長城大部分保存的較完好,但與明長城交匯之頂部則損壞嚴重,目前僅存遺蹟,經觀察,似乎是修築明長城時將這部分拆毀,借用這些建築材料於新修築的明代長城之上。

石門南側橫嶺古長城,是山海關境內古長城保存較好、類型特徵較爲明顯的一段。這段古長城構築特點基本與鴨水河、裏峪、黃崖、老邊沿一致,也是就地挖取的混雜着風化碎石的黃土堆築,外包大小不一、未經任何加工修整的毛石,其建築方法有似今天的河堤及護坡,這種牆體下部用石較大,上部砌石則較小,頂部石塊有的徑不盈尺,全部不見勾有灰縫,牆面凸凹不平。這些嶺上長城底寬3.5米至4米多不等,頂寬不足2米,收分甚大,且爲兩面收分,裏外有異,外牆面角度爲60°——70°之間,裏牆面角度在45°——50°之間,現存高度保存較好處約3米餘。

在“石門”附近,有兩處古代建築遺址,一處較大的在“石門”西約50米,是一座古城堡的遺址,當地羣衆稱其爲“高麗營盤”。該“營盤”目前僅存不足1米高的殘垣和基石,當年建築形跡不可見。另一處建在南北均爲絕壁、澗水中流的“石門”南側石崖之下,橫鎖俯視谷口,爲一座不規則圓形的墩臺。此臺高約10米,毛石壘砌,頂部4米見方,因地勢高險,目前保存尚完整。

這座俗稱“釣臺”的人工構築物,應爲扼守“石門”的一座堡墩建築。此墩臺與西側的古營盤遺址,可能是這道古長城上設置的亭障隘口,用以控制通往今山海關後側的石河峽谷及沿海平原通道。

6、剪子口、饅頭山古長城遺蹟

剪子口、饅頭山是今山海關城東北、由燕山餘脈南行的丘陵矮山。剪子口北山北接明長城所在的東西主山脈,順山北上可與長壽山景區石門橫嶺相聯接。剪子口南山一路南下:饅頭山、邊牆子、望夫石直至海邊,均分佈着或高或矮的小山丘陵。自剪子口北山南坡,見有土石構築的城垣遺址,高處不明顯,在灌木叢生的谷口兩側山坡上,遺蹟則較爲清晰。剪子口谷底,有石塊壘砌的、類似隘口建築基礎的遺蹟,因年久澗水沖刷,已不甚完整,但依稀可辨。

剪子口南山至於饅頭山一線,古長城遺址甚爲明顯,在這道向南延伸的丘陵頂部,有一道類型特點相同於鴨水河古長城的古代長城遺址。這條位於人煙較稠密的沿海走廊地帶的古長城,損毀程度較爲嚴重,經觀察,多數地段只見到地表有一道底寬4——5米的帶狀土壠,個別地段,可看到牆體下部的殘留基石。古長城爲混有碎石的山皮表土堆築而成,從人爲破壞的剖面上看,無明顯的夯層,殘存的石砌牆面凸凹不平,無灰縫,是由大小不一、隨地拾取的天然石塊堆砌而成,牆體收分較大,形似堤壩狀。

這條蜿蜒曲折南去的古長城,每隔三二華里便在山頭至高點建有小城堡,在有石的山頭上,爲土石構築,無石的黃土丘陵上,便爲土築,一般周長100米至200米不等,多依山頭形勢修整而建。在剪子口南山一個小山頭頂部的城堡遺址中,數年前曾由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做過一次調查性考古發掘,發掘中還發現兩處小型房基址。這是一種長方形的小房址,南北長3米,東西長2米,東側開門,石塊壘砌的牆基保存完好,從房址狀態判斷,這是一種半地下式的小型房屋,這種房屋可能沒有屋頂,在建築好半地下矮牆之後,上面似爲木架支撐草鋪。這種地鋪式的牆面還抹有泥層,南北兩個類型相同。這個有鋪房的小堡就是依山頂整修而築的,在小城堡的中央位置,還保留着未被全部挖走的山體岩基部分。

剪子口、饅頭山一線古長城遺址上,內外上下挖有許多近代戰爭掩體狀圓坑或壕溝。現在可看到的古長城石砌牆基,多是在這種施工中挖出來的,這些遺址,是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的產物,因而,當地羣衆稱這道土壠及取土溝壕爲“直奉戰壕”。經實地考察,古長城和戰壕是兩個時代的東西,後者是依前者而建,是歷史上戰爭中的重複利用關係。在以前的考古調查中,曾依此誤認其爲“直奉戰壕”,忽視了這道古長城的存在,前述鴨水河西山的此類遺蹟爲同一種情況。

這道起自剪子口北山的古長城越過饅頭山後,漸漸消失在農田之中,看不到明顯的地面遺蹟。可能是歷史上長期農耕的破壞所致,有待今後的進一步考察。

二、古長城遺蹟特點、時代的分析

1、古長城修築特點的分析

從考察的實際情況方面看,這條古長城與現存同地區的明長城是有很大區別的。從形制及構築方法上分析,它們有以下幾個顯著不同:

(1)古長城均爲不經任何加工的毛石(自然石塊)壘砌,牆面凸凹不平,無石灰勾縫;明長城或磚砌或石壘,均爲石灰勾縫,且石料經過一定的加工,牆面平整。

(2)古長城構築形式底寬頂窄,收分甚大,牆面甚至呈65°——70°角,狀似堤壩;明長城收分小,幾乎是垂直壁立,牆面斜角約爲85°——90°之間。

(3)古長城土築牆體(特別是外表砌石的一種)看不出夯層結構,似乎是堆築而成:明長城多爲夯土磚包或石包牆,內部填土層層夯實,剖面夯層明顯。

(4)古長城走向除高山區域外,一般均沿民區周圍的河川及低矮丘陵修築:明長城除平原地段外,多修築在遠離居民區的主山脈上。這條古長城西起撫寧縣上莊坨張趙莊的西山,沿車廠河、石河南岸丘陵構築,西段部分經人煙稠密的柳江盆地及大石河開闊谷地,中段高山地區域也不是走主山脈,而是沿老龍臺、裏峪北山、石河峽谷東側山樑、黃崖、老邊沿、石門橫嶺延伸,目的也是防範利用山間峽谷進入沿海平原地區的敵人。

而同區域之內的明長城則是沿燕山餘脈的主山脊,順山勢居險構築,從古長城西端起點的張趙莊村西北之轎頂山北行,經大煙台山至北洞山折往東向,到九龍洞山又折爲南向至於九門口,再沿九門口南山主山脈一直延伸到山海關北的角山,折了一個很大的“門”字形彎子,所到之處都是高山險嶺、地闢人稀之處。

(5)這道古長城與現存明長城有一種打破關係。石門橫嶺古長城上端與明長城的連接部分,明長城打破了石門橫嶺古長城,經觀察,修築明長城時,曾拆除了原有的橫嶺古長城頂端部分建築材料,拆舊牆築新牆的做法體現出它們不是一個時代的東西。

2、古長城時代的分析

根據以上分析,這道存在於山海關境內及其鄰近地區的長城遺蹟,應該是一道先於明代修築的古長城。據文獻記載,山海關地區明以前築長城是有跡可尋的。經統計,明以前修長城與山海關地區有關係的記錄主要有以下幾處:

(1)《北齊書•文宣帝紀》:“(天保)七年,先是自西河總秦戌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率十里一戌,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

(2)《北齊書•斛律金附子羨傳》:“河清三年轉幽州剌史,羨以北虜犯邊,須備不虞,自庫堆戌,東拒於海,隨山屈曲,二千餘里,其間二百里中,凡有險要或斬山築城,或斷谷起障,並置立戌邏五十餘所。”

(3)《周書•於翼傳》:“大象初,徵拜大司徒,詔翼巡長城,立亭障,西自雁門,東至碣石,創新改舊,鹹得其要害雲。”

以上記載,前兩條雖無確指,但學術界已有成論。李文信《中國北部長城沿革考》中說;“到天保七年,這段長城工程大體全部完成了;自西河的總秦戌起,東至於海,先後所築的全長凡三千餘里。按‘西河郡’北魏初設於今山西臨汾縣西南境內,北接黃櫨嶺長城。東端則由北夏口——即今南口附近,直東到渤海,可能就是山海關一帶。以三千里計算,由山海逕居庸、崞縣、汾陽、臨汾一帶地也大致符合。”

羅哲文《長城》:“北齊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自西河總秦戌(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於渤海(今河北山海關)”。

第三條“東至碣石”就比較具體了,這個“碣石”就在今天的秦皇島、山海關及相鄰的遼寧省綏中一帶。

說山海關長及其鄰近地區的古長城是北朝時期修築的,是有較充分之道理的。北朝長城修築,一般都因戰事的發生驅民夫倉促修築,不似明代長城爲戍軍經年累月長期修築而成。這種倉促修築的長城,符合此次考察的山海關地區古長城之修築特點。山海關地區古長城土石堆築,收分大,外包(有條件的地區)就地揀取的自然石塊,外貌狀似河堤,反映的正是這種短期內倉促修築的長城之特點。另外,沿居民區構築,也符合當時注重實際控制、便於調動軍民修築的時代特點。“斬山築城”、“斷谷起障”,是這個時期長城的一個特點,鴨水河、剪子口、饅頭山一帶古長城是典型的“斬山築城”;裏峪、黃崖、長壽山景區石門橫嶺鎖谷牆垣則是“斷谷起障”。

在考慮分析上述情況的同時,還應該考慮當時的歷史環境有沒有這種需要。北齊後期到隋初的一段時間裏,山海關地區以及今冀東一帶(當時平州境),一直受到契丹、突厥和地方實力派營州刺史高寶寧的襲擾,直到隋文帝開皇三年,幽州總管陰壽率步騎十萬出盧龍塞,徹底打敗高寶寧勢力,山海關所在地區才相對安定下來。由此而論,自北齊後期到隋朝初年這段時間內,山海關所在地區是具備修築長城之需要的。面對來自北方的侵擾,修築這條營、平二州之間的長城,在當時是一種現實的需要。

山海關地區北朝時期修築的古長城之發現及確認,是近年來中國長城歷史研究上的一件引人注目的事,它的發現和考證,明確了山海關地區確實存在明代以前的古長城,而且,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這條修築於北朝時期的古長城之特點、位置與走向,這在中國長城研究特別是北朝時期長城的研究上,是有着重要意義的。

摘自王老師的《長城漫話》

(1)撫寧鴨水河西山古長城遺蹟

(2)山海關裏峪北朝長城遺蹟

(3)山海關老邊沿古長城遺蹟

(4)山海關長壽山石門橫嶺古長城遺蹟(上段)

(5)山海關長壽山石門橫嶺古長城遺蹟(下段)

(6)山海關剪子口南坡古長城遺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