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元的話,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隨着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公佈,一段藥價談判視頻在網絡熱傳。醫保局專家這“靈魂一刀”,引來不少點贊。

再降4分錢吧!醫保局專家“靈魂砍價”底氣何來?

緊張的砍價片段,不過是此次醫保談判的小小縮影。雖然這樣的談判此前已有過幾輪,不少“扶着牆出來”的藥企也見識了官方的談判能力,可這一次醫保局的砍價力度還是遠超許多企業預期。談判過程中,有的藥企代表打了數次電話向總部請示,有的出門就大喊“接受不了”,還有未中標企業淚灑當場。跌宕起伏的“劇情”,直觀反映着價格談判的不易。

之所以狠殺猛砍、錙銖必較,是因爲一分一分的個人小賬背後,是一筆一筆的民生大賬。經過談判,入圍藥價格平均降幅爲60.7%。按國家醫保局測算,患者個人負擔水平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降至5%以下。而且,此次談判成功的藥品,不少是新上市且治療效果好的藥品,涉及癌症、罕見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藥結核、心腦血管等10多個疾病。這其中,多個全球知名的“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如抗癌新藥PD-1抑制劑,單價降幅64%。對於參保患者來說,這無疑是天大的好事。我們也期待談判結果在地方順利落地,讓更多人享受到政策紅利。

再降4分錢吧!醫保局專家“靈魂砍價”底氣何來?

談判雖難但效果不錯,竅門在哪?首要一條是理順了談判機制,實現了全國一盤棋。眼下,醫保目錄由醫保局專設機構管理,改變了以往“九龍治水”的局面。此外,本次醫保目錄談判成功的藥品,將納入國家醫保乙類目錄,地方無權調出、也不能更改支付標準等,且談判確定的支付標準有效期爲2年。

如此一來,官方議價能力也隨之大幅提升。“中國有多少人口?我們是整個國家來跟你進行談判”“挾市場規模以令藥企”,談判專家這番話道明瞭自己的談判底氣。當然,企業絕不是“只談奉獻不求回報”,要知道醫保的“帶貨”效應十分明顯。企業“以價換量”,能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擠壓藥價水分,有政府有形之手推動,更有市場無形之手帶動,兩者相互配合、協同發力,實現了多方共贏。

再降4分錢吧!醫保局專家“靈魂砍價”底氣何來?

一粒藥片的價格,牽動着醫藥改革進程。直擊虛高藥價,繼續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還需更多改革、創新。如試點“帶量採購”,明確採購量,以量換價,低價者中標等等。把握中國市場特點,引導行業進入規模化、低利潤的惠民路徑中去,改革任重道遠,絲毫鬆懈不得。

再降4分錢吧!醫保局專家“靈魂砍價”底氣何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