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身处“大干100天全力推进盐射高速建设动员大会”的现场,心情无比激动,我们清楚还有100天,脚下这片热土将会承载着江苏射阳人民梦想与希望汇聚成高速长龙蜿蜒向西南的盐城市区延伸……笔者手端相机一刻不停地摄录现场工作人员和建设者的投入、记录着沿线村民翘首期盼的瞬间。或许这些影像资料将来成为射阳交通跨越式发展的见证,是盐射高速全力推进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

高速公路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我们国家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行驶、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世界各国、各地区对高速公路均有各自建设标准,设有统一的模式;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高速公路有所差异,有的国家地区对部分控制进出口、非全路段采用立交的直达干线公路也纳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根据技术等级划分,级别高于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高速公路与路网地位等级分类下的国道或省道,互为交叉关系,即高速公路在路网中是国道或省道的一部分,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同属于高等级公路。截至2019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26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

盐射高速即盐城至射阳高速公路,该高速路起自射阳县日月岛南侧与329省道交叉处,沿射阳县城规划区南侧、运棉河北侧向西,经合德镇、兴桥镇区域后,路线折向西南,止于盐城北侧新坍镇区域附近与沈海高速公路交叉处,路线全长22.497公里,项目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这是江苏省第一条以地方为主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唯一列入今年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的项目。

2019年2月12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重大交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视频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宣布的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盐射高速列入其中。盐射高速的地域东联射阳县城、射阳港,西接沈海高速,乃射阳对外联络的主要通道,是衔接盐城、射阳县城、射阳港等重要城市的枢纽,也是沿海综合运输通道,对完善苏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也加强了射阳与江苏内陆地区间的联系,同时大大缓解了射阳港区集疏运体系,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射高速建成后,将与大市区“5+1”高速高铁网无缝对接,射阳承接南北、内联腹地、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盐射高速顺利开工建设的背后离不开射阳县委书记唐敬、县长吴冈玉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射阳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研、吸收和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最终确定了盐射高速线路走向方案,并成为《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 》“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中“射三”南京至盐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射高速顺利开工更离不开以射阳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胡建国为首的交通铁军日夜兼程,大有“八百里加急”马不停蹄过驿站之势。这个团队把建设盐射高速视为特殊使命,特别是团队领班人胡建国同志,他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把盐射高速项目立项“变不可能为可能”!盐射高速共需编制10多个报告,仅各类评审就有环评、安评、洪评、稳评、用地预审等一系列审查审批环节,项目前期手续仅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需要24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审批手续,必须要有超强的业务能力、稳固的思想定力和持久工作耐力,披星戴月,夜以继日,终将不可能变为现实,最后的结果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

7月1日,盐射高速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标志着盐射高速项目建设正式开始。开工至今先后完成高速便道便桥搭设;标准化钢筋制作场投产;标准化试验室建成;项目现场大型机械,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陆续进场。项目开工以来,征地拆迁合力推进、安全管理步步为营、项目建设稳中有进。盐射高速前期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突破了施工建设的常规,创造了“射阳速度”。

11月8日,“大干100天全力推进盐射高速建设”动员大会在盐射高速项目施工现场召开,射阳县委书记唐敬、县长吴冈玉等县“四套班子”领导观摩项目现场,听取讲解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问题。日前,项目工程必备的施工手续齐全,“三场两部”已基本建成,便道便桥全线贯通,十字共振,静压桩机,锤击桩等大型器械进驻现场,盐射高速项目已具备主体工程全面施工条件。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盐射高速的建成后盐城至射阳原本近一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为射阳县各行业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发展,互相学习,提供了行业要发展,交通必先行的基本保障。

射阳交通行业发展在江苏省、市交通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射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码头、通用机场、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构架现代立体交通、智慧交通、品质交通、安全交通。盐射高速的建成,必将使射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盐射高速的加入更加圆满了射阳县大交通、大发展时代的科学构架。(本刊记者/陆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