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呼和經開暫時脫離了違約困境,回顧這一事件,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對記者表示,此事件短期會對城投債估值和流動性形成擾動。國盛證券研報也分析稱,由於“16呼和經開PPN001”是私募品種,並且違約之前早已負面不斷,因此對城投債整體估值影響有限。

段思宇

12月9日,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呼經開”)回售違約一事有了進展。第一財經獲悉,“16呼和經開PPN001”相關主體已達成協議,回售資金正在兌付過程中。

“目前的消息是,5億兌付,5億延期,至於延期期限,還需和呼經開等相關方面確認。”一位接近內蒙古地方監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現在地方、公司等各層面都在全力推進這件事,是有好的預期的。”

根據12月6日銀行間清算所發給投資人的通知,呼和經開回售違約直接原因是清算所未足額收到該公司的付息兌付資金。對此,有市場消息稱,“現經過溝通,部分投資者撤回部分行權金額,使行權金額等於5億,行權部分足額兌付。”記者多次致電呼和浩特市財政局詢問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未有相關回復。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呼和經開暫時脫離了違約困境,回顧這一事件,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對記者表示,此事件短期會對城投債估值和流動性形成擾動。“此後,城投債利差會在資產荒的大環境下重新被壓縮。”張旭稱。

國盛證券研報也分析稱,由於“16呼和經開PPN001”是私募品種,並且違約之前早已負面不斷,因此對城投債整體估值影響有限。“對於2020年的城投,我們仍然偏樂觀,只不過分化可能加劇,這也會在估值中體現。”研報提到。

根據國盛證券統計,目前各省城投私募債與公募債的信用利差差異較大,其中甘肅、內蒙古、上海和山西在60bp以內,而吉林、天津、廣西、貴州和黑龍江超過140bp。對於經濟財政較弱、債務壓力較大,且私募債溢價相對較低的省份,未來城投私募債信用利差可能進一步走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