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理解了孩子,就学会了沟通。那我们父母如何理解孩子呢。

《鹤唳华亭》以烧脑的剧情、一波三折的反转、大气磅礴的布景、考究的服饰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芳心。开场几集中,罗晋饰演的太子萧定权以哭赚足了观众对他的悲和情,而皇帝萧鉴的偏爱和对太子的无情让许多观众对他多了一份仇视。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都是儿子,为何大王就是“先是儿子,再是臣子”,而太子就 “先是臣子,再是儿子”?观众对太子的被虐都心有戚戚,为太子的不公平遭遇而喊冤。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可是再来回顾开始的剧情,我们就不难发现,导致太子自己被虐的根源不是皇帝的无情。而是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猜忌和怀疑阻挡了亲子关系的畅通,是两人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在张尚书告诉太子,大王欲在冠礼上为难他,他选择秘而不宣,自己叫停冠礼。在太子已经捉拿了重要证人吴内人,做足了完全的准备后,仍然在早朝中考验父皇和大王。在泄题事件中,太子为了防止被中书令陷害,先发制人搞鬼,最后以卢尚书顶罪而告落。

皇帝和太子在相互怀疑中关系越来越远,皇帝仿佛越来越无情,太子仿佛越来越可怜,父子之间的误解也越来越深仇恨。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太子和皇帝的沟通,我们逐渐看到皇帝深沉的父爱,皇帝对太子的不可言说的关心。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在陆文昔被赐婚于大王侧妃,太子急不可耐地找父皇求情赐婚,尽管开始父皇拒绝了。可在行宫内,在皇帝得知太子为了文昔想赢得射柳比赛后,尽管皇帝不想“让太子赢得好”,但皇帝还是让下人去查查陆文昔的生辰八字准备赐婚给太子。

而面对太子在邸报事件中瞒而不发,皇帝欲惩治太子待在行宫时,太子的一番告白逐渐融化了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坚冰。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理解拉近了父子关系,也融化了父皇无情的心河,敞开了太子冰冷的心扉。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理解,理解可以克服百般阻扰,可以融化任何误解和仇恨。

知心姐姐卢琴在《悦成长,把孩子当孩子》中讲到:

父母理解了孩子,就学会了沟通。

孩子理解了父母,就学会了关心。

男人理解了女人,就学会了尊重。

女人理解了男人,就学会了宽容。

儿媳理解了公婆,就学会了相处。

孩子理解了父母,就懂得如何爱父母。

父母理解了孩子,就懂得如何爱孩子。

01)彼此不理解,悲剧就出现了

这几天频上热搜的“博士拒见病危母亲”让很多人议论纷纷,个中内情只有自己知晓,我不敢妄加猜测。只是从往昔的信件中我们可知博士曾经是一个孝子,好孩子,但隐情让孩子成为了舆论口中的“不孝子”。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毋庸置疑的是当父母和孩子彼此不理解,误解、仇恨就出现了。

《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妈妈为了女儿可谓呕心沥血,放弃了前景美好的工作,没有再婚,独自拉扯女儿生活。为了不打扰女儿学习,放弃了一切娱乐;为了能够督促女儿专心,卧室改装成玻璃窗。就是妈妈这种倾其所有的爱快把女儿逼成了抑郁症患者。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当妈妈不理解孩子,孩子就会生气、压抑、更叛逆,亲子之间的裂痕也逐渐形成了鸿沟,割断了彼此的温暖和幸福。

与其万事扛着不告诉孩子,最后却在埋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给孩子贴标签,不如早一些告诉孩子我们的付出和考虑。

02)彼此理解,幸福就出现

我们不是大海,可以做到海纳百川,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可我们也不是机器人,只需要为孩子准备好衣食住行就好了。我们是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照料者,是孩子的知心姐姐,也是孩子的成长导师。

当我们感觉不舒服,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身体不舒服;

当我们付出很多,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累了;

当我们拿捏不准注意,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的想法和顾虑;

只有我们告诉了孩子,孩子才会知道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孩子才会理解父母。

而理解是爱的基石。

没有理解,何来爱,何来关心,何来情。

当我们告诉孩子,我们就打通了亲子关系的闸门,走进了彼此的心扉。

那我们父母如何理解孩子呢?

001)言传身教

董卿在访谈节目《面对面》中讲到:“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女儿两岁多可以独自走路后,我常常带着她去菜市场。

有时候,拎的菜实在多,我会告诉孩子,妈妈拎的菜好重呀,你能帮我拿拿吗?她就很体谅地拿过我递过去的小袋子,屁颠屁颠地走在前面哼着小调。

尽管女儿很少要我抱,可在她嚷着要我抱时候,我从来不讲道理,而是直接抱起她,让她明白妈妈理解你,理解你累了,想休息一会。可是抱着走一段路后,我会向她哭诉妈妈胳膊酸了,女儿就会理解我。

在我们的相互理解中,女儿很爱我,而我也越来越感动于女儿的体谅和无条件的爱。

育儿先育己,想要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努力去成为这样的父母。

002)及时沟通

当我们开始把我们的想法和孩子沟通时候,孩子也会和我们沟通和配合。

平常,大都是我陪伴三岁的女儿一起亲子阅读,一起玩耍。有段时间,由于我在网上报名了线上时间管理营,想学习时间管理,并且尽快完成作业,可是三岁的女儿照常要我陪玩。

于是,我在和女儿玩耍过程中,告诉她:我一会需要联网上课,不能陪她玩,你可以自己先阅读绘本,不想看了就自己玩会玩具,等到妈妈做完作业就陪你玩。

女儿虽然不太情愿,但看着我已经坐到电脑前,就自娱自乐得玩起来,而我也及时地交上作业。

当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人告诉她,孩子就真的会配合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孩子。

孩子常常比我们想象的更厉害。

知心姐姐卢琴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培训,而爸爸在外工作,于是就把年幼的儿子在幼儿园全托。孩子回家就很伤心地和妈妈表达,想每天回家。而知心姐姐就和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在外地,而自己工作很忙,姥姥腿脚不方便挤不上公交车。儿子虽然不开心,但还是明白了妈妈的苦衷,理解了妈妈的难处。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当我们把孩子当做一个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也会理解我们。

003)公司可以设立亲子日

有条件的公司可以设置亲子日,允许这天父母可以带孩子参观公司,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工作状况。

在亲子日,我们可以向孩子展示工作流程,让孩子了解我们在公司忙什么。

《小猪佩奇》中,猪爸爸带领佩奇和乔治参观自己的工作环境,从而让孩子对猪爸爸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仰慕。猪爸爸带孩子去参观修路,也理解了工人的辛苦。

《鹤唳华亭》:不是皇帝无情虐太子,而是两人不懂理解

如果公司条件不允许,我们也可以用工作相关的书籍告诉孩子我们的工作内容,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公司的安排。

当孩子了解我们每天忙碌的真相,孩子就会少了抱怨,多了体贴。

时间会流逝,容颜会老去,父母会不在,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刻在孩子的身心上代代相传。而我们理解孩子,会让孩子学会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更好地适应未来。

我们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的背景,亲子代沟会难免出现,分歧难免会存在。但是想法可以相左,理解却可以共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理解,亲子纽带就会越来越紧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