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自貿試驗區在中國已經走過5週年。5年來,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陸,中國形成“1+3+7+1”共12個自貿試驗區組成的“雁陣”格局。在投資、貿易、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一批批制度創新從這裏走向全國,成爲引領改革開放新的燈塔。

——編者“審批如此迅速,想都不敢想”

——實行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市場準入方式,讓企業進來容易、辦事方便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

試驗、探索、突破……許多“上海第一”“全國第一”的改革舉措,在這第一塊自貿試驗區的“試驗田”裏生根發芽並走向全國。

讓許多人記憶猶新的是中國第一份負面清單。上海自貿試驗區揭牌當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列表如約上網,中國第一份負面清單由此揭開面紗。自那天起,上海自貿試驗區內的外商投資不再需要事事審批,參與負面清單外的投資項目,備案即可。從2013版的190條特別管理措施到2018版的45條,5年來,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不斷瘦身。

第一張負面清單、第一扇“單一窗口”、第一票“先進區、後報關”貨物……許多改革舉措從自貿試驗區走向全國,自貿試驗區也從上海不斷擴圍。2015年,第二批廣東、天津、福建3個自貿試驗區掛牌;2016年,第三批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貿試驗區設立;2018年,海南自貿試驗區成立。自此,一個“1+3+7+1”,覆蓋沿海、中部、西部的自貿試驗區“雁陣”格局形成。

雖然各自地理區位和優勢各異,但實行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市場準入方式,讓企業進來容易、辦事方便,是所有自貿試驗區改革的重點。

瀋陽金嶺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28日,註冊地址爲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瀋陽片區全運路109-1號。由於第一次在自貿試驗區成立公司,公司有關負責人對流程不清楚。“我們只好提前打電話請教瀋陽自貿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們報送資料當天就拿到營業執照。此後公司兩次增資,也都在遞交材料的當天就完成了營業執照註冊資本變更。”負責人說,“審批如此迅速,是我們企業想都不敢想的。流程簡化、時限縮短讓我們省時省力,也加深了我們對自貿區營商環境的認識。”

從被劃入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享受商事制度改革的便利,到家門口直通“東北沿海唯一綜合保稅區”,遼寧東盛集團從兩間平房起家,目前年銷售額達10億元。“營口是個連接世界的港,又有自貿區和綜合保稅區,這裏的機會是國際化的。”遼寧東盛集團總裁文啓東這樣評價。

改善營商環境,各大自貿試驗區均有作爲。重慶自貿試驗區全面實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外資項目備案實現立等可取,覆蓋率達到100%,33項市級經濟管理權限下放片區,涉稅事項“最多跑一次”“全程網上辦”全面鋪開。陝西自貿試驗區企業工商登記註冊實現“一口受理、並聯審批”“集羣註冊”和全程電子化,辦理時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湖北自貿試驗區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試行“先建後驗”,項目審批時間縮短70%以上。

“通關零等待”“物流大暢通”

——實施貿易便利化舉措,暢通開放通道,打造自貿試驗區速度

做生意要講究效率,“英特爾”大連公司對自貿試驗區的效率體會很深。

爲了讓自貿試驗區的創新試驗真正轉化爲企業的獲得感,在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大連海關將監管順勢融入物流鏈條,就現有通關流程關鍵節點逐個進行梳理和突破,推動通關效率直線上升。

申報環節,通過推進通關一體化改革,省去全部轉關操作,通關效率提升20%;查驗環節,針對英特爾高精密設備開展“嵌入式查驗”服務,貨物入區時間由原來30小時縮短到5小時;物流環節,實現大連關區內進出區貨物雙向“自行運輸”,節省企業用車成本。此外,探索“先入區、後報關”等模式,確保24小時貨物入區不間斷、車間生產不間斷,每年爲企業節省操作時間近2萬小時。

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各類措施,英特爾貨物流轉速度提升20%,出入區單量呈幾何倍數增長,目前公司進口貨物從飛機抵港到抵達工廠耗時僅爲2個小時,現已基本實現“通關零等待”“7×24小時全天候通關”。

促進貿易便利,各地都在打造自貿試驗區速度。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行,口岸通關時間壓縮1/3。湖北推出“中歐班列(武漢)運單歸併、簡化申報”、減免稅手續彙總辦理等33項通關監管創新舉措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採信模式等15項出入境檢驗檢疫創新舉措,報關效率提升80%,一類企業出口退稅“當日申報、當日退還、當日到賬”。

效率在關口,也在物流和基礎設施。

河南自貿試驗區打造“四條絲路”,暢通開放通道。以中歐班列(鄭州)爲主要依託的“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今年前三季度,中歐班列(鄭州)共開行512班,超過去年全年總和,境外網絡遍佈歐洲、日韓、中亞24個國家126個城市。“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目前,在鄭州運營貨運航空公司21家,開通全貨機航線34條,國際全貨機航班日均110架次。以跨境電子商務爲主要依託的“網上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基本建成全球網購商品集疏分撥中心,集聚全球近4萬種產品。以鐵海聯運、內河航運爲主要依託對接“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順暢。全省已建成沙潁河、淮河兩條通江達海內河高等級航道,有效聯接上海等“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港口。

“我們堅持把打造空中、陸上、網上、海上4條絲綢之路作爲建設"一帶一路"樞紐的重要支撐,努力形成"四路並舉"的開放通道新優勢。”有關負責人表示。

“更多發展機會,更多共享空間”

——打造區位優勢,產業加速集聚,“一帶一路”創造共贏商機

藉着自貿試驗區的機遇,企業也能拓展更多商機。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農業基礎支撐,使陝西自貿試驗區肩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交流雙重任務,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抓住了機遇。

依託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港口功能和“長安號”開放通道,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建立愛菊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構建“北哈州、阿拉山口、西安”三大農產品物流加工基地,將產區和消費區對接起來,形成了種植、收購、加工、物流、銷售一條龍的全產業鏈,並逐步打造西北糧食集散中心。據瞭解,集團已先後進口哈薩克斯坦非轉基因優質油脂8219噸、優質麪粉8353噸、優質小麥3615噸、休閒小食品50噸,實現“中歐貨運班列”首趟滿載貨物回程。

有區位優勢,也有產業集羣。

湖北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有序承接產業轉移、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發展。據湖北自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光電子信息產業,武漢片區掛牌以來共引進重大項目50多個,總投資額2000多億元。目前,武漢片區已成爲我國光通信領域最大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光纖光纜國內市場佔有率66%、國際市場佔有率超25%。創新型企業加速向湖北自貿試驗區集聚。以小米、海康威視、科大訊飛、奇虎360、小紅書、尚德機構等爲代表的60多家知名企業總部或“第二總部”先後落戶光谷。

在重慶自貿試驗區,智能產業加速聚集。商湯科技人工智能、金泰克內存生產基地等標誌性項目落地。在醫療領域,新加坡萊佛士集團獨資醫院落戶;在航空產業,美國AAR、新加坡新科宇航、廣州飛機維修公司等企業落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黃永富對本報記者表示,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爲起點,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由點擴展到面。在建設中,各自貿試驗區依託區位優勢,重點培養一批特色產業並形成集羣效應。“對企業而言,這也意味着更多發展機會,更多交流、合作、共享的空間,尤其在人才引進方面更具優勢。”

“看自貿試驗區建設5週年的成績,有一些顯著的指標,比如入駐企業數量、產值、進出口貿易額等,而這些最終都體現在企業身上。”黃永富說,在自貿試驗區這塊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上,制度建設不斷探索新成果,企業發展也將不斷獲得新收穫。

圖片說明:

圖爲福州跨境電子商務首票保稅第一單通過海關監管。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圖爲廣東自貿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頒發首張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證。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圖爲天津自貿試驗區中心商務片區的樓宇。

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

圖爲市民在天津歐洲貿易中心購買紅酒。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圖爲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綜合服務大廳。

新華社記者 宋爲偉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