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民調機構蓋洛普發佈“員工敬業度和工作環境研究”報告稱,中國的敬業員工比例僅爲6%,遠低於13%的全球平均水平,處於世界最差水平。

這個數據就很有意思了。國內企業強調管理,考勤、薪酬、績效等等各種制度缺一不可,給予員工的工資也是越來越高,然而越管員工的敬業度反而越低。

而國外有些公司,比如谷歌、Facebook,員工可以帶狗上班,不要求打卡,帶薪年假15天起,也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這些公司這麼懶,爲什麼還可以成爲全球知名企業?

你給那麼高的工資,爲什麼員工還要辭職?

辛辛苦苦立制度、做管理、搞激勵、樹文化,最後還輸給了一條狗,問題到底出在哪?

員工敬業度從來不是用錢激勵出來的

企業老闆最大心願是每個員工都像自己一樣,用心做、拼命幹!用傳統的績效管理辦法員工事情做的好了就獎錢、員工做的不好就扣錢,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獎勵,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員工仍然不夠敬業、不夠用心、不夠投入、不夠拼命。

當公司給員工獎錢,員工會覺得是自己的努力成果給公司帶來了效益,所以公司的獎勵是應該的。但是扣錢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努力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公司還扣錢,容易引起員工的牴觸情緒。可想而知,時間長了,公司的跳槽的現象屢見不鮮。

你給那麼高的工資,爲什麼員工還要辭職?

馬雲說:員工離職,要麼是錢,給少了;要麼是心,委屈了

想要員工敬業,首先得讓他們工作開心

傳統的績效考覈結果直接和金錢掛鉤的考覈制度,不僅激勵成本高,而且還容易讓員工產生負面情緒,工作不開心。積分制管理模式下,通過加減分進行考覈,可以及時調整員工的工作狀態。另外,不和金錢直接掛鉤的方法,可以降低員工的牴觸情緒,幫助企業減少管理成本,讓員工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行爲,變被動爲主動,凝聚人心,共同推動企業發展。員工可以通過平時的表現爲自己爭取更高的積分,並將積分轉化爲相關福利,變被動爲主動,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不僅員工開心,工作積極性得到提升。

你給那麼高的工資,爲什麼員工還要辭職?

優秀員工不喫虧

積分制管理讓優秀的員工不喫虧,員工每加一次班、每做一件好事、每一個好的行爲,或者說每喫一次虧,都可以及時得到積分獎勵。用積分進行量化和記錄,通過積分記錄產生名次,然後再把名次與獎金、與旅遊、與公司的各種大小福利掛鉤,讓真正願意喫虧的人當月就能得到好處,當年就能得到好處,或者是有生之年一定會得到好處。

你給那麼高的工資,爲什麼員工還要辭職?

快樂會議、快樂氛圍

每月一期的員工快樂會議除了對員工的積分排名和各項名次獎進行公示和獎勵,還會有精彩的文藝節目,以及最讓員工開心的積分獎票抽獎環節。讓員工感受企業大家庭的溫暖,接收和傳播正能量,讓員工真正體驗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在積分制管理下的湖北羣藝,員工表現好就獎分,表現不好就扣分,員工掙積分你追我趕,上班有一種玩遊戲的感覺,每一個獎分事項,都有一張紅紅的獎票發給員工,在每月的快樂會議上,員工上臺表演,自娛自樂,同時,員工將獎票投進抽獎箱抽獎,中獎後可以得到100元、200元、300元的現金及毛巾、香皂、餅乾、食用油、小電器等物資,還有獎勵睡早牀等等,抽到獎的員工很快樂,沒有抽到獎的員工也感受到了快樂。

其實,員工的敬業度從來不是管出來的。讓員工開心,離職率自然就低了,抱怨也少了,對工作更專注了。員工工作不光爲了掙錢,能夠開心地把錢掙了,纔是新一代員工的追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