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的封建古代社會,人口一直是統治者所在意的問題,每一次朝代的更迭都是由戰爭促成,而每一次戰爭都會讓國家損失大量的男性人口,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國家急缺男性勞動力。在女多男少的情況下,男人便可以娶多位老婆,以此爲家裏傳宗接代,並且還能有效的解決人口問題。

古代男人一生可以娶多位老婆,衆星捧月的感覺並沒有讓男人得到“滿足”。我們看過很多古裝劇中,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男人已經娶了多位老婆,還不知足,還會在養一些家妓供自己享樂,而老婆們對此也沒有任何怨言,這又是爲什麼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家妓的出身,這些女子的出身大多是貧困家庭,家裏負擔不了這一個女子便賣給大戶人家,沒有背景、沒有條件就很難改變自己做下人的處境。而大戶人家爲什麼會要這些女子呢?在古代,要想讓自己家族興隆,必須有“關係”。而在他們眼中,這些女子跟同貨物一般,他們會培養這些女子唱歌跳舞,然後當禮物一樣送給別人,以此來搭建自己的關係網。

在古裝劇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這一幕,請人來家中喝酒,會安排一些女子去侍奉客人,這些女子就是家妓,已經培養多時,作用就在這裏體現出來。大戶人家權勢都是由複雜的關係網構成的,他們會拉攏一些大臣或者對自己有利的人,而圈養的家妓就是打開關係網的敲門石。

每一個送出去的家妓都是揹負着任務的,在歷史上最爲出名玩弄此手法的就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商人呂不韋,呂不韋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跟一般的商人不一樣,他的格局非常大,野心也非常大,他不甘於當有錢人,而是要當有權人。


爲了達到自己目的,呂不韋早年便養了很多女子,這些女子都是他精挑細選的,經過對她們的訓練,這些女子便無孔不入的打入官場之中,而呂不韋便輕鬆的掌握了衆多官場信息,知道這些信息後,呂不韋的仕途越走越順。

隨着歷史的發展,有不少人也模仿起了呂不韋的行爲,不過再也沒有人達到呂不韋的高度。終於到了唐朝時期,家妓已經不再出現,而頂替其地位的便是“官妓”,官妓跟家妓一樣,這些女子妖嬈誘人、善歌善舞,數量衆多,深受當時官吏們的喜愛。

而不管是官妓還是家妓,她們的出身便決定了她們自身的命運,在很多人看來,她們就是一件物品,只供男人享樂而已。所以古人培養的家妓的目的性是非常強,在古人眼中,家妓只是自己的維護自己關係網的行使手段,而得到的人也只是把她當成享樂的工具,所以家妓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這也就是我們開篇所說的,爲什麼古人已經有了三妻四妾還會再養家妓?因爲她們所做的事情可不是妻妾能做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