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闆說,“不喊的話,下午兩點鐘這一家貓也會按時回來喫飯,根本不用操心。除了憂鬱臉和阿黃這對小姐妹擁有姓名,玳瑁奶奶和奶牛孫子都沒有名字,被老闆統稱作“貓咪”。

原標題:街頭擼貓是成都人的上班儀式

在大榜上下班的紅星路街區

生活着貓、狗、鳥……

它們屬於某家商家鋪子

同時治癒着整條街上的所有人

所以,我們管它叫

「街寵」

“它挺幸福的”

書院西街,從地鐵口走出不遠就能看到串串店前栓着一攤毛茸茸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街寵貓。

它沒有名字,因爲貓主人高老闆覺得它不過一隻捉耗子的普通小貓咪,沒必要有名字,就一直喊它“貓咪”。

貓咪小的時候,是一隻楚楚動人的可愛小貓,帶着幼崽通常的奶聲奶氣,脆弱的四肢走路打顫,顛顛地朝着上下班的人流走過來。

那時候,它還沒熟悉頸上的項圈,每天都執拗地與繩結作對,結果往往是它被繩子拉倒,四腳朝天哇嗚直叫。

它只要這麼哇嗚一叫,人們就受不了了,從那時起,就有人開始買東西餵它。

“有買雞腿的,有買火腿腸的,人們還排着隊,這個餵了那個喂。貓糧也沒少喫,我們和隔壁三天兩頭還會燉魚,我們喝魚湯,它就喫魚。”

“還有女生每天早上上班餵它一顆包子喫,下班給它買牛奶喝。”高老闆笑着看它,“它挺幸福的。”

就這樣,經過多方投餵,那隻曾經楚楚可憐的小貓咪,迅速長大變粗,變成了一隻體態圓潤的胖貓。

歲月不但不饒人,貓都不放過

“不過這個貓是真的可愛,很愛玩。你一逗它它就沒完。”說完,高老闆從店裏拿出一根吸管,蹲下去戳戳它的耳朵。

貓咪在盒子裏正眯着眼打盹,被老闆戳醒,軟軟地睜開眼睛叫了一聲,伸了個懶腰,開始試圖抓住吸管往嘴裏塞。一直玩到老闆去忙工作沒人理它了,它才又眯起眼睛揣起手,趴在盒子裏打起盹來。

正因爲它可愛,有一次差點被壞人偷走。“那天沒拴它,一個人就把它抱起走了,一直走到地鐵口的烤魚店,幸好人們都認識它,把壞人攔了下來,纔沒弄丟。”

“皮蛋越來越像蒲公英啦”

皮球和皮蛋是我們的街寵狗,生活在穿巷子的老榻榻咖啡店。午飯後的咖啡時間,我們都會過去找它玩。

認識一下,這是皮蛋

皮蛋是被撿來的,那天皮球丟了,西瓜寶去找,走到大慈路聽到有汪汪的叫聲,過去一看,一隻箱子裏裝着兩個月大的皮蛋,小小的一隻,很乖。

西瓜寶把它抱回家,查過之後發現沒有得病,安心地把它養了下來。西瓜寶以爲它是弟弟,取名皮蛋,後來檢查了才知道是個妹妹。

剛撿回來的皮蛋

走丟的皮球三小時後找到了家,回到家的皮球發現多了一隻皮蛋,很生氣。也是從那天起,皮球開始每天離家出走一趟,直到有天遇到了壞人。

大球球和小蛋蛋

大皮球向你衝過來啦

皮球是一隻潔白比熊,剪着圓圓的髮型,20斤重,性格傲嬌。皮蛋則品種不明,撿來的時候只有一斤重——和大哥站在一起甚爲嬌小,性格用老闆娘的話說:“有點小機靈,有點公主病。”

比如,每當西瓜寶喊皮蛋:“乖~帶你出去玩。”皮蛋就會認真地把兩隻玩具叼到書包裏,然後自己也懂事地鑽進書包裏面,用一雙長睫毛雙眼皮的眼睛盯着西瓜寶。

可是當西瓜寶喊皮蛋不要隨地大小便的時候,皮蛋當做聽不見的樣子……總要在桌子底下偷偷拉完,再閃着犯錯的眼睛地看大家。

皮蛋最近猛喫猛長,已經有三斤重了。在老榻榻進門旁邊的牆上,西瓜寶用線記錄了皮蛋的身高體重。從撿回來到現在兩個多月的時間,皮蛋已經長到之前的兩倍大,三倍重,嘴巴變尖了,胎毛也開始掉。

“我現在就叫它脫髮少女。”西瓜寶說。

有一次西瓜寶帶皮蛋去打針,Tony老師勸她說要珍惜皮蛋現在的長相,未來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西瓜寶看着皮蛋說:“我家的狗,再醜都乖。”

下班時間,原來進門總喊“皮球皮球”的老顧客,現在改口喊起了“皮蛋皮蛋”。皮蛋聽到有人喊它,搖着尾巴走過來,頂着一身炸起炸起的毛。

“皮蛋越來越像蒲公英啦!”顧客抱起皮蛋說。

“我給它起名叫憂鬱臉”

圍牆面館裏,住着一家三代四隻貓。早上跑出去耍,中午下午跑回來。

奶牛貓是孫子,右下角的玳瑁是奶奶

奶奶玳瑁貓是全家愛耍基因的始作俑者,因爲它經常出去耍一天,所以有了阿黃和憂鬱臉這兩個女兒。黑白相間的奶牛貓是就是這兩個女兒幾個月前產下的新成員。

“憂鬱臉”是老闆給姐姐起的名字。他說:“這個臉你看嘛多憂鬱。”

生活不易,憂鬱臉嘆氣

憂鬱臉不愛動彈,也不怕人, 你坐到起喫麪的時候,它就蹲在你旁邊的凳子上,一臉憂鬱地望着你。

奶牛貓和阿黃膽小。小奶牛會和人保持一個似遠非遠的曖昧距離,用小眼神機敏地審視着周圍的一切,只要有人湊過去,它就一轉身躥下,躲在桌子底。

而阿黃就更直接:自己窩在一邊,很高冷,不社交。

在一旁舔毛的阿黃

除了憂鬱臉和阿黃這對小姐妹擁有姓名,玳瑁奶奶和奶牛孫子都沒有名字,被老闆統稱作“貓咪”。

“喊貓咪它們都曉得,一喊就會回來。”老闆說,“不喊的話,下午兩點鐘這一家貓也會按時回來喫飯,根本不用操心。”

這些貓也都有粉絲照顧,中午時間或者下午,來喫飯的粉絲們時不時會帶貓糧和零食餵給它們,粘人的憂鬱臉喫飽喝足,還會跑到人家身上蹭來蹭去,拉攏粉絲下次還來。

有了這一家子貓,最大的好處是連附近的館子都沒耗子了。老闆娘笑道:“去隔壁子捉完之後,它們還要把耗子一條條拿回來領賞。”

我後來問她,你覺得這幾隻小貓什麼時候最乖呀?她瞟了一眼蹲在椅子上的憂鬱臉和小奶牛:“就現在這個樣子吧哈哈哈哈。”

“喜歡它就要養好它”

我們常去喫巷巷面的那道巷口,走十步遠有家理髮店,門牌幾乎褪色,屋裏也不點燈,能發現它全靠門口掛着的一隻大鸚鵡。

據老闆說,這隻鸚鵡養了有三年多,沒有起名字。“它認得到人的,熟人只要過去一逗它就會主動打招呼,會說你好。”

面對生人,這隻大鸚鵡估計起了戒備心,它把身子挪到喫飯的缸缸上,探出它的頭,認真地研究起出現在它眼前的陌生面孔。老闆勸道:“它很兇,會突然咬人,咬到手一下就咬破了。”

老闆還記得剛買回來的時候,這隻大鸚鵡長得並不好,毛色灰溜溜的,羽毛也不順。

“要我餵了纔好。”老闆指給我看它的飯盒,“我專門給它買的,有蘋果、嫩玉米、生花生、核桃米子,你看現在毛色多漂亮。”

旁邊等着剪髮的爺爺搭話道:“比人喫的都好喔。”老闆肯定地答道:“餵它就要好生養它得嘛,你要不好生保護它,你就不要養,買都不要買。”

雖然路過這道巷子的人不多,但幾乎每個人都會過來逗逗它。老闆一邊工作,一邊也和路人擺龍門陣。

“有種鳥是不是比我養的還大哇?有冠子,紅色的?”

“那種不敢喂,那種是保護動物的嘛。”

“我這種是不是保護動物的嘛?”老闆問,路人答不上來,於是大家哈哈一笑。

鸚鵡在一旁偷偷瞥着老闆

除了這些有家有戶的街寵,在我們上下班的路上還會遇見很多流浪貓流浪狗,特別是冬天到了,它們會更頻繁地尋找食物,還會躲在溫暖的車底。

(在這裏還是希望有車的朋友,這個冬天開車之前,拍一拍引擎蓋,按一下喇叭,檢查一下有沒有躲起來的小可愛。)

「你上下班常走的那條路上,有沒有街寵呀?」

來留言區,說一說你和街寵的故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