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離焦慮呢?分離性焦慮是指6歲以下的幼兒在與家人,尤其是與媽媽分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應。一般來說,多數發生在寶寶入園前後,持續的時間也因人而異,有的寶寶1到3個月,有的寶寶時間還要長

寶寶的分離焦慮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

有的寶寶在家正玩的開心,一見媽媽換衣服或提包穿鞋子,立即停止玩耍。哭鬧着要你抱,使勁兒抱住你的腿,或者去門口擋着。有的1歲左右的寶寶,誰都不讓動她或是抱她,只讓她媽媽抱,並且媽媽還不能出她的視線,不能做別的事情,更不能抱其他小寶寶

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一開始表現出對新環境極大的興趣和好奇,隨着新鮮感的消失他們便會哭鬧想要回家;哭着找家人,把家裏人挨着都找一遍,還有的孩子一入園就表現爲大哭大鬧不肯朝幼兒園的方向走

這些情況都是由於寶寶與家人的分開而產生的心裏焦慮不安,有早期的分離焦慮的孩子,如果家長不能及時進行預防和化解,慢慢地長大後,上學容易發生學校恐怖症、考試緊張症,甚至成年後出現急性或慢性焦慮症,從而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如何預防和及時化解寶寶與家人分離焦慮呢?

一,擴大寶寶的社交範圍,不要只依賴父母或者其他家人

這裏所說的社交範圍,包括撫養人在內,大多數媽媽上班時都要偷偷地離開,避免寶寶的哭鬧,其實大可不必,父母給寶寶講道理,別看寶寶小,他沒你想象的那樣啥都不懂,你要靜下心來,耐心的給寶寶講道理,說,媽媽要上班,再不去就要遲到了,媽媽就要收到懲罰了。指導寶寶主動和媽媽再見,或者把寶寶認爲重要的人,願意依賴的人增多,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等,當你上班時,主動引導寶寶去找其他家人玩耍。這樣從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

如果等到寶寶長大一點兒,更不會一見到家人尤其媽媽離開,而哭得撕心裂肺,一直哄不好的那種狀態心理學研究表明,寶寶對媽媽的依戀程度,一方面與家庭教育有關;另一方面與寶寶成長過程中接觸社會有關,想讓寶寶對媽媽或家人的依戀程度不過於深,就要想方設法的使寶寶接觸更多家人以外的人和事

例如,經常帶寶寶到公園或小區附近散步玩耍經常去超市,遊樂場等,相反,較少的參與外界的活動和接觸外界的事物,在面對陌生人、陌生環境時就更易產生分離焦慮,所以,寶寶幾個月開始,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擴大寶寶的活動的空間和交往範圍,使寶寶初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

二,寶寶認生期,媽媽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認生期,一般從6~7個月開始,有的寶寶在4~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對陌生人哭鬧,在認生期,一定要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首先,不能嚇寶寶,明知道寶寶見到某人或某事物就嚇得哇哇大哭,,有的家長還故意那樣做,他認爲寶寶是因爲其他原因哭鬧,根本不知道害怕

還要注意,寶寶認生期間,對媽媽的離開特別敏感,媽媽最好不要過多的離開寶寶,如果必須離開,就儘量避免寶寶看到媽媽離開,儘可能多地提高寶寶對父母或周圍事物的信任感

三,爲入園前的寶寶做好心理準備,防止過度的分離焦慮

尤其是與家人的分離焦慮,提前給寶寶說,幼兒園有可愛的小朋友,還有愛你的老師,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千萬不要提早嚇唬孩子,你不聽話,告訴老師,讓老師打你等等

爲了熟悉幼兒園環境,入園前寶媽最好帶寶寶去幼兒園參觀、玩耍,讓孩子感受幼兒園各種玩具的趣味,感受教師的和藹可親和集體生活的樂趣;

爸爸媽媽要和教師,小朋友有真誠快樂的交流,讓寶寶在這種快樂的互動中建立對教師及小朋友的信任感

四,心理學中指出,

分離焦慮症其實是一種不良情緒的表現,擁有良好情商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要從小就注意寶寶的情商教育,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化解分離焦慮症

如何進行情商教育呢?

1.父母給孩子做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良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遇到事情就着急或者發脾氣,尤其是在寶寶面前,在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各種關係

例如:工作與生活的關係,夫妻關係,鄰里關係等

積極樂觀,少抱怨,使寶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養成積極向上的品格。

2.不要過於溺愛孩子

當寶寶不小心摔了一跤或碰了一下,家人趕緊跑上前,一副心痛的樣子問長問短。父母的做法與態度,不僅不能消除孩子的痛,反而會使孩子對父母過分依戀,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成脆弱、膽小、依戀等性情。鼓勵孩子不怕痛,自己爬起來,並表揚孩子的勇敢與堅強;

3.不要過於限制孩子的自由

在生活中,這個也不讓寶寶動,那個也不讓寶寶玩,還必須聽家長的,太過於家長專制,長時間禁錮孩子的思想,壓抑孩子情緒情感的正常發展,也會使孩子變得唯唯諾諾。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能夠自己做主的事情,一定讓他自己做主。

4. 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這不僅能提高情商,還是化解寶寶與家人分離焦慮最最有效地方法,也就是說,只有寶寶與外界的人和物接觸熟悉後,他才能主動地接受別人,信任別人,才能在與家人分離時沒那麼多的焦慮不安

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與小夥伴一起玩耍。在與小朋友玩耍中,正好提供一個認識自我,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瞭解他人,學習爲他人着想的機會。

情商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長堅持不懈地努力。預防和化解寶寶與家人的分離焦慮其實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只要寶爸寶媽們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並且經常把寶寶帶出家門,與外界的人和物開心的接觸交流,相信寶寶與家人的分離焦慮。大約3到4個月就會慢慢化解

主要媽媽要有耐心,家人也要積極配合參與起來。預防和化解寶寶與家人的分離焦慮,需要父母從細節開始入手,耐心地陪伴寶寶度過分離焦慮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