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的传世金句,言简意赅,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西汉礼学家戴德和戴圣都曾对《礼记》进行编订,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1.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出自《礼记·聘义》。玉上的污点不能遮盖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也不能掩盖玉上的污点。前半句形容缺点不能掩盖优点,优点多于缺点。后半句形容优点也不能掩盖缺点。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出自《礼记·学记》。不知道:一作“不知义”。璞玉只有经过工匠的雕琢,方能成为美玉;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出自《礼记·学记》。虽有美味的佳肴,如果不吃就不知道佳肴的滋味;虽有最深刻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道理的好处。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必须身体力行、亲自实践,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如果不实践,就不会有所收获。

4.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出自《礼记》。说话要实实在在,做起事来要循规蹈矩,活着就要坚定不移的坚守志向,死了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会影响名声。

5.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出自《礼记·学记》。孟公绰可以担任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才能十有余的,但是不能担任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出自《礼记·学记》。君子要想移风易俗、改变社会,就必须通过学习。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如果停滞不前、不肯学习,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又何谈改造社会呢?

7.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出自《礼记·学记》。追求广博的知识,而不停止;切实地去做而不知疲倦,不会懈怠。掌握广博的知识,必须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如果稍遇到困难就懈怠,那么将一事无成。

8.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以安诗。

出自《礼记·学记》。不先学习拨弄琴弦,就不能够弹奏好乐器;如果不先广泛的学习,就不能做好诗文。这句话强调了学习,需要先打好基础。

9.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出自《礼记·学记》。古代教学时,第一年考察对经文的解读,观察学生的兴趣;第三年则要考察是否专心于学业,能否高兴地与人交流。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以灌输为主,而要培养他们的实际处事能力。学生一方面要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更要学习做人的道理。只有获得了独立处事的能力,才算是优秀的学生。

1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出自《礼记·学记》。如果学习知识独自一人,且没有与朋友之间交流,就会变得孤陋寡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