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小河會議上,中央軍委決定由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賀龍統一領導陝甘寧和晉綏兩區工作,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支援西北解放戰爭,這樣,中央就把全面支持西北解放戰爭的擔子交給了賀龍。對於一個一輩子帶兵打仗的賀老總來說,他也希望統率野戰部隊馳騁疆場,然而從戰爭全局出發,他個人從不計較什麼。7月底,賀龍根據中央軍委指示,又將晉綏野戰軍第三縱隊主力調給西北野戰軍,僅留下該縱隊的獨三旅在晉西北。

賀龍元帥

8月中旬,中央軍委爲迷惑敵人,掩護西北野戰軍主力在榆林以東集結待機,指示賀龍,立即部署在陝北的機關迅速移往黃河以東,製造主力東渡的假象。於是,賀龍、習仲勳率中共中央西北局、邊區政府和聯防軍機關,冒着狂風暴雨於8月18日渡過黃河。他們剛剛登上東岸,胡宗南的部隊已追到西岸,隔河打炮。炮彈在河中激起陣陣浪花。賀龍笑着對部隊說:胡兒子放炮爲我們送行呢!別理他,走呀!彭德懷抓住這一機會,在沙家店地區指揮西北野戰軍殲滅了胡宗南集團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三十六師。彭德懷在前線指揮打仗,賀龍在後方送糧、送錢、送兵。

在榆林戰鬥中,第一、二、六、九、十分區都動員羣衆背糧。僅臨縣三個鄉就動員了69萬人次,其中婦女佔32萬人次。綏德有部分糧食還是從河南運來的。在晉南也有數萬人運糧,運糧的牛車絡繹不絕。西北野戰軍副參謀長王政柱後來著文說:西北野戰軍所用的糧食,主要是賀老總組織晉綏解放區的人民羣衆,從千里之外運到陝北來的。賀龍在補充兵員上也有一套辦法,那就是:在部隊,緊縮機關、充實連隊;在老區,主要是動員失散兵員歸隊;在新區,動員羣衆參軍,組織游擊隊,千方百計擴大地方兵團。這種辦法很見效,僅1947年就動員了3萬人參加野戰軍,5萬人參加地方軍。在兵員動員、擴大地方兵團的基礎上,根據戰爭的發展,到1948年底,在陝甘寧和晉綏地區的野戰部隊擴大到了七個縱隊零二個旅。到了1949年6月,西北野戰軍指揮下的部隊,已從小河會議時人員不充實的三個縱隊兩個旅,發展成按二三制編制的18個師,6個軍,2個兵團,22萬人的大軍了。

小河會議彭德懷、賀龍、陳賡、王震合影

建國後彭德懷在接見電影《沙家店》劇組創作人員時說:光在糧食問題上表現賀龍是不夠的。他不顧一切地支援西北戰爭,非常熱情地動員新兵、搞醫院、搞糧食,還親自到部隊中去進行鼓動。你們要加強描寫賀龍同志。1949年10月18日,毛澤東正式發佈由陝人川作戰的命令。毛澤東告訴賀龍說:殲胡作戰時間,不應太早,應待劉、鄧進至敘府、滬州、重慶之線,然後發起攻擊,時間大致在12月中旬。入川部隊接受任務後,情緒飽滿,鬥志旺盛,但也有一部分北方人,不想入川。他們有的怕到了康川不服水土;有的怕喫不到麪食、喫不慣大米;有的怕與少數民族處不來,總之,有不少思想問題,賀龍覺得,這是入川前思想上的一隻攔路虎,必須予以解決。他指示十八兵團趕快組織幾次報告會,打開幹部們的思路。

10月25日,賀龍召開了南下幹部動員大會。他在大會上作了深入動員。他說:毛主席交給我們的任務,是殲滅胡宗南部隊,配合二野解放祖國的大西南。這個任務是非常艱鉅的。不錯,西南和華北等地相比,許多地方還是很落後,條件也是艱苦的。大家不要怕艱苦。我們有些同志一聽說西南是‘天無三晴,地無三平’,還天天喫大米,就想留在家鄉不走了。我們在座的都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革命戰士,我們不是天天說要解放全人類嗎?現在西南還有幾千萬同胞在受苦,蔣介石還有幾十萬軍隊盤踞在那裏,要把西南當成捲土重來的反攻基地。你們留在家鄉能安居樂業嗎?

1949年劉瀾濤、程子華、李井泉、越振聲

1949年劉瀾濤、程子華、李井泉、越振聲、譚政、羅瑞卿、賀龍在西柏坡

我也不是北方人,家鄉在湖南桑植。我就是喫大米長大的。爲了革命,爲了抗日,我們許多南方人蔘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徵,到了晉綏,喫了整整8年的小米和黑豆。難道在座的同志就不能爲了革命,到西南去喫幾年大米飯嗎?同二野會師以後,要虛心向他們學習,主動搞好團結。不要一開口就是我們喫了好幾年黑豆。難道只有我們才艱苦?兄弟部隊就不艱苦嗎?其實我們晉綏背靠陝甘寧邊區,比他們在大行山的條件好多了。解放西南是大陸上的最後一仗。我希望每個同志都不要錯過這個立功的機會。

賀龍的話打動了許多人的心。擔任過中共四川省委副祕書長、從晉綏南下的幹部賈丕基回憶說:我當時就是不大願意到西南來的,怕不適應環境。聽了賀老總這一席發自肺腑的話,我爲之感動。事過30多年,其他的話我都記不準了,唯獨難道你們就不能爲革命到西南喫幾年大米嗎這句話,我銘記至今。我就是聽了這句話以後下決心參加南下隊伍的,至今也不後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