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藉着第二十屆高交會的餘暉,蜂羣產業社區邀請來了國家物聯網標準組總體組組長沈傑博士,傳授物聯網產業生態頂層規劃及物聯網國際框架標準六域模型在構建智慧產業園區運營生態中的應用。集團董事長蔡劍斌、深物聯祕書長鬍豔芬、匯商雲董事長鍾智斌、深圳市蜂羣物聯網公益基金會發起人王鳴博士等參與本次交流會。

交流期間,沈傑博士指出,“物聯網的最大特點在於碎片化,需要政企產學資商等生態的深度融合,而在融合過程中需要各方資源的配合,因此,頂層架構就顯得尤其重要。要想建設好物聯生態,頂層架構需先行,社會組織做黏合劑。”

此外,沈博士認爲,傳統物聯網分層模型已無法滿足物聯網異構體系,需要新的體系和思維進行重構,以滿足物聯網的發展要求。因此,沈博士重點講解了國際物聯網框架標準--六域模型。

△國際物聯網框架標準--六域模型

在傳統的物聯網中,常把物聯網分爲平臺層、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4個層次。而國際物聯網框架標準六域模型,將物聯網生態構建可能涉及到的環節分成6個業務區域:用戶域、目標對象域、服務提供域、感知控制域、運營管控域及資源共享域。

爲了將六域模型更具體化講解,沈博士從以下幾點做了重點闡述:

Q1:產業鏈或企業如何參與到物聯網大浪潮?

基於物聯網“六域模型”,我們能更加清晰地瞭解和判斷一個物聯網應用生態體系的所有參與者及協作分工關係。簡單地說,一個面向某類應用的物聯網生態體系的參與者,主要包括物聯網用戶域的政府、企業和公衆等不同類型用戶,目標對象域中不同對象的實際所有者,感知控制域中不同系統的部署主體和所有者,服務提供域中提供網絡、雲計算、物聯網基礎平臺等基礎服務的運營商和第三方大數據挖掘分析服務商及物聯網特定應用服務運營商等,運維管控域中提供系統運維保障的第三方及法規政策監管的第三方,資源共享域中第三方支付工具、第三方信息資源、第三方社交平臺、第三方金融資源、第三方物流資源等的主體。

Q2:六域模型相比傳統分層模型 優勢在哪?

舉個例子,以農業物聯網爲例,傳統的方式是根據分層的架構建立一套農業物聯網系統,銷售給農民並幫助其提高養殖效率。然而,由於使用難度高等侷限,農民難以長期有效使用和維護這套專業的系統,同時還要獨自承擔系統所有的成本,這就導致了農業物聯網系統難以大規模推廣。但養殖過程中獲得的數據可能對於銀行、保險、農資企業、銷售渠道、消費者等具有同樣重要的價值。這時,共享養殖數據,分攤單個使用者的成本,構建農業物聯網生態體系就顯得十分重要。

△農業物聯網生態體系

最後,沈博士總結到:“六域模型是爲行業物聯網生態構建者提供方法論指導,使其可以按照每一個域的定義和要求,理清六個域涵蓋的要素和域域之間的關聯邏輯,從而獲得一個清晰的行業生態框架。這對於德諾邁斯目前在漳州運營的物聯網示範園如何構建智慧產業園區運營生態是一個道理。標準的價值在於引導物聯網技術產業鏈上的主體和各行業的主體在大框架做協同融合。目前,六域模型已成爲物聯網參考架構國際(ISO/IEC 30141)和國家標準(GB/T 33474-2016) 的核心內容。”

△與沈傑博士(左4)合影留念

沈博士此番“授之以漁”的專業講解,讓我們深深感悟到這麼個道理--學到知識不是最重要的,學到方法纔是真諦。相信在沈博士的方法指引下,德諾邁斯智慧產業園區生態體系會日臻完善、越發成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