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到好的和田玉籽料,最好的地點是和田的玉龍喀什河玉石巴扎,當地人叫塔西巴扎,塔西特西就是玉石的意思,塔西巴扎,玉石巴扎的意思,這麼說出租司機都知道的。當地出租車司機99%是維吾爾族,而且大多漢語不是太好。

巴紮上料子很多,看的人眼花繚亂的,這正是考慮眼力和經驗的時候。

很多黃沁料子,這種料子在巴紮上大多集中在少數幾個玉商手裏。和田巴扎的料子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大部分玉商都是專門賣一種料子,賣黑青的專賣黑青,賣黃沁的攤子上大多是黃沁,賣白籽的專賣白籽,估計是術業有專攻吧。

巴紮上基本就是這樣,一塊黑布,一個噴壺,一個塑料桶,擺在攤子上就可以賣了。這塊黑布對維吾爾族玉商有很重要的意義,有的時候鋪在地上,千萬不要用腳去踩,踩上的話會造成不必要的糾紛的,切記。

當然,還有這樣的,直接擺在鐵櫃子上,這種大多是附近農民兼職來賣料子的,非專業玉商。當然整體料子的品質不是太高,好多都是自己農閒是挖的,這種攤位偶爾有撿漏的機會,但是不大,巴紮上人來人往,漏不一定能輪到你。

來和田巴扎的非專業玉商最喜歡逛的是這種攤子,挑小石頭湊手鍊。

實際上這一堆石頭被很多人扒拉了無數遍了,隨手一抓,自己看看品相吧。某寶大量的幾十塊,一百左右的料子來自於此,大多都是一堆通貨全部買走,一般是一尿素帶幾千塊吧,見過幾次這樣的成交。單挑的話,其實是很不划算的,雖然能調到一堆料子的幾個眼睛(一堆料子中的精華),但是你確定您挑的眼睛真的是眼睛嗎?您的審美觀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觀嗎?

以上都是玉商按照盈利的眼光看的,其實做爲普通買家,不是太貴的話也沒啥大事,不至於這麼琢磨。

這種大堆都是塊頭比較大,剛從料場拿到巴紮上,是準備賣通貨的,當然也可以單挑。

這兩年和田禁挖的厲害,新料子出的很少。所以玉商的選擇餘地很小,這就催生出一種新的賣料子方法。把白玉籽料切開,去掉毛病,賣籽料切塊。

切開的籽料基本算是明料,在細度白度達到要求的前提下,只需要根據形狀判斷能做什麼掛件即可。雕刻師傅心裏都有一杆秤,料子差不多,稱下克數就行了,這樣就去掉了開料子的風險,當然也就失去了發大財的機會。所謂風險和機遇並存就是這個道理。

切塊大多是紅皮白肉,因爲紅皮白肉的料子最受人喜歡,所以價值最高。當然,這也是作假的重災區。下面這塊料子肉質細膩,白度不錯,紅皮白肉,看着還不錯。

籽料看的多了,總覺得斷面尖端稍薄的地方給人感覺水水的,有點太透了。小白籽咱也買了不少,即使很薄,也不想這樣的水透。

恩,挺開門的染色料子,邊緣變黃開始褪色了。顏色很典型的類似濃醬油色,沒有顏色漸變,沒有真皮色的老氣。

黑方框處皮色沒有扎到肉裏,沒有色根,只是很淺的一層浮於表面。

看籽料皮色的重點在於看裂,裂處是否沁水草紋,是否有色根,是判斷是否籽料,是否真皮的重要依據之一。下面幾個方框中,都是顏色沿着裂聚集,沒有水草紋,沒有色根,開門染色料子。

同理,沒有水草紋,沒有色根。

這種料子大多都是青海料山料,先進滾筒磨成接近籽料的形狀,再染色,再切開賣切塊。費這麼大勁就是爲了把百十塊的青海山料賣到大幾千或者上萬,幾十倍的利潤讓人慾罷不能啊。

和田玉行業坑大水深,不靠譜的賣家太多,大夥擦亮雙眼啊。和田玉不能喫喝,變現困難,純粹是玩物,指望投資發財的玉友還請慎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