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承接上一篇文章《 用一些小套路,讓用戶離不開你的產品 》,談談如何設置產品非人性“套路”。

如何設置產品“套路”

關於產品套路筆者是不推薦大量使用的,大量使用的話久而久之就會成爲公開的祕密,降低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並且利用套路來拉新、增加日活或提高留存率都非長久之計,產品做得好纔會帶來忠實的用戶。

當然,產品套路如果使用適當,在某些場景使用起來用戶也並不會特別反感。例如某些APP的會員服務自動續費功能筆者就不反感,不僅便宜還方便。因此,請各位產品經理們根據情況自行決定如何使用產品套路。

產品“套路”筆者總結有如下幾種方法:

  • 隱藏法:如利用默認選項增加產品使用率;稅費在結帳時才顯示……
  • 強制法:如早些年使用手機QQ發送信息會強制增加“來自手機QQ”的提示;安裝電腦軟件時會強制安裝其他軟件……
  • 誘導法:如小黃車退押金時誘導點擊繼續使用小黃車服務;利用僅剩1件刺激消費者快速做出購買決定……
  • 障礙法:如把人工客服的入口藏得很深;多次確認才能推出某應用……

隱藏法

大家仔細回憶一下,下面的幾個場景是不是經常發生?

使用外賣軟件左挑右挑的終於挑好了要訂的飯,下單的時候發現還要多支付幾塊錢的餐盒費,雖然心裏有點兒不高興,但心想都挑了這麼半天了,也就多幾塊錢,就這樣付款吧;使用旅行軟件去訂飛機票,發現了一個最低價,結果在付款的時候,發現要在默認選項裏勾選了一個購買幾十元的酒店優惠券,若不細看就不小心中了產品套路,一起購買了對自己沒有用的服務。

上述場景都在利用隱藏費用的方法營造出一種低價的表象,來吸引用戶點擊及消費。

隱藏法就是通過精心的設計把一些必要費用、附加功能、獲取難度等內容隱藏或僞裝起來,吸引用戶使用產品。

1. 默認選項

默認選項是產品經理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法,通常情況下產品經理使用默認選項是出於好心,利用默認選項簡化產品,減少用戶的操作,提升用戶體驗。但若把一些用戶不想使用的功能放在默認選項裏,並把默認選項掩飾起來,就屬於典型的設置產品“套路”。

應用案例

1) 默認下載

從站點下載的軟件安裝包,熱門推薦欄勾選着多個用戶不需要的軟件,安裝頁面下方也勾選着用戶不需要的內容。如若用戶不仔細看,不仔細思考,點擊了“快速安裝”按鈕,那麼勾選的內容就一同安裝到了電腦裏。

2) 默認繳費

2017年一篇名爲《一年100億?揭祕“攜程”坑人“陷阱”》被瘋狂轉發,雖然攜程已闢謠數據是誹謗,但曾經的攜程在付款頁面的確採用了很多“默認繳費”的默認選項。

攜程利用默認選項的方法捆綁銷售增值服務,若用戶不仔細看,不手動取消,就在付款時購買了增值服務。攜程的該設計模式也曾被影視明星公開吐槽,如今已經更正。

利用默認選項來“套路”用戶的方式還有默認訂閱短信、默認訂閱郵件、默認加入XX計劃、默認同意分析行爲數據等,就不一一舉例。

2. 隱藏消費

隱藏消費指產品利用隱藏費用的方法營造出一種產品低價的表象,來吸引用戶點擊及消費。

隱藏消費和上面所述的默認選項不同,默認選項是可以取消的,而隱藏消費特指不可以取消的消費。

應用案例

如前文所說,外賣平臺利用隱藏餐盒費的方法吸引用戶,結賬時用戶也不會爲了幾塊錢的餐盒費放棄購買。

同樣的原理,部分平臺還會刻意隱藏運輸費、稅費等費用,甚至部分店家還會主動降低產品價格,增加運費價格來實現吸引用戶的目的。

3. 隱藏難度

隱藏難度指產品不主動告知用戶獲取難度,營造出很容易實現的表現來吸引用戶。隱藏難度的套路不像遊戲軟件把每一級的升級進度都寫明,而是去刻意隱藏難度,並逐漸加大難度。

應用案例

用過拼多多砍價的小夥伴,有沒有被第一刀砍掉了一大半兒的價格所驚喜到,而後趕緊轉發給朋友讓他幫你砍價;結果發現第二刀第三刀越砍越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砍到零。但是,眼看着馬上就要到零,還繼續抱着希望給朋友轉發。

拼多多在這裏面就運用了隱藏難度的方法,最開始給予的多,給予用戶希望,吊起胃口,而後越來越少。

產品隱藏難度的方式還包括贈送優惠券,贈送的優惠券並不是無條件使用,增加了很多限制性條件;但把優惠券的使用說明刻意隱藏,以吸引用戶。比如滿多少元纔可以使用優惠券,優惠券需要拆分多少次使用,只有部分產品纔可以使用優惠券等。

4. 隱藏廣告

隱藏廣告就是把廣告僞裝起來,如果用戶不仔細看,還以爲廣告也是產品的一部分。例如在信息流應用裏面增加與信息流融合度很高的廣告內容,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爲廣告也是一條信息流。

應用案例

今日頭條和百度的信息流廣告,與信息流內容的融合度很高,“廣告”二字提示的永遠很小。

強制法

強制法就是不給用戶選擇的機會,直接把產品經理想要推廣的功能附加給用戶;用戶如果不主動取消,這個功能將會一直持續。

1. 自動續費

有時買一些應用網站會員的時候,選擇的是自動續費的選項。結果到了續費時間,即使這個軟件不再使用了,它也會自動扣除下一個續費週期的費用。若綁定自動續費信用卡是一個不會主動推送扣款消息的信用卡,用戶就有可能需要過好久纔會發現一直在被不使用的軟件扣費。

2. 強制廣告

強制廣告是指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強制把產品推廣廣告借用戶之手發送出去。

應用案例

例如有一款產品叫做名片全能王,可以把收到的名片通過攝像頭掃描保存到自己的手機通訊錄裏。但是掃描的時候,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給名片所有者發送一條推廣短信,通知對方誰使用名片全能王產品拍了你的名片,邀請你也一起使用。

早些年使用手機QQ發送信息,會在消息底部強制增加一條“來自手機QQ”的提示,以讓對方知道還有手機QQ這一產品,達到推廣的目的。

相同的,用郵箱軟件發送郵件時,有的軟件也會在郵件底部增加一條“郵件發送自xxx軟件”,以達到推廣的目的。

誘導法

誘導法就是利用用戶習以爲常的操作習慣,來誘導用戶點擊產品。

1. 小紅點

人類天生具有強迫症,小紅點就完美利用了人類的這一個弱點。

小紅點功能最開始是用於提示用戶,早在2009年,黑莓手機在其9700系列上就開始使用類似於小紅點的形式提示用戶。如今,小紅點的設計已十分常見。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產品經理都在用小紅點來提示用戶,小紅點已經被產品經理進化成推廣產品新功能的一重要手段。

應用案例

支付寶利用小紅點來推廣基金功能

360利用類小紅點的做法吸引用戶使用其產品功能

小紅點的例子如果要舉能舉出很多,小紅點差不多成爲了行業標準。

大家打開手機看看各大APP,幾乎都能看到小紅點推廣的身影,用戶也幾乎對這種推廣方式免疫。建議產品設計師們不要在單純使用最原始的小紅點形式,不妨試試新鮮的方式來破解用戶的免疫系統。

2. 反框架行事

反框架行事就是利用用戶習以爲常的使用習慣,反框架製作產品。

應用案例

大家看看下面的小黃車退押金按鈕,按照常規的操作習慣是不是“留下來”按鈕位置應該是繼續退押金?而小黃車利用了人類的思維框架,將該位置設置爲不繼續退押金,相信不少用戶在此處都根據操作習慣點擊了“留下來”,而心裏還以爲點擊了“退押金”。

反框架實屬爲產品經理給用戶下的套路。

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中一再強調產品要具備一致性,產品需要與用戶的使用習慣保持一致。而反框架則刻意設計的與用戶使用習慣不一致,爲了達到產品的業績目標而損失用戶體驗,暗中傷害用戶利益。

3. 刺激快速決定

刺激快速決定就是通過營造稀缺、緊張等氛圍,減少用戶的理性思考,刺激用戶快速做出購買決定。

大部分用戶的行爲都是非理性的,如果用戶處於可買可不買的糾結狀況中,通過限時、限購等方式刺激用戶快速做出決策,會增加用戶購買的可能。

應用案例

  • 營造稀缺,僅剩2件。
  • 營造緊張,活動僅剩2小時。

障礙法

障礙法即通過設計障礙,增加用戶的觸達難度,實現留存用戶、減低使用頻次等效果。

1. 增加操作步驟

當某個操作步驟很繁瑣的時候,用戶可能就放棄進行這項操作。例如在退出軟件時,多增加幾道“關卡”,就會有用戶放棄關閉;在卸載軟件時,增加卸載複雜度,就會有用戶放棄卸載;在聯繫人工客服時,只提供PC或電話的接入方式,就會有用戶放棄聯繫人工客服。

把操作步驟設計繁瑣,讓用戶難以觸達,是設置障礙法的一個方式。

2. 功能深藏

筆者經常被彈窗廣告煩擾,有時都不知道彈窗是哪個應用彈出來的,也就自然不知道去哪裏卸載彈窗廣告;用戶在用一些APP時遇到了問題,想找人工客服,都不知道人工客服入口在哪裏,也就只好自行尋找解決方案。

把功能深藏起來,讓用戶難以觸達,也是設置障礙法的一個方式。

本文由 @產品工具箱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