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位朋友從不碰瓜子,好奇一問,答曰:“上高中那會兒,班主任告訴我們,嗑瓜子是妓女常嗑的,從那以後與瓜子絕緣。嗑瓜子可以立馬喫到瓜子仁,消磨時間,成本不高,所以就讓人喜歡嗑。

有位朋友從不碰瓜子,好奇一問,答曰:“上高中那會兒,班主任告訴我們,嗑瓜子是妓女常嗑的,從那以後與瓜子絕緣。”呃......如果非要給這種說法找個依據。嗑個瓜子得罪誰了。這街頭巷尾,屋裏屋外的,嗑瓜子的人更是隨處可見。《金瓶梅》裏光是“嗑瓜子”就出現了十幾回,出鏡率可比男配武大郎都要高。

瓜子是青樓的必備品,真實的原因,讓人感到不好意思

而且潘金蓮在書中也是瓜子的“鐵粉”,每天打發武大郎去賣餅後,就自個在家裏嗑瓜子。嫁給西門慶後,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依然一邊嗑瓜子,一邊賞花燈。那婦人每日打發武大出門,只在簾子下嗑瓜子兒。紅樓夢》裏的林妹妹也是愛嗑瓜子的主,那可是女神級的人物啊。歪坐在椅子上,磕着瓜子,抿嘴笑看這一屋子的丫鬟廝鬧。曹雪芹這段描寫可是真厲害,硬是把仙兒似的人物,添了幾分煙火氣。啥時候起,國人開始愛上嗑瓜子的?不清楚。只知道西瓜是五代時期傳入中國,嗑瓜子最早的文字記載也要等到北宋。那時勤快的幽州百姓把西瓜子收集起來,曬乾,烘焙做成西瓜子,也就是黑瓜子。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西瓜子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消遣食品,人手必備。明朝時,更是深得皇上喜愛。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就非常喜歡“用鮮西瓜種微加鹽焙用之”,大概就是現在的鹽水瓜子。不過,西瓜子的獨寵局勢不過幾百年,就被葵瓜子和南瓜子給打破了。

瓜子是青樓的必備品,真實的原因,讓人感到不好意思

明朝晚期,向日葵和南瓜打着觀賞性植物的名頭進入中國,那個時候大家也就看個新花樣。沒成想,等到了清朝卻成了零嘴,瓜分起西瓜子的地盤。在咸豐年間就有地方誌記載嗑南瓜子的事情。後來更是成爲「款賓上品也」「終年市於茶坊酒肆,人競買食之」。現在西瓜子、南瓜子、葵瓜子三足鼎立,牢牢佔據了中國瓜子界的前三。上至80歲的老太太,下至三五歲的小娃娃,哪個不是嗑瓜子的好手。豐子愷也曾寫道,中國人有三種博士:拿筷子博士、吹煤頭紙博士、喫瓜子博士。不過,如果你以爲嗑瓜子是國人的專利,那就錯了。瓜子可是外來物種,人家在國外也是有不少擁躉的。北美是向日葵的發源地,印第安人已經有五千年的嗑瓜子歷史了。後來美國人跑到北美建國後,也繼承了嗑瓜子的傳統。

瓜子是青樓的必備品,真實的原因,讓人感到不好意思

瓜子征服全世界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一旦嗑起來就根本停不下來。爲什麼嗑瓜子會上癮呢?別小瞧人家,真是“實力派”零嘴呢。在人類漫長的進化中,大腦和神經系統合作搞出了一套“追求快樂獎勵機制”,即“獎勵喚醒——產生衝動——實施行動”。簡單來說,就是獎勵可以引發行爲。瓜子的成分刺激着人的神經,使人快樂而興奮。瓜子本身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脂肪,會帶來滿足感,讓人體持續地分泌多巴胺,產生興奮和快樂的感覺。所以無聊時,嗑瓜子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在管理學上,有一套叫做“嗑瓜子理論”的員工激勵與管理的方法。

瓜子是青樓的必備品,真實的原因,讓人感到不好意思

首先嗑瓜子很簡單,難度低,門檻低;每嗑開一顆瓜子就可以馬上獲得瓜子仁,及時回報,持續激勵;嗑完瓜子後,會產生一堆瓜子皮,能夠看到明顯的成就,有成就感;所以從而產生了嗑瓜子管理理論,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每次完成一個小任務都要給予獎勵和鼓勵,並定期向下屬展示他的工作成就。及時的獎勵和回饋是非常重要的。嗑瓜子可以立馬喫到瓜子仁,消磨時間,成本不高,所以就讓人喜歡嗑。而像練字,看書之類的行爲,因爲回報週期較長,反而很難讓人堅持下來。

瓜子是青樓的必備品,真實的原因,讓人感到不好意思

瓜子雖好嗑,但是也要適量。因爲瓜子喫多了會“上火”,喉嚨發炎,口乾舌燥;長期嗑瓜子還容易損傷牙釉質,可能有損顏值。更重要的是,瓜子殼不易收集,爲圖一時之快,多數人喜歡隨地扔,影響市容。所以說,文明又適度,纔是正確的嗑瓜子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