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徵求意見稿)。2012年7月,工信部印發了《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31號),並於六年後對其進行了修訂,現予以公示。文中,

對全國各省多個產業進行了重大調整,或鼓勵發展、或調整退出、或不再承接。

《礦業界》整理了有色、鋼鐵產業的相關調整以便閱讀。

東部地區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 海南七省三市。有色和鋼鐵產業重點承接發展的方向:推動區域內鋼鐵產業減量化兼併重組,提高精品鋼材產品比重,全面提升環保和產品質量水平。做優做強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在珠三角、長 三角、環渤海等區域建設綠色化、規模化、高值化再生金屬利用示範基地。

中部地區

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有色和鋼鐵產業重點承接發展方向:以區域市場容量和資源能源支撐爲底限,退出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引導鋼鐵產業向市場和資源地集中佈局。發揮資源優勢,打造鄭州鋁合金、 洛陽鋁鉬鈦、銅陵銅基新材料、鷹潭銅、贛州鎢和稀土、株洲硬質合金等有色金屬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

西部地區

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 青海、寧夏和新疆(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省四區一市。有色和鋼鐵產業重點承接發展的方向:統籌考慮市場需求、交通運輸、環境容量和資源能源支撐條件,有序推動西南、西北地區按產能置換要求承接其他地區產能轉移,滿足區域市場需求,高質量發展鋼鐵產業。發揮西部地區有色金屬資源富集優勢,建設西安和昆明稀有金屬等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打造攀西釩鈦材料產業集羣和稀土研發製造基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