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佩佩和马丁内利在策应厄齐尔的过程中,也逐渐地适应了比赛节奏,所以在上半场收官阶段,阿森纳终于有了2次射门机会。可以说,佩佩和马丁内利的上场,算是永贝里的一个妙招,这一安排解决了阿森纳在攻防两端所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旦中场的组织推进理顺,那么前场的威胁性必然会成倍增加。

9场不胜之后,阿森纳球迷终于等来了一场胜利。在英超第16轮最后一场比赛中,阿森纳在客场一球落后的不利局面下连扳三球,逆转获胜,总算止住了颓势。本场比赛,永贝里再次对球队的首发阵容以及战术打法进行了调整,虽然效果比前两场提高了不少,但想要根除顽疾,永贝里还是得耐下心来慢慢调整。

永贝里想恢复传控打法,但前场压迫力度不足是顽疾

在接手球队之后,永贝里的思路是恢复球队的传控打法。上任后首场对阵诺维奇,阿森纳的控球率达到了60%,传球541次,射门16次,三项数据完全超过了本赛季的均值。在那场比赛里,永贝里安排威洛克和厄齐尔两名前腰同时上场,共同在中前场串联组织。从这一安排中不难看出,永贝里将改造重点放在了球队的进攻上,毕竟,近两个赛季阿森纳场均射门都是12次多一点儿,如果一直这么进攻乏力,很难保证球队的战术体系能够稳定运转。

对阵诺维奇的比赛,阿森纳一度打得顺风顺水,可最终还是被对手逼平,主要原因是前场压迫力度不足,没能防住对手的反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场对阵布莱顿时,永贝里用托雷拉顶替贡多齐,与扎卡搭档双后腰,利用托雷拉的拦截能力挡住对手的反击。可这一安排没有起到效果,阿森纳控球率51%,射门12次,对手射门20次,这又是埃梅里时期的常见数据,球队也只能接受1-2落败的苦果。

托雷拉虽然拦截能力不俗,但作为一项集体运动,你很难指望用一个首发名额的变化就解决根本问题。厄齐尔和威洛克的双前腰站位,势必造成左路出现空位,面对诺维奇时,贡多齐经常会冲到前场临时充当左边锋的位置,而托雷拉便不具备这个能力。托雷拉无法前压,让阿森纳的前场进攻兵力不足,由此再次造成压迫力度的不足。而这种不足所带来的,不只是防不住对手的反击,而是连控球权都很难抢下来。解决前场进攻问题,增加机动能力是关键

所以,面对西汉姆联,永贝里还得继续调整。托雷拉仍然与扎卡搭档,马丁内利和佩佩分别出现在左右边锋的位置。相对于奥巴梅杨出任右边锋,这个配置的机动性明显更强,而永贝里的目的,也正是通过加强前场的机动能力,来解决进攻不畅的问题。本场比赛,阿森纳控球率回升到64%,将对手的射门次数控制在11次,对比赛的控制力有所加强。

虽说阿森纳自己也只是获得了10次射门机会,但从时间分布来看,阿森纳的进攻绝非一无是处。阿森纳的10次射门均发生在31分钟之后,其中下半场阿森纳有8次射门,从时间线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轨迹,那就是阿森纳的进攻一度受阻,但经过调整之后,球队的进攻质量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

而且阿森纳开场后的进攻受阻,与埃梅里时期的性质还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前场进攻组合配合尚不默契导致。前20分钟,阿森纳传球成功率达到90%,可马丁内利63%、佩佩50%的数据,与其他队友显得格格不入;阿森纳全场丢失球权26次,有10次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其中厄齐尔、马丁内利和佩佩三人合计8次。我们再来看下半场前30分钟,阿森纳几名攻击球员的数据对比:

从数据对比中不难得出结论,永贝里的战术安排其实比较有针对性,只不过前场球员的配合生疏影响到了进攻质量。当进攻端几名球员逐渐适应了比赛节奏之后,阿森纳战术体系的威力才发挥出来。上赛季最具威力的中场组合重现,阿森纳打破进攻瓶颈

由于前20分钟的进攻受阻,阿森纳没有给西汉姆联的防线带来足够压力,前场进攻不畅的影响也蔓延到了中后场。第21-30分钟,西汉姆联开始向前推进,10分钟内的控球率达到61%,在铁锤帮的紧逼之下,阿森纳的进攻推进受到严重破坏,传球成功率从前20分钟的90%一路跌到65%。最具代表性的是厄齐尔,作为全队的组织核心,德国人在这10分钟内,居然没有获得一次拿球机会,足以看出阿森纳在进攻方面的窘迫。

第30分钟,阿森纳再遭打击,刚刚找到感觉的蒂尔尼因伤下场,让阿森纳的场上形势更加被动。面对困局,永贝里开始做出调整,如上图所示,厄齐尔从开场后的前腰位置回撤到中后场参与进攻推进,这一调整解决了阿森纳的进攻推进问题。而佩佩和马丁内利在策应厄齐尔的过程中,也逐渐地适应了比赛节奏,所以在上半场收官阶段,阿森纳终于有了2次射门机会。

下半场前15分钟,永贝里并未改变思路,厄齐尔继续与扎卡和托雷拉一道推进球队进攻,其实这就是上赛季阿森纳战绩最辉煌时期的中场组合。而西汉姆联并没有及时收缩阵型,而是继续坚持高位逼抢,企图在中后场压制厄齐尔。可是西汉姆联本来就欠缺整体性,在阵型拉伸的情况下,难免给阿森纳留出进攻空间,而且阿森纳三前锋逐渐适应比赛节奏,中前场之间的连接更有效率,此消彼长之下,阿森纳在下半场终于撕开了西汉姆联的防线。

阿森纳3个进球的进攻推进均十分顺畅

阿森纳3个进球的进攻推进均十分顺畅

阿森纳3个进球的进攻推进均十分顺畅佩佩、马丁内利作用明显,永贝里应多多信任

比赛中,永贝里排出的三名前锋一人打入一球,马丁内利和佩佩的表现更是赢得了球迷们的一致称赞,不过两名球员在场上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进球中。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多次提到过阿森纳的4231体系里,边锋和翼卫之间的距离保持有很大的问题,在这方面阿森纳没少吃亏,而佩佩和马丁内利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问题弥补。阿森纳虽然在比赛中丢了一个球,但在防守端并未给对手留出太多的机会。

在进攻端,永贝里撤下威洛克和拉卡泽特,将奥巴梅杨推到中锋位置,让马丁内利和佩佩出任边锋,虽然让前场的机动性有所增强,但牺牲掉的是一个串联点,这就要求两名边锋球员在进攻中更多地策应扎卡和厄齐尔的进攻推进,才能保证整个进攻体系的运转顺畅。

在这方面,佩佩做得非常不错。虽然从数据来看,7次丢失球权、8次突破5次被断的数据不算亮眼,但如前文所言,这与攻击球员之间配合欠缺默契有关。而且在厄齐尔回撤之后,佩佩在右路的拿球接应给中后场提供了极大的支援。下半场开场不久,佩佩便制造了克雷斯维尔的黄牌,而且西汉姆联老将还因为放铲而受伤下场,让西汉姆联的后防线十分被动,成为比赛的转折点之一。

佩佩接应厄齐尔推进进攻

可以说,佩佩和马丁内利的上场,算是永贝里的一个妙招,这一安排解决了阿森纳在攻防两端所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旦中场的组织推进理顺,那么前场的威胁性必然会成倍增加。在未来的比赛中,永贝里不妨多给佩佩、马丁内利以及萨卡一些信任。

虽然取得胜利,但并不意味着阿森纳已经迎来转机,毕竟下半场的逆转,是建立在西汉姆联没有收缩防守的基础之上,如果西汉姆联将兵力收缩回本方半场,阿森纳在攻坚战中是否能打出同等表现还是未知数。所以,理顺球队进攻推进只是第一步,想要克服球队顽疾,还需要耐心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