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9年1月20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將於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與此同時,一系列關於非遺保護的組合拳將打出。作爲非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非遺條例的出臺,對於保護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解決“人亡技消”的困境意義甚大,非遺進校園、進社區,也有了法律支持。

|公考角度中公解讀*

[提出觀點]

“招不來、留不住、傳不下”,尤其“人亡技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面臨的問題,這一法規的出臺對於保護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解決“人亡技消”的困境意義甚大。

[綜合分析]

“人亡技消”似乎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難逃的宿命。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炎黃兒女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非凡的創造。僅北京市,已有崑曲、古琴藝術等11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26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73個,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09個,堪稱蔚爲大觀。

然而很遺憾,許多非遺項目正面臨“人亡技消”的不幸困局。一方面,隨着互聯網文化和技術文明的異軍突起,公衆生活的快節奏和休閒文化的多元,尤其新新人類的出場,包括北京琴書在內的許多優秀文化藝術,漸漸失去了應有的市場。遂由大衆藝術變成了小衆藝術,沒有了市場舞臺自然只能“自彈自唱”、自娛自樂,進而從根本上抑制了非遺傳承和創新的內在動力。

另一方面,基於“口傳心授”的本質特性,“人亡技消”的自然規律,使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瀕臨失傳的厄運。由於部分傳承人年事已高,有的已去世,傳承能力較弱的非遺項目佔到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西城的絹人制作就曾因代表人物去世而長時間沒有傳承人。這種困厄,正是中國非遺所共同面臨的危機和挑戰。

[對策措施]

一是完善法律法規。通過地方立法,將國家法律更加細化,使其能夠因地制宜真正落地生根,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二是通過現代教育體系拓展傳承方式。非遺傳承也不再是傳統的收徒傳藝模式,在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間的貫通培養項目中增加非遺相關專業。

三是支持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通過補貼消費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體驗非遺產品和服務,拓展市場空間,爲非遺的保護和長期發展注入生機和內在活力。

點擊查看:http://baoji.offcn.com/html/2019/04/27522.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