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是唱作人》的首播,毛不易的原创力作《东北民谣》不知惊艳了多少人的耳朵。用“非典型唱作人”来形容毛不易一点不为过,他身上没有过度商业包装的痕迹,即使跻身音乐综艺冠军、为爆款影视剧创作的主题曲不断刷新各大音乐榜单,但在大众心中,毛不易依旧是那个扎实创作、用心写歌、为华语乐坛输出优质原创音乐的唱作人。

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一山松柏做伴娘

锣鼓声声正月正,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

大雪封门,再送财神,烈火烧不尽心上的人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东北民谣

毛不易 - 我是唱作人 第1期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伴随着《我是唱作人》的首播,毛不易的原创力作《东北民谣》不知惊艳了多少人的耳朵。豆瓣、知乎、微博等各大社交网络热评的背后,是毛不易用音乐触达听者内心的深刻感动。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一时间,《东北民谣》圈粉无数,在QQ音乐的五千多条评价中,“惊艳”、“感动”、“开口跪”、“画面感”等关键词不断刷屏。关于毛不易和他的《东北民谣》,有人这样形容,“一开口就是惊艳,细听来更觉动人,平凡人生活的点滴,世情里被忽视的大爱,毛不易的歌,很不一样。”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东北民谣》给人带来的并非廉价的感动,电影级画面质感的文字、大气磅礴的编曲、高级且契合民间小调曲风的配器、用世界风诠释地方文化的大胆创意,种种种种,叠加出了足够令人惊艳的民谣。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有人用“住着老灵魂的少年人”来形容毛不易的音乐创作深度,强叙事、强记忆点、强情感冲击,的确,毛不易的词曲总能让人深陷其所营造的氛围中难以自拔。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东北民谣》喜景衬哀情

毛不易曲风中藏着千帆过尽笑靥依旧的倜傥

毛不易的音乐中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心境,有千帆过尽笑靥依旧的倜傥。从歌中不难发现,毛不易的内心世界有着东北汉子鲜少有的细腻,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缱绻的文字,他原创的歌曲在浮躁的华语音乐圈中独树一帜,娓娓道来的叙事曲风值得字字品味。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东北民谣》是2016年毛不易在杭州一家医院实习做护士期间创作的歌,那段日子他每天面对不断开进医院大门的救护车,累到“想死”,似乎唯有在203宿舍窄小床铺上写歌的时刻,才能得到真正快乐。很难想象,毛不易是如何割裂现实与想象空间的,《东北民谣》中的动人爱情故事便这样诞生了。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一对年轻的东北恋人,小伙子要外出打拼,姑娘留守在家,小伙子承诺待到春节我功成名就回来娶你,姑娘等啊等,盼啊盼,青丝生白发,心爱的小伙儿依旧未归。喜景衬哀情,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每到过年便很开心,家家户户放鞭炮的热闹场景让她认为当年的小伙会回来迎娶她。人到暮年,心中希望犹存,糊涂,未必不是一种幸福。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毛不易的歌曲创作,独具现实主义画风,歌词伴随曲调,总能给人深刻的画面感和代入感。仿佛他描摹的生活场景就摆在听者眼前,虽不必鲜衣怒马,壮志呐喊亦寥寥,但诸如“一杯敬朝阳 一杯敬月光”的洒脱与温度却直抵人心。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很多人通过《消愁》认识毛不易,这首歌打破了华语乐坛近年来原创音乐的传播神话——播放量24小时破千万、首周破亿、在酷狗单曲畅销榜中连续3个月以冠军成绩霸榜。可以说,在不太景气的唱作人生态环境中,有着“少年李宗盛”“中国版鲍勃·迪伦”之称的毛不易是难得一见的鬼才。

用“非典型唱作人”来形容毛不易一点不为过,他身上没有过度商业包装的痕迹,即使跻身音乐综艺冠军、为爆款影视剧创作的主题曲不断刷新各大音乐榜单,但在大众心中,毛不易依旧是那个扎实创作、用心写歌、为华语乐坛输出优质原创音乐的唱作人。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唱作人圈子,想被别人尊称一声“老师”大都是要按资排辈的,但接触原创音乐仅3年的毛不易却似乎是个例外。有人说,他依仗的,是天赋和才华,这才是他圈粉的最有力资本。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丧萌”少年的高光时刻

他将90后的孤独感转化为乐观面对生活的动力

成为唱作人后,毛不易似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复盘他的唱作人生涯并不复杂,但似乎他每一首原创歌曲的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2016年,毛不易进入了人生的快车道,这一年他正式进入杭州一家医院成为实习护士,每天看惯生死;这一年,他决定拿起笔写歌创作,自学吉他谱曲,把人生中的第一首原创歌曲《出嫁》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姐姐。

毛不易还为离世的母亲写过歌,每每唱起《一荤一素》,他总能回忆起病榻上妈妈说的话,“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我现在在床上躺着,谁来照顾他?”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那时,毛不易仅仅17岁,罹患癌症的母亲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部和食道,肿瘤压迫食管,难以吃下饭。在毛不易的记忆中,母亲坚强地挣扎在生死线上,一顿饭吐了又吃,吃了又吐,只为活得久一些,能看到毛不易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有个自己的家。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有人说,毛不易的音乐中总透着淡淡的哀伤和孤独感,还有人用“丧萌”为他贴标签,但事实上,这与他年少失去母亲、与同样不善言辞的父亲有各种小隔阂,以及独自离家去杭州求学等等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像每个成长中的少年一样,原生家庭对毛不易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很多人都还记得,《明日之子》总决赛时,有个亲人打call环节,其他选手来的是父母、兄弟姐妹,而来为毛不易现场打call的却是跟他关系特别好的音像店老板。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毛不易身上有着90后这代人特有的孤独感,但孤独并不代表着消极,毛不易反而能将不美好的情绪转化为乐观面对生活的动力。母亲离世后,毛不易还经常给她发微信,寄托对亲情的思念。但他并未消沉,“在她临走的那一刻,他的儿子都是一个不成功的人”,为了让母亲安心,毛不易决定成为更优秀的人,赚很多很多钱,改变生活。

就好像他的很多歌给人以“丧”的表象,但仔细品味歌词,就会发现辞藻间蕴藏着单纯的美好。比如《东北民谣》,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最后却又一切归于平静,那份惆怅感和失落感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涤荡,颇似《红楼梦》的笔法。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高门槛、强竞技

《我是唱作人》重塑唱作人生态

《消愁》、《像我这样的人》、《平凡的一天》,毛不易的大多数作品从生活的脉络中铺陈开来,每组词句,每个情绪,总能引发众人情感共鸣。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与其说毛不易是歌手,是创作人,不如用“唱作人”来形容他更为贴切。从毛不易在《我是唱作人》台上台下游刃有余的表现不难看出,他的确原本就该属于这个圈子。舞台上面对麦克风时的毛不易气场全开,以音乐撩人,而台下的他又内向、真实、呆萌,时不时蹦出冷幽默金句彻底击碎“巨星”光环。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毛不易的曝光率向来不低,但似乎从前没有哪一档节目,能像《我是唱作人》这般精准拿捏住了毛不易的身心和灵魂。

毛不易之所以加盟《我是唱作人》,不仅有分享原创歌曲的初衷,更有身为唱作人的行业责任感。他想借助《我是唱作人》进一步试探、了解市场,找到那些自认为优秀的作品却“不讨喜”的原因,从而在未来提升原创音乐的竞争力。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近年来,偶像流量歌手独占业内头部资源,华语音乐市场“唱作人”断代严重,一些坚持原创的唱作人被长期忽视,不得不为了积蓄原创力量改弦易张,向市场低头。许多唱作人等待的,便是诸如《我是唱作人》这样一个专注原创音乐、瞄准“唱作人”生态的纯粹平台。

包括毛不易在内,王源、热狗MC Hotdog、汪苏泷、梁博、曾轶可、高进、陈意涵这8位《我是唱作人》上半季首发阵容诚意满满。他们当中,有走下神坛的OG,有流量与实力并存的选秀冠军,有亟待摆脱单一idol标签的新生代,有始终被歌红人不红现状困扰的音乐人……但无论如何,从首期节目来看,他们都拿出了身为唱作人的诚意。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每期都是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新歌,残酷的Demo互评、燃点十足的1v1 battle换位赛赛制,种种高门槛标准让《我是唱作人》在彰显唱作人实力的同时,更具观赏性、竞技性。

毋庸置疑,首期节目过后,除了为华语乐坛输出八首风格各异的原创力作,及“王源 希望大家抛开对我的偏见”、“热狗第一”等相关热搜话题之外,《我是唱作人》更打响了一场对唱作人生态进行重塑的战役。

千帆过尽笑靥依旧,这是90后毛不易的喜与忧

喜景衬哀情,身体里住着老灵魂的毛不易用音乐唱出内心的孤独感,也带着几分用乐观态度面对世界的小美好,千帆过尽笑颜靥依旧的倜傥。接下来,毛不易还将拿出怎样令人惊艳的民谣原创,我们一起期待着……

相关文章